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眼中,他們有神奇的能力,讓當事人進入未能想象的時空。而在另一方面,催眠師在國內卻是個沒有任何官方認證的“職業”,有些人靠表演和開課名利雙收,有些人卻要靠其他經濟來源維持診所的生存。
香港彌敦道,一條幾近密閉的細長樓道,格外悶熱。盡頭就是陸月明的私人診所,一間有著玻璃墻的十平方米小房間。由于陸月明的雙性人身份,她遇到的案例多數都是兩性關系出現問題而來求助的。這也會讓她面臨催眠治療的另一種爭議:倫理。
陳志便是個典型的例子。五十出頭,收入僅能保證三餐飽腹,卻從沒有女朋友。他每次都滿懷希望赴約相親。幾次被委婉回絕后,他忐忑不安地上門尋求心理輔導,并且帶著一個難以啟齒的理由——從沒和女性親密接觸過?!澳呛芎唵伟?,你去一次紅燈區就好了?!标懺旅鞔竽懱岢鼋ㄗh(香港公娼是合法的)?!安?,不,這樣不行的?!标愔具B忙擺手,從小接受的教育警告他:嫖妓等于墮落。陸月明想到了另一種方法:在催眠狀態中,幻想自己跟女性產生親密關系。陳志同意了。
這樣的治療手段,曾讓她一度受到同行質疑“太沒有底線”,“怎么可以在催眠狀態,帶案主嫖妓呢?”但她始終堅持自己的判斷邏輯:尊重案主道德價值觀,且不能觸碰法律底線。盡管虛擬空間不會產生實質后果。根據法例,“一樓一鳳”即在一個住宅單位內只有一名妓女,是香港性工作者提供色情服務的經營方式,買賣雙方不構成犯罪。
療程結束一段時間后,陳志曾主動打電話聯系陸月明,表示那次催眠對他的幫助很大。之后,陸月明再也沒有聽說陳志的消息。不主動聯系受助人,是催眠師的專業守則。
在美國催眠師是一項獨立的職業。然而,這個新鮮事物在國內還算不上一個職業。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可的職業目錄里,是找不到“催眠師”這項職業名稱的。劉一讀研期間,他在北大臨床心理學專業研究催眠,畢業后到瑞士深造,回國繼續專注催眠研究曾是其人生方向之一。但幾番權衡后,劉一最后轉行,從事互聯網行業。
收入和付出的時間、精力不成正比是一個原因。每次課程前,催眠師需要為客戶定制測試內容,雙方至少進行三次咨洵,共十個小時的溝通,來充分了解患者家庭環境、成長路徑和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朋友的看法也讓她意識到,大部分人根本不懂催眠是怎么回事。她的微信上經常有人留言:“我這幾天晚上失眠了,你現在能讓我睡著嗎”“每小時付你一千塊錢,能讓我發現自己的潛力,從此飛黃騰達嗎?”
陸月明走上催眠師的道路更為偶然。從小就是虔誠基督徒的她,曾深信催眠是異端邪教,容易讓人“鬼上身”。因為以前確有很多處理不當的催眠案例,導致意外發生。但后來在番禺祈福醫院實習時,眼看許多癌癥病人心理受到折磨,無法排解,讓她開始尋找方法。
“一次逛書店時,我偶然翻到一本講解催眠原理的書,才發現,原來跟想象的如此不同?!焙髞?,她在網上查找到許多用催眠減輕患者病痛的案例,于是下定決心報讀了催眠課程。但她受到了不少教友的斥責,還有人撂下絕交的狠話。如今,有些朋友因為她的職業,會有意無意地疏遠,因為她“太懂人心”。因此她出了診室后,會故意裝出嘻嘻哈哈的姿態。
大眾對催眠的認識,多數來自影視文學作品和催眠表演。作為一門心理治療的技術手段,它在學科上受重枧的程度并不高。在高校心理系的教科書中,催眠只占一段或兩個句子的篇幅。而在國外,許多心理學家并不贊同將催眠納入心理學教育部分。圣弗朗西斯科賽布魯克大學硏究生院準備制定臨床催眠課程,負責人艾瑞克·韋爾麥夫博士認為如今的催眠產業非?;靵y?!爸灰敢饨粚W費,周末去任何非專業的催眠學校,就能獲得認證的催眠資格證”。
摘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