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霖
隨著非處方藥的普及和買藥的便捷,一般人有個小毛病都自己買點藥吃,隨之而來的是安全問題,我國是不合理用藥的重災區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一半的患者不會正確用藥。不經過藥師和醫生指導的家庭用藥存在很多誤區,不但增加了藥品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的發生,危害公眾身心健康,而且也造成了醫藥衛生資源的浪費,加重經濟負擔。根據中國紅十字會非正常死亡統計,我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逾800萬,其中醫療損害事件造成約40萬人非正常死亡(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不安全用藥),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4倍。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容易被忽視的用藥誤區,把好用藥關。
1.不辨原因用止痛藥
頭疼或者肚子疼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常有一些人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一律以止痛藥解決。殊不知,長期亂吃止痛藥存在潛在危險。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藥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嚴重的胃腸反應,誘發胃潰瘍,甚至胃出血及穿孔。
如果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急性劇烈疼痛,特別是頭、胸、胃、腹部疼痛等,要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千萬不可自行吃止痛藥。輕微的頭痛、牙痛、全身酸痛等,明確原因后,可以買相應的解熱鎮痛藥。但如果連續服用三天后還沒有效果,就要去醫院檢查。最重要的是,自行服用止痛藥不要超過說明書規定的最大劑量,也不可自行增加次數。服用過程中,若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重要的是,不辨原因使用止痛藥會影響診斷,容易貽誤病情。
2.把潤喉片當零食用
有一些人把潤喉片當零食,時不時含一片。潤喉片主要分兩類,一類含西藥成分,常用的有華素片、溶菌酶含片等;另一類含中藥成分,常用的有銀黃含片、草珊瑚含片等。但如果在口腔沒有炎癥,或炎癥原因不明確的情況下服用,容易抑制和殺滅口腔內的正常菌群,反而可能引發口腔潰瘍、扁桃體炎等疾病。另外,不少潤喉片中含有刺激性成分冰片,它的性質寒涼,可能加重脾胃虛寒,引起腹瀉,還容易造成孕婦流產。
確實需要含潤喉片的人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千萬不要過量服用。含服時要將潤喉片放于舌根部,盡量貼近咽喉部位。同時不要咀嚼、吞咽,盡量少說話。含完藥片后30分鐘內最好別吃東西、喝水、漱口。胃腸消化不好的人不要長期服用含有冰片的潤喉片。
3.維生素當必備品
雖然維生素是身體需要的,但是超量應用也有危害。常見一些人隨身帶著各種維生素保健品,補充維生素超過人體上限的劑量,就會出現副作用。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從體內排出的過程比較慢,攝入過多會增加中毒風險。維生素D過量不但不能促進骨骼生長,還可能讓兒童的骨骺過早閉合,影響骨骼發育。
飲食規律的健康人一般不需要補充,已確診為維生素缺乏的人、偏食或減肥的人、孕婦、消化吸收差的老人和特殊疾病群體,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三餐不規律、常年在高溫、寒冷環境中工作、有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習慣的人,也可適當服用維生素補充劑。補充任何一種維生素都要看清劑量,而且最好不要連續服用5天以上。如果幼兒經過檢查發現需要補充維生素D,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相應劑量。
4.亂用創可貼引感染
創可貼的基本作用是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氣性較差,一旦使用不當,會使傷口感染。創可貼不是萬能的,出血較多的傷口,小而深的傷口,動物咬傷、蜇傷,皮膚癤腫,污染較重的傷口,發生感染的傷口,較重或者創面較寬的皮膚擦傷,燒傷或者燙傷的創面,都不宜使用創可貼。
創可貼只適用于沒有傷到肌肉層、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縫合的小傷口。使用時還應及時更換。傷口沒有被水浸濕或受到污染,否則24小時內需更換創可貼。
5. 貼膏藥需對癥治療
冬季是風濕病的高發季節,因貼膏藥過敏的人非常多見,尤其是有過敏歷史的人。絕大多數人認為貼膏藥是小事一樁,殊不知其中的學問可不少。由于貼劑的種類繁多,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必須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去選擇。每種膏藥都有獨特的組成與藥理作用,比如因受風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損傷等,可用狗皮膏藥或追風膏,以散寒祛風、舒筋活血;因熱毒郁結引起的癰疽初起時硬結不消、紅腫疼痛、膿成不潰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腫、去腐生肌,千萬不能不辨證就用。橡皮膏類貼劑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對風濕痛、腰痛、肌肉痛、扭傷、挫傷等有一定的療效。
貼敷膏藥應注意下列三種情況:一是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除拔毒膏外),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二是運動或勞動時不慎造成肌肉挫傷或關節、韌帶拉傷,不要立即用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貼于受傷部位,因這類膏藥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傷后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建議先冷敷傷處,再行貼敷。三是孕婦應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藥。特別是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貼膏藥,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產。
6.補鈣過量影響孩子發育
單純補鈣并不能讓孩子長得更高,多數家長存在給孩子補鈣越多越好的誤區。給嬰兒和青春期少年補鈣是必要的,但過量補鈣、重復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不但影響孩子胃口,還容易出現厭食、便秘及脹氣,甚至可能患上腎臟結石、膀胱結石等。同時,高鈣攝入還會影響鐵、鋅、鎂等元素的吸收。
一般而言, 4個月以內的嬰兒,每天母乳所產生的鈣就完全可以滿足其生理需要;1歲以后每天500毫升奶加上其他食物中所攝取的鈣,就可滿足鈣需求量了。孩子缺鈣,其實大多是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補鈣的同時應補充維生素D。2歲以上的兒童,只要多曬太陽、膳食合理,不偏食,就不用額外補鈣。若被確診缺鈣,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曬太陽和戶外運動是最佳天然鈣劑,多帶孩子去戶外玩耍比吃鈣片有效得多。
7.服藥調整月經期
不少女性為了工作、學業的需要,服用藥物調整“大姨媽”的來去時間。服用激素類藥物雖可推遲或提前月經來潮,但是打破原來的生理規律,可引起內分泌失調,容易導致月經紊亂。
青春少女不要經常服藥來改變月經周期,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偶爾為之,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行買藥隨意服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