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春
摘要:勃拉姆斯是西方古典音樂史不可忽略的一位重量級音樂家。姆拉姆斯生于浪漫主義盛行的時期,他同時吸收了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的創作特點,他創作的作品在古典主義的外殼下包含著浪漫主義的內涵。毫無疑問,勃拉姆斯是十九世紀德國音樂發展史上最總要的一位音樂家之一。本文就勃拉姆斯的音樂藝術創作特點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勃拉姆斯 音樂創作 創作特點
勃拉姆斯是西方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在四十多年的創作生涯當中,勃拉姆斯創作了大量的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等多種類型的音樂藝術作品,是一個十分多產的音樂家。不僅如此,其質量之高也實屬罕見。
勃拉姆斯在當時盛行浪漫主義的西方是一個異類,在世人紛紛都在追趕浪漫主義潮流的同時,勃拉姆斯的音樂創作卻深深的受到了德國和奧地利的古典主義音樂的影響,同時又結合了浪漫主義時期先去音樂創作人的啟發。可以說,勃拉姆斯是一個“古典的浪漫主義者”,或者是一個“浪漫的古典主義者”。勃拉姆斯的音樂創作巧妙的將古典主義樂派和浪漫主義樂派的特點相融合,自成一派,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即有古典主義時期的嚴謹工整,又有浪漫主義時期的激情奔放以及豐富的情感表現。勃拉姆斯是德國古典樂派的最后一位音樂家。毫不夸張的說,他是繼貝多芬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勃拉姆斯的音樂作品在工整的結構下蘊含著奔放的情感,生動地反應著當時德國社會生活百態,和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勃拉姆斯在理性的框架下向世人展現著真摯熾熱的情感世界。
一、不同階段的背景對其音樂創作產生的影響
十九世紀的西方音樂世界已經被浪漫主義的浪潮所席卷,在浪漫主義之風盛行的當時,勃拉姆斯卻依舊秉持著古典音樂的創作手法和理念。勃拉姆斯一生作品繁多,但是可以根據時間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創作的早期
在1853年到1864年這段時間,勃拉姆斯在音樂創作的初期階段深受古典主義大師的熏陶和影響,其中受貝多芬和巴赫的影響尤為顯著。在著兩位古典主義大師的熏陶下,勃拉姆斯的作品創作大多都嚴格遵循古典主義的創作理念。作品內容大多是取材于德國民歌,表現著德國民間的日常生活狀態和生活的氣息。當時的勃拉姆斯年輕氣盛才華橫溢,充滿了創作的激情和沖動。我們從勃拉姆斯早期的作品當中就能感受到其極佳的創作才華和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早期的代表作品包括《打鐵匠》、《真愛》、《愛的忠誠》等。
(二)創作的鼎盛時期
1865年到1884年這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是勃拉姆斯創作日漸成熟直至頂峰的時期。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德意志由分裂逐步走向統一,所以在這一段時間的作品當中,勃拉姆斯常常將祖國統一帶來的喜悅和興奮表現在作品當中,使得這一時期的作品表現出勃拉姆斯其他作品當中少見的活潑和輕松。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德意志安魂曲》、《徒勞小夜曲》、《五月之夜》等等。在這之中,《德意志安魂曲》更是其一生的標志。這部作品與前人的安魂曲相比,無論在內容或是音樂形式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開拓出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這是勃拉姆斯最偉大的作品,也標志著勃拉姆斯的音樂創作走向巔峰。
(三)創作的晚期
1884年之后,勃拉姆斯進入了創作生涯的晚期,因為年齡和人生閱歷的緣故,勃拉姆斯在這個時期的作品當中,更多的是對死亡和人生意義的探討和追問。將音樂作品的音樂內涵從德國民間生活、時代精神轉移到精神層面的深度思索。勃拉姆斯深受古典主義音樂的影響,創作風格一貫公正嚴謹。到了晚年,勃拉姆斯對自己的創作要求更是苛刻。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死是冰冷的餓夜》、《在教堂的墓地》、《四首嚴肅歌曲》等等。
二、勃拉姆斯音樂作品的創作特點
(一)深深的民族烙印
在浪漫主義時期,將音樂與民族風格相結合是這個時期的一個突出的特征。這也是勃拉姆斯音樂創作的代表特征。勃拉姆斯深受德國、奧地利民間音樂創作風格的影響,吸收了它們的創作特點。在音樂創作上,采用分解三和弦的結構,通過民歌般親切自然的旋律,不管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表現得十分飽滿豐富。
勃拉姆斯在音樂創作的過程當中,將德奧匈等國家的民間音樂素材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統一體,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音樂風格。保持著民歌樸素、真摯、清新的特點,同時又包含豐富的情感表達。例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就是勃拉姆斯因為好友喜得貴子而創作的。這首音樂的音樂素材來源于侖德勒舞曲,速度偏慢節奏和緩。作品旋律和緩幽靜,包含著綿綿深情,仿佛是母親凝望孩子的溫柔眼神,充滿了母親對孩子的柔情和憐愛。此外,勃拉姆斯在鋼琴伴奏的部分還巧妙運用了切分音,使得整個音樂作品表現力更加豐富,讓人仿佛看見了一個慈愛的母親在孩子的床頭輕輕的晃著搖籃哄孩子入睡。
(二)深沉憂郁的抒情
我們在欣賞勃拉姆斯的作品時,總能感受到在嚴謹的古典主義框架下的深沉憂郁的綿綿深情。勃拉姆斯的音樂作品將細致的情感刻畫和思索融合在了古典主義的形式之下,將音樂欣賞和精神問題以及哲學問題的思索結合在了一起。在題材上,這些作品常常偏重于對死亡痛苦和刻畫和思考。形成了勃拉姆斯特有的抒情風格。
例如,勃拉姆斯在1873年創作的《你的藍色眼睛》當中,勃拉姆斯通過舒緩的節奏和優美溫暖的曲調,表現了作品主人公在經歷情感波折之后,逐漸傷口愈合,找到了心靈的歸處后的內心平靜和愉悅。
三、音樂形式的復雜多樣
勃拉姆斯的音樂作品取材廣泛,結構清晰,旋律優美,節奏多樣,他善于運用不同的音樂形式來表現不同的內容和主題。所以勃拉姆斯的音樂作品在音樂形式上是復雜多樣的。
其音樂形式的復雜多樣大體上體現在:分節歌、變體分節歌和展開式變奏等幾個方面。分節歌是指多段歌詞使用同一段旋律進行演唱。分節歌通俗淳樸,篇幅短小,簡單易記,且旋律朗朗上口,飽含深情。勃拉姆斯為友人創作的《搖籃曲》就是分節歌當中的代表。這首歌以舒緩平和的曲調重復著溫暖、純樸、深情的歌詞,讓人深深地沉浸在母愛的懷抱當中。
變體分節歌是在分節歌的基礎之上,根據情感強化的需要,特別是在高潮部分用新的音節取代原本重復的部分,提升了這一段旋律的情感表達的強度,使得整首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立體。
展開式變奏則是在一個音程當中生出一個最初的動機,并從這一點開始變化發展,產生后續的不同形式。這可以使整個音樂作品有更加多變的節奏和更加豐富的情感表現空間。
四、結語
勃拉姆斯的作品是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的結合,它們的寶貴之處不僅僅在于其音樂風格的獨特性和勃拉姆斯在這些作品當中體現出的豐富的音樂表現形式。相較于其音樂形式,勃拉姆斯對于人生、宇宙、靈魂的思索更加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