●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 胡璟懿
連續審計技術的應用研究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 胡璟懿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內部審計帶來全方位的變化,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下簡稱公司)SG186工程竣工和SG-ERP的不斷推進,雖未改變內部審計總體目標,但對組織形式、業務程序和技術方式均產生了深遠影響。2006年8月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 《內部審計行業調查報告:連續審計昂首前行》研究報告中指出,連續審計及其內涵下的技術驅動型審計方法(Technology-enabled Auditing Approach)(簡稱“連續審計”)是能夠顯著加快內部審計循環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就連續審計在當前公司內部審計環境下的應用前景進行分析。
內部審計 技術驅動型審計方法
隨著電力公司“三集五大”戰略的實施,人力資源、財務、物資核心資產管理,以及規劃、建設、生產、營銷、調度主要經營業務的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數據間的耦合關聯不斷加強,公司的內部控制模式發生巨大變化,這雖未改變內部審計總體目標,但對組織形式、業務程序和審計方法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會對傳統的審計方法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一)概念。連續審計是一種信息技術驅動型的審計方法,強調審計的即時性和連續性,它應用系統、規范、高度自動化的方法自動執行控制和風險評估,為組織提供連續、實時、準自動化的審計服務。
(二)兩個階段。初級階段,按照既定的標準進行交易和控制測試,識別異常情況,即時開展審計服務,提供審計報告。高級階段,審計人員可以根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隨時進行審計,是一種按需且個性化的審計。
(三)主要特征。一是強調審計的連續性。連續審計將貫穿整個審計周期,對被審計數據和系統進行連續監控和審計。這是現代信息技術為連續審計提供的一個技術支撐,是傳統審計不可能達到的;二是強調審計的即時性。連續審計在審計事項發生后立即進行,實時開展證據收集、監控分析和報告發布。審計可以在需要的任何時刻進行,也可在重復的基礎上的某個既定期間后進行;三是基于例外事項的審計;連續審計設計載有詳細規則的自動化審計程序,對內部控制和業務過程出現的例外或異常事務進行連續監控,出現差異時觸發報警,并自動收集證據,形成例外報告;四是強調透明治理和經濟性。連續審計自動執行,減少人為干預,自動生成常青報告,推動公司的透明治理,使審計測試向對所有交易進行高度自動化的連續測試轉變,提供了一個長期的、節約資源的解決方案。
(一)實現公司整體風控要求。連續審計的應用實施,將對構建公司 “大監督”整體格局起到完善作用,同時與公司治理和全面風險管理業務互為補充,并積極地為風險管理和商業控制的改善提供解決方案參考信息。
(二)達成審計縱深發展要求。連續審計的應用實施,對于及早發現企業經營潛在的風險,實質性提高審計監督服務的功能,達成審計工作與各業務應用系統緊密銜接,實現審計關口前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滿足政府實時監管要求。2014年,審計署通過與公司聯網定期采集公司基礎類表單54套,涉及財務、營銷、人力資源等7個方面,連續審計以其獨特的技術和方法,可及時對聯網和采集的數據進行監測、分析和管控,滿足政府對企業連續監管要求。
(一)連續審計技術信息系統建設情況。利用連續審計技術,建立與公司業務相融合的信息系統,是先進技術在審計實踐中發揮效用的關鍵。筆者所在企業自2014年初,開始研發基于連續審計技術的內部審計信息系統,截至2015年1月,已完成系統的試運行,目前處于全面上線推廣階段。
連續審計信息系統數據源為國家電網公司在上海建立的災難備份數據庫,該數據源與公司實時數據最為接近,同時在北京公司總部建立審計數據倉庫,用于存放從災難備份數據庫抽取的數據和系統進行分析處理后的二次數據,以提高系統運行速度。
(二)項目實踐應用情況。本文將以2015年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應用連續審計信息系統,對下屬供電單位開展的“用電客戶業擴報裝管理專項審計調查”為例,通過應用過程、應用效率、應用改進等三個方面,對項目實踐應用情況進行分析。
1.應用過程。審計組應用連續審計信息系統,分四個步驟開展項目:
(1)確定用戶報裝流程的關鍵控制點。在連續審計信息系統中“用電營銷類”專項審計欄中,選取“業擴報裝”業務循環系統將自動列出整個業擴報裝環節中的關鍵控制點及相應的連續審計規則說明,如圖1所示。
(2)在連續審計信息系統中進行關鍵點匹配。根據審計項目側重點,在審計循環的關鍵控制點下選擇對應的功能點,功能點選擇完畢后合并歸入新建的項目組,然后在項目組下設定功能點的相應閥值,系統將在后臺進行數據處理,并預估處理所需時間,為避免影響正常工作,系統可選取數據訪問和判斷的工作時間為下班時間。本項目系統訪問并判斷數據信息2021.11萬條,耗時約70小時左右。
(3)連續審計信息系統形成存疑問題清單。通過對信息數據的連續處理,系統將自動形成存疑問題清單,清單將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A類問題,即可以直接形成審計記錄,經審計人員復核后送達被審計單位。
B類問題,需要被審計單位提供其他相關資料以核實疑點,系統將自動列出需要補充的資料清單,并指示出其用途。
C類問題,需要現場核實或是需要與用戶進行詢證事項,系統將自動列出現場核實和詢證的關鍵點內容。
(4)連續審計信息系統形成審計記錄。審計人員按問題清單,收集需要的資料以及進行現場核查,將核實情況填入對應的問題條目,系統將自動生成審計記錄,以WPS文檔的形式供審計人員復核。
2.應用效率。筆者統計湖北省電力公司2013年至2014年類似審計項目三項,對人工使用情況、審計關注事項數量和審計抽查數量及比率情況,與利用連續審計信息系統實施的調查項目進行對比,發現上述四個指標均有較大提升。
通過對比,利用連續審計信息系統實施的審計項目,人工使用下降67.79%;審計關注事項數量提高49.59%;抽查數量提高99.27%;覆蓋率提高87.07個百分點。
3.應用改進。連續審計技術在項目中的實際應用表明,對多項關鍵指標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但仍然存在需要改進和完善的方面。
(1)連續審計技術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對信息數據的不間斷監測,從中發現審計線索是連續審計信息系統的核心,因此提高數據信息的分析判斷的智能化程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連續審計技術應用成效,通過項目實踐表明仍有改進空間,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一是數據信息收集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主要反映在對數據表單信息提取的智能化程度水平不高,在信息預處理和精過濾兩個方面都有待提高。通過對審計項目中連續審計信息系統數據信息采集的分析表明,全部功能點中24.2%的基礎數據相同,系統在進行數據信息采集時并未進行預處理,而是多次重復采集統一數據,經統計10.1%的系統資源因此被消耗。同時,缺乏對問題數據的精過濾,例如在此次審計項目中,在不同問題清單中反復出現同一疑點用電客戶,但由于沒有對數據的精處理功能,致使同一用戶不能合并進行一次性處理,同一信息數據信息組被多次重復調用,經統計約有7.9%的數據信息組被重復調用,3.37%的系統資源因此被消耗。
二是數據信息的人工智能分析程度有待提高。主要反映在對數據信息的分析過程中,與審計人員已有的經驗判斷結合不夠。例如在此次項目中利用抄收循環中的低壓臺區線損率分析功能中,只是簡單地將高損和負損低壓臺區列入疑點問題清單,但根據以往審計經驗,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是因為相鄰低壓臺區用戶數據未能分清所致,如結合審計以往經驗,可對出現高損和負損的低壓臺區與相鄰低壓臺區進行合并計算,如線損率仍然異常,則進行重點提示。審計人員的經驗是一筆重要的財富,進行梳理總結并實現與數據信息分析判斷的科學結合,將能進一步提升連續審計技術在審計項目中的實用效率。

圖1
(2)與其他審計信息系統貫通有待加強。內部審計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多種審計信息系統都參與其中。以我公司為例,目前為內部審計服務的信息系統有3個,分別為審計綜合管理系統、Erp業務審計信息系統以及持續審計信息系統,其中審計綜合管理系統主要用于規范審計項目的過程管理和審計信息資料的歸納保存,Erp業務審計信息系統主要用于審計項目中對不同營業信息系統的數據查詢,持續審計系統則側重對數據的自動不間斷的分析判斷。持續審計信息系統的應用過程中,與審計綜合管理系統的貫通存在斷點,例如該系統在自動生成審計記錄并經審計人員復核后,不能自動錄入到審計作業系統,生成的記錄不能自動帶出審計證據等關聯文檔;同時,在列出的問題清單中需要Erp業務審計信息系統提供進一步查詢支持時,不能自動穿插調閱,也不能明確指出在ERP審計業務系統應采用的操作事項。
一項新技術的應用,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為能發揮連續審計技術在內部審計中的作用,對系統的完善和提升是應對不足的必由之路。目前,系統完善提升項目已經啟動,并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系統的不斷進化以適應公司業務信息系統不斷進步的步伐。■
1.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2015.用電客戶業擴報裝管理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總結報告
2.闞京華.2011.連續審計研究:理論體系、技術架構與應用實施[M].中國物資出版社。王司博.2014.智能持續審計技術研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電網公司。
(本欄目責任編輯: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