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璐
摘要:現代音樂元素是音樂劇《歌劇魅影》中一種獨特的創作特征,其主要體現在現代民謠音樂風格、現代流行創作技巧以及現代西洋樂器的使用這三方面。現代音樂旋律輕松優美,結構肢體簡單精煉,感情色彩貼近民意,且趨向于現代流行音樂風格,深受大眾的喜愛。本文通過分析和總結劇中現代音樂元素的具體體現以及說明現代音樂元素對大眾所帶來的強大影響力,對探求音樂劇現代創作手法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現代音樂元素 歌劇魅影
一、《歌劇魅影》簡介
音樂劇《歌劇魅影》是英國著名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得意之作,這部劇使韋伯的音樂劇創作達到了巔峰。1986年,《歌劇魅影》在倫敦女王劇院首演,一經上演便全球轟動,票房更是達到了三十多億美元,一躍而起成為二十世紀商業票房上最為成功的音樂劇之一。劇中現代高科技手段、懸疑的故事情節以及奢華無比的舞臺布景,使無數觀眾深陷其中,驚嘆不已。在兩年后的美國百老匯托尼獎評選中,該劇包攬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音樂劇等七項大獎。《歌劇魅影》在二十個國家一百一十個城市公演了六萬五千多場,于2004年登陸中國上海。無論《劇》在哪里公演,都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并且上座率通常會達到百分之九十九,成為百老匯歷史中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
二、《歌劇魅影》中現代音樂元素的體現
相對于其他古典音樂劇而言,《歌劇魅影》中許多經典唱段都加入了大量現代音樂元素,這種緊跟時代潮流的創新手法更是將韋伯的創作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下面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具體論述其現代音樂元素的體現。
(一)現代民謠風格的音樂主題
《劇》中的許多經典唱段都完美地詮釋了民謠風格的音樂主題。現代民謠之所以受到大眾的喜愛,是因為其音樂旋律簡單,節奏平穩且不斷反復,歌詞精煉概括,并能準確地表達出真切的感情,更貼近民心民意。其采用平民化的語言,再加上樸實的敘事口吻,結合簡潔有效的配器方法,使得音樂風格更加大眾化,通俗化。例如現場版《歌劇魅影》第一幕的第四場,Christine在演出成功之后,發現了她的音樂導師魅影,并渴望見到他。在魅影的呼喚和歌聲中,Christine情不自禁地被他帶到了地下迷宮里,兩人在霧氣蒙蒙的小船上展開了震撼人心的二重唱。這首二重唱就是貫穿整個音樂劇的主題曲《Phantom of the Opera》,其完美地體現了現代民謠風格特征,下面我們以這首歌曲的片段為例,分析一下其民謠式創作特點。
譜例1:
這首歌曲的調性是d小調,整體上給人一種優美親切感。主旋律在一開始運用兩個四度跳進,接著運用簡單的二級下行級進,使得主旋律優美且富有神秘感。第三小節依然采用前兩小節的創作手法,對劇情有一種向前推進的動力感。而低音和聲部分加入了八分音符的固定低音伴奏,在電聲樂器的襯托下,體現出極強的民謠風格。這種民謠式的現代創作手法,使觀眾從心靈深處感受到Christine和魅影的靈魂及音樂合二為一,并烘托出氣氛的緊張和詭異。
(二) 現代流行音樂的創作手法
《歌劇魅影》中的歌曲大多都運用了流行音樂的創作手法,其節奏鮮明,曲調順口,織體簡練,旋律風格輕松而優美。演唱時感情自然貼切,不太注重聲音技巧,以便使觀眾產生共鳴。例如在《歌劇魅影》中第一幕的第二場中,女主角Christine演出非常成功,她的伴舞Meg高興地祝賀她并詢問她的新導師是誰,于是Christine深情地唱起了這首《angle of music》來描述她一直尊敬和迷戀的音樂導師。下面我們以這首歌曲中一個片段為例,來分析一下其現代音樂創作手法。
譜例2:
這首歌曲是Christine和Meg的二重唱,她們用一問一答的對唱形式,在優美的歌聲中表達了對魅影無限的憧憬之情。其先由降B大調展開,兼用八六拍子的節奏型使作品更加舒緩動聽,富有穩定性和連貫性。主旋律使用了附點八分音符進行下行小跨度級進,表現出了Christine對魅影推心置腹的感嘆以及崇拜之情。低音聲部中,作曲家為了體現出雙重調性的色彩,大膽采用主音降si作為固定低音,烘托出Meg對Christine推心置腹的交流和開導,上述這些創作手法在現代作曲中都有所體現。這些手法采用模進或不斷重復的形式,使得整首歌曲輕松愉快,并采用簡單的織體,形成節奏上的穩定性,具有典型的現代流行創作特征。
(三)現代樂器的使用
《歌劇魅影》中不僅采用了大膽創新的現代作曲技巧,還增加了許多配合現代化音樂風格的西洋樂器。劇中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歌曲All i ask of you,是Christine和勞爾在各種現代西洋樂器的演奏烘托下完美演繹的佳作。唱段一開始由單簧管在低音區引入,氣氛低沉陰郁,像是在訴說著Christine絕望和恐懼的心情。緊接著豎琴和弦樂器緩緩進入,奏出一段溫暖的主題,仿佛無助的Christine遇到勞爾,終于有了歸宿感和安全感,心情也由最初的陰郁變得逐漸輕松愉快起來。然而親眼目睹Christine背叛自己的魅影,內心充滿了凄涼、無助和失望,他無法接受一直疼愛的人不再屬于他。這時,低音區的古鋼琴和節奏簡短的小提琴演奏恰如其分的響起,使觀眾對魅影不由自主的產生了憐憫和心疼。之后加入了低音黑管和圓號,魅影流著淚高聲得唱出對男女主人公的痛恨和無奈之情。最后電聲樂器和鼓聲響起,映襯出魅影從情緒低沉到對Christine愛恨交織的掙扎,整個音樂劇的高潮也從此唱段之后逐漸展開。
三、《歌劇魅影》中現代音樂元素的研究獲得的啟示
(一)震撼人心的視聽效果
音樂劇《歌劇魅影》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源于其在音樂風格特征上既沿用了法國大歌劇、浪漫主義歌劇以及英國民謠歌劇的古典歌劇元素,又大量采用現代流行音樂元素;再加上在旋律特征上,作曲家更趨向于流行歌曲的創作風格,這使得觀眾能單純的從音樂中領略到音樂劇的真諦;在配器特征上,又將現代流行電聲、爵士音樂等音樂元素融合在西方管弦樂當中,制造出別具一格的音響效果。這些各種形式的現代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創作出了一首首美輪美奐的經典歌曲,為觀眾打造出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endprint
(二)雅俗共賞的審美品質
《歌劇魅影》的作曲家既沿用了古典大歌劇片段,又大量采用歌劇中的詠嘆調、宣敘調以及古典音樂的背景,這就意味著在追求娛樂性、通俗性的同時,音樂劇還必須維持它本身的高雅品位。就劇中《Think of me》這首歌曲來說,它是由女主角單獨演唱的一首詠嘆調,整首曲子反復演奏主旋律,加以現代管弦樂隊伴奏,通俗優美,具有明顯現代風格。但結尾時又運用了華麗的花腔唱法,音區跨度較大,又具備高雅的歌劇風格。因此,一部優秀的音樂劇作品應打破雅與俗對立的狀態,拉近雅俗二者之間的距離,形成雅俗共賞的融合畫面。
(三)寓教于樂的大眾情趣
現代音樂元素在劇中的體現,對觀眾乃至全體大眾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劇中偏向于流行風格的音樂作品,以其朗朗上口、優美動聽的特點成為大眾生活消遣娛樂的一部分,也成為人們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寫照。這種音樂對于壓力較大和工作繁忙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娛樂消遣的好方式;劇中各種西洋樂器的伴奏,加強了音樂感染力,有助于陶冶觀眾的音樂情操,拓寬觀眾的欣賞視野,使觀眾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本劇還用到尖叫、吶喊和聲音異化的處理,以及不協和音夸張的手法,準確地抓住了人們好奇的心理特點,使觀眾從精神到心理都享受到刺激的快感。
四、結語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在追求高雅藝術的同時,又希望藝術能夠通俗易懂,而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的大膽創新,正迎合了這一大眾的審美口味,也造就了《劇》在音樂創作方面成為永恒的經典。現代流行音樂元素作為《歌劇魅影》中一種獨特的創作特征,值得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究,希望通過對本文的研究使更多的學者關注音樂劇中現代流行音樂元素這種獨特的創作特征,共同促進音樂劇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游芳.古典歌劇元素與現代音樂元素的融合[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趙婷.從《歌劇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樂劇演唱特征[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3]楊慧.音樂劇《劇院魅影》的音樂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陳瀟彤.音樂劇《歌劇魅影》的藝術魅力[J].大眾文藝,2010,(06).
[5]劉冰.淺析現代民謠的創作特征[J].作家,2011,(03).
[6]張進.流行音樂的特點及發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1,(01).
[7]熊源偉.等到天黑:紐約觀劇90天[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8]賀杏鳥.從《歌劇魅影》看韋伯的音樂劇創作特點[J].黃河之聲,2012,(16).endprint
(二)雅俗共賞的審美品質
《歌劇魅影》的作曲家既沿用了古典大歌劇片段,又大量采用歌劇中的詠嘆調、宣敘調以及古典音樂的背景,這就意味著在追求娛樂性、通俗性的同時,音樂劇還必須維持它本身的高雅品位。就劇中《Think of me》這首歌曲來說,它是由女主角單獨演唱的一首詠嘆調,整首曲子反復演奏主旋律,加以現代管弦樂隊伴奏,通俗優美,具有明顯現代風格。但結尾時又運用了華麗的花腔唱法,音區跨度較大,又具備高雅的歌劇風格。因此,一部優秀的音樂劇作品應打破雅與俗對立的狀態,拉近雅俗二者之間的距離,形成雅俗共賞的融合畫面。
(三)寓教于樂的大眾情趣
現代音樂元素在劇中的體現,對觀眾乃至全體大眾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劇中偏向于流行風格的音樂作品,以其朗朗上口、優美動聽的特點成為大眾生活消遣娛樂的一部分,也成為人們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寫照。這種音樂對于壓力較大和工作繁忙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娛樂消遣的好方式;劇中各種西洋樂器的伴奏,加強了音樂感染力,有助于陶冶觀眾的音樂情操,拓寬觀眾的欣賞視野,使觀眾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本劇還用到尖叫、吶喊和聲音異化的處理,以及不協和音夸張的手法,準確地抓住了人們好奇的心理特點,使觀眾從精神到心理都享受到刺激的快感。
四、結語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在追求高雅藝術的同時,又希望藝術能夠通俗易懂,而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的大膽創新,正迎合了這一大眾的審美口味,也造就了《劇》在音樂創作方面成為永恒的經典。現代流行音樂元素作為《歌劇魅影》中一種獨特的創作特征,值得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究,希望通過對本文的研究使更多的學者關注音樂劇中現代流行音樂元素這種獨特的創作特征,共同促進音樂劇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游芳.古典歌劇元素與現代音樂元素的融合[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趙婷.從《歌劇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樂劇演唱特征[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3]楊慧.音樂劇《劇院魅影》的音樂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陳瀟彤.音樂劇《歌劇魅影》的藝術魅力[J].大眾文藝,2010,(06).
[5]劉冰.淺析現代民謠的創作特征[J].作家,2011,(03).
[6]張進.流行音樂的特點及發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1,(01).
[7]熊源偉.等到天黑:紐約觀劇90天[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8]賀杏鳥.從《歌劇魅影》看韋伯的音樂劇創作特點[J].黃河之聲,2012,(16).endprint
(二)雅俗共賞的審美品質
《歌劇魅影》的作曲家既沿用了古典大歌劇片段,又大量采用歌劇中的詠嘆調、宣敘調以及古典音樂的背景,這就意味著在追求娛樂性、通俗性的同時,音樂劇還必須維持它本身的高雅品位。就劇中《Think of me》這首歌曲來說,它是由女主角單獨演唱的一首詠嘆調,整首曲子反復演奏主旋律,加以現代管弦樂隊伴奏,通俗優美,具有明顯現代風格。但結尾時又運用了華麗的花腔唱法,音區跨度較大,又具備高雅的歌劇風格。因此,一部優秀的音樂劇作品應打破雅與俗對立的狀態,拉近雅俗二者之間的距離,形成雅俗共賞的融合畫面。
(三)寓教于樂的大眾情趣
現代音樂元素在劇中的體現,對觀眾乃至全體大眾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劇中偏向于流行風格的音樂作品,以其朗朗上口、優美動聽的特點成為大眾生活消遣娛樂的一部分,也成為人們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寫照。這種音樂對于壓力較大和工作繁忙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娛樂消遣的好方式;劇中各種西洋樂器的伴奏,加強了音樂感染力,有助于陶冶觀眾的音樂情操,拓寬觀眾的欣賞視野,使觀眾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本劇還用到尖叫、吶喊和聲音異化的處理,以及不協和音夸張的手法,準確地抓住了人們好奇的心理特點,使觀眾從精神到心理都享受到刺激的快感。
四、結語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在追求高雅藝術的同時,又希望藝術能夠通俗易懂,而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的大膽創新,正迎合了這一大眾的審美口味,也造就了《劇》在音樂創作方面成為永恒的經典。現代流行音樂元素作為《歌劇魅影》中一種獨特的創作特征,值得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究,希望通過對本文的研究使更多的學者關注音樂劇中現代流行音樂元素這種獨特的創作特征,共同促進音樂劇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游芳.古典歌劇元素與現代音樂元素的融合[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趙婷.從《歌劇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樂劇演唱特征[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3]楊慧.音樂劇《劇院魅影》的音樂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4]陳瀟彤.音樂劇《歌劇魅影》的藝術魅力[J].大眾文藝,2010,(06).
[5]劉冰.淺析現代民謠的創作特征[J].作家,2011,(03).
[6]張進.流行音樂的特點及發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1,(01).
[7]熊源偉.等到天黑:紐約觀劇90天[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8]賀杏鳥.從《歌劇魅影》看韋伯的音樂劇創作特點[J].黃河之聲,201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