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張怡然
國際銅價本周跌破6000美元/噸的水平,創2009年以來的新低。專家分析稱,油價下挫引發市場的緊張不安、對大宗商品的悲觀預期以及中國春節之前需求下降,是本輪銅價下跌的主因。然而,英國《金融時報》16日爆出猛料,稱本周銅價大幅下挫的幕后推手是中國的一家對沖基金——上海混沌投資公司。
據《金融時報》報道,這家中國基金近日大舉拋售期銅,先是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然后是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僅14日一天,混沌投資就讓盤中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銅價格大跌超8%。
“如果你認為美國交易者大膽的話,那么這些人的規模、速度和瘋狂程度是美國人的3倍,”一位資深交易員對《金融時報》表示,14日那天的出手堪稱“漂亮”,當時由于油價大幅下跌,大宗商品市場正出現恐慌情緒。
國際資產控股公司期貨經紀人米爾則對該報表示:“過去,大宗商品的市場價格由歐美確定,中國遵循。如今的趨勢是轉向亞洲。”
《環球時報》記者16日多次致電上海混沌投資公司求證,但該公司始終未予回復。國內權威的期貨市場專家、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16日早上在外媒上看到相關報道,“我還專門給上海混沌打電話問這個事兒,他們沒有正面回答。”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家被英媒稱作“名字聽上去像上世紀80年代的流行樂隊”的上海混沌投資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本2.38億元人民幣,是近年來在世界上很活躍的中國基金之一,業務涉及大宗商品貿易、商品期貨投資、證券投資、房地產等方面。2012年,上海混沌曾遭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處罰,被裁定返還100萬美元的利潤并支付50萬美元的罰款。
一位業內人士16日對《環球時報》透露,自期貨公司實行備案制度以來,中國的對沖基金確實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的時期,“別小看上海混沌,它的市場規模可能已經達到100多億,是具備這樣的能量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消耗國,胡俞越認為,近期銅價持續大幅下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的需求在減弱,不過,“原油和鐵礦石的價格也都在下降,而且都腰斬了,你也能說是中國操縱的嗎?”胡俞越說,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銅價下跌是中國對沖基金做空造成的。他告訴記者說,國內外所有的交易所都有大戶報告制度,“如果違反了持倉比例或者持倉限制,那么就有操縱市場的嫌疑了。但是現在沒有一個交易所披露上海混沌公司持倉量過大。”▲
環球時報20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