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佳
冬季氣候的特征是氣溫低、空氣濕度小、多偏北風、冷空氣活動頻繁、降雪幾率較大,而人體五官與空氣接觸的機會較多,因而容易罹病。
【鼻出血】又稱鼻衄,是由鼻腔黏膜內的小血管,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的動靜脈血管網破裂引起的。冬季氣候寒冷而干燥,鼻黏膜容易結痂,使人產生不適感,常常會用手挖鼻孔,從而導致鼻出血。此外,冬季是鼻炎的高發季節,其中的變態反應性鼻炎患者最容易發生鼻衄。
【口角炎】口角皮膚和黏膜交界處發生潮紅、脫屑、糜爛、皸裂、出血、疼痛的現象稱為口角炎。冬季空氣干燥,嘴唇也因為發干而不舒服,不自覺地就會用舌頭去舔,唾液暴露在干燥的空氣下,會立刻蒸發,從而越舔越干,直接導致嘴唇、口角的干裂,同時口腔中的細菌趁機侵入口角,從而出現發炎的癥狀。此外,冬季新鮮蔬菜供應減少,造成體內維生素B2 較為缺乏,這也是誘發口角炎的原因之一。
【耳凍瘡】誘發耳凍瘡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對寒冷(氣溫在10℃以下,并伴有風)的異常反應。耳朵之所以容易生凍瘡,與肢端血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等因素有關。耳朵的血液供應比其他部位少,天冷時,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流到耳朵的血液就更少了,而整個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組織可以保溫外,其余部分只有較薄的皮膚包著軟骨,里面的血管很細微,保溫能力較差,因而很容易受凍。和其他部位凍瘡一樣,耳凍瘡的復發率很高,常常“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
【青光眼】具有病理性高眼壓合并視功能障礙者稱為青光眼。此病有很多種類型,除“先天性”外,一般多發生在冬季,尤其在強冷空氣過境后24小時內容易發作。研究表明,氣溫日變幅較大時,眼壓有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強冷空氣過境后之所以誘發青光眼的發作,是因為氣溫降幅過大(24小時內下降10℃以上),影響了體溫的調節中樞,使得植物神經干擾了血壓,造成眼壓波動,進而發病。
【雪盲癥】又稱雪光性眼炎。形成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經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從而引起角膜損傷。據研究,當陽光中的中波紫外線照射到雪體上,由其反射的陽光射到眼睛后,便有可能發生雪盲癥,其癥狀是畏光、流淚、奇癢、刺痛、水腫、異物感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