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媌

在65年來首次由“全國”升格為“中央”的中央統戰工作會上,習近平明確將留學人員、新媒體中的代表人士和非公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納入重點團結對象。
以新媒體中的代表人士為例,對這一新興階層的團結工作已經開始,比如最近中央統戰部舉辦的“第12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理論研究班”,55名學員中有近1/3來自互聯網和新媒體業。
那么,這個神秘的研究班究竟是怎樣的?有哪些新媒體大V率先進入了這個班級?這個研究班是如何授課的?誰又能來給大V當老師呢?新媒體大V們又緣何受到如此重視?
研究班成員從哪兒來
“帶一個筆記本去報到,帶回家滿滿的筆記。”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如此回憶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閉關修煉”的日子。
班里同學從事互聯網行業、律師界和會計界等領域,來自20多個省份,大都由當地統戰部門推薦。
首次參與中央統戰部輪訓的新媒體從業者近20人,名單由中央網信辦擬定。包括了小米科技副總裁陳彤、“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百度副總裁朱光、愛奇藝CEO龔宇、優酷土豆集團副總裁陳丹青、天涯社區副總裁馬娜、鄧飛和歐陽后增等新媒體從業人員和“網絡大V”。
作為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的盧衛被推薦為“班長”。研究班早上8點半上課,上午和下午各一次課。晚上舉辦學習沙龍或者座談會,一天的活動在晚上10點結束。陳丹青覺得像是回到了大學,只不過上課能帶手機,吃的自助餐,還能睡單間。在這樣的日程安排下,同學基本上沒有出去的。在考核方面,并沒有課后作業或者考試,而是以多種形式的分享會代替。
據陳丹青介紹,多位老師的講課緊扣當下熱點,外交形勢、社會轉型、經濟新常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自貿區、大數據等都成為學習的內容。據《中國統一戰線雜志》報道,培訓課程有《當前的經濟困境與社會轉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士”的解讀》、《關于新的社會階層的幾個問題》等。
除了上課大V們還做些什么
每天晚上是學員們固定做分享的時間。
鄧飛說,他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他如何從媒體人開始做公益,再做社會企業,用電商幫農民賣東西的心路歷程。
還會有政協委員來和大家交流如何發現社會的痛點然后建言獻策。其中一位是全國政協委員施杰,他是一位律師,他是“酒駕入刑”的推動者之一。
除了理論學習,10天的時間還包括交流探討與實地考察。
“五一”時,全體同學到古田實地考察,參觀了“古田會議”舊址。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確定了“黨指揮槍”的原則。陳丹青說,事實上一些理工男對這段歷史所知甚少,甚至不知道古田是什么地方。三天的古田行給他們補了一課。全班同學還給一個貧困村送去了慰問金,看到農民的柿餅賣不出去,即刻決定做一個扶貧計劃,由鄧飛組織發起的益農計劃做執行。
誰來給大V們當老師
今年,培訓班的教師延續了“高配”的陣容。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和中央統戰部六局局長王永慶也走上講臺,親授經驗分享經歷。盧衛回憶說,齊續春不僅談了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新階層人士以及怎么樣提高參政議政的能力等,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談做人處世之道。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新媒體人士第一次參加的輪訓上,“互聯網+”和網絡空間治理等也成為授課的內容。今年,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李欲曉第一次走上這個講臺。作為國內互聯網領域治理的專家,臺下坐著很多他的熟人。
李欲曉說,為了這次授課,他專門備了課。在這之前還聽取了中央統戰部的意見,知道聽課的對象是誰,這堂課要講什么。課堂上,他從研究角度,深度剖析網絡社會發展脈絡和將來的趨勢,以及網絡空間的治理。
盧衛回憶,對于互聯網的討論從課堂延伸到課下。來自網絡信息安全、網站、科技公司等從業人員坐而論道。比如陳彤和張一鳴講新媒體,眾人網絡安全公司談劍鋒講網絡安全。
根據學員填寫的教學質量評估表統計,對本期培訓班的整體滿意率達到100%,其中94%的學員表示“非常滿意”,并稱贊統戰工作“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大V們如何看“大V班”
參加完前兩天的學習,天涯論壇副總裁馬娜在晚間交流中說:“天涯論壇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有著各種不同的聲音。天涯存在、發展的16年,應該說是中國政治開放與言論自由的實證,也展示了國家管理者的胸襟。以前,我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專業領域,每天工作近10小時,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思考國家發展大局和我的關系。聽完這兩天的課,有種‘腦洞大開的感覺,認識到把握分寸、引導輿論也是企業管理者應該關注的。”
培訓班里最年輕的“80后”張一鳴在完成培訓后總結道:“這次培訓讓我對自身所處的方位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致力于科技興國、網絡強國有了更強烈的自信。當然,也激發起了更多的思考,尤其是,要如何利用技術創新和互聯網更好地為用戶服務,不斷提升社會效率,為國家發展添加動力和活力。”
在分享課程體驗時,張一鳴對如何議政建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們這些人,以前都是鉆研技術多,沒跟體制內打過交道。但我們絕對都是愛國的,愿意接受政治引領,同時也希望國家立法和管理跟得上技術的進步,為互聯網年輕一代創造更加寬松、有益的發展環境。”
優酷土豆集團副總裁陳丹青對“當前的經濟困境與社會轉型”一課的感觸尤為深刻,專門搜集資源進行分析、梳理和消化,這讓她對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出了自己的解讀:“前三項戰略均與我們息息相關,此次中央統戰部專門吸納互聯網人士開展培訓,就是希望我們乘借‘互聯網+的東風,引領大潮,推動‘中國智造,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整體轉型升級作出更多貢獻。”
上海眾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談劍峰,被業界稱作“信息安全守門員”。培訓中,他對無黨派代表人士吳江老師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士”的解讀和中央統戰部王永慶局長“關于新的社會階層的幾個問題”深有感觸,“在我還沒有被認定為無黨派人士之前,填寫‘政治面貌時,就直接給自己定性為‘無黨派了。雖說這是鬧笑話,但隨著學習和了解,就越來越清楚做一個無黨無派的普通群眾和作為‘黨外人士的差別,那就是不一樣的責任、使命、追求和擔當”。
新媒體從業人員與律師、評估師、注冊會計等專業人士一起培訓交流,為本期理論研究班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課程設置的調整到不同專業領域學員間的交流碰撞,創新思維處處可見,令學員受益匪淺。來自京東的學員張建設總結道:“這是一次系統的政治理論學習,也是一次深刻的社會形勢分析。這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升華,也是一次議政建言的演練。”
統戰大V們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新型媒體發展,成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并舉行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則多次在講話中,對新媒體發展作出部署。
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首次重點強調了新媒體的作用,“宣傳工作要適應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的新情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去年2月27日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網絡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而去年8月的深改組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要求“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
北京市西城區信息辦特聘專家、北工大信息與服務系統系主任石宇良說,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媒體格局和社會生活的重大變化,正是基于這一背景,中央領導多次對新媒體發展做出部署。此前,中央對于新興媒體的謀篇布局更多側重于新媒體技術與傳播,而本次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則轉向人,首次提到了“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
“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一共10個字,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是新媒體,應該是指傳統宣傳部門控制的紙媒、電視、廣播媒體等體制之外的微博、微信、論壇、博客等網絡平臺;二是代表性人士,應該是指在新媒體領域有一定影響力的體制外或非黨人士。
當前是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網絡和數字技術裂變式發展,帶來媒體格局的深刻調整和輿論生態的重大變化,新興媒體發展之快、覆蓋之廣超乎想象,對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沖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新興媒體獲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將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誰喪失了這個陣地,誰就失去了未來。
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其實更多的是指所謂的網絡大V,也就是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這部分人士經常就時政民生熱點發表意見,有時也會給政府提意見、找麻煩。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敢講真話,這是官方媒體的短板,也是他們在網絡上具有很大影響力、特別是能夠吸引年輕人的重要原因。
其實,從互聯網社交平臺的發展歷史看,中國一開始就走出了與國外截然不同的路子。原本在國外純粹用來進行社交的網絡工具,一進入中國就更多具備了媒體屬性。相較于一本正經的官方媒體,民間的不同聲音大多通過社交網絡平臺向外發布,也就造就了微博、微信朋友圈、訂閱號等帶有媒體屬性的網絡平臺方興未艾的發展。
因此,“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這部分群體,不是人為培養、制造出來的,而是時代的產物,是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產物。面對這樣的群體,如果仍然沿用過去的傳統思維和做法,一味打壓、屏蔽、刪貼,只能適得其反、事倍功半。這次習近平講話中傳遞出來的新提法、新思路,目的就是進一步推動網上統一戰線的形成。
從防范、監控,到團結,應該說是一個質的轉變和飛躍。習近平說:要加強和改善對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經常性聯系渠道,加強線上互動、線下溝通,讓他們在凈化網絡空間、弘揚主旋律等方面展現正能量。其實,給他們提供一個可以說真話的網絡環境和平臺,就是最好的互動與溝通,就是最好的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