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 王劍民

◎ 礦產資源與人類文明
◎ 內蒙古礦產資源形勢
◎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及產業延伸
◎ 保護地質環境——地質遺跡資源
礦產資源是地球賦人類最寶貴的生存財富,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礦產資源是現代社會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是保證人們過上現代生活的必要條件。試想,如果沒有對石材的利用,我們的祖先就不易捕殺猛獸,頑強生存;如果不利用礦產資源,沒有對銅、鐵、銀等礦石的冶煉鍛造,人類雖然也有可能生存下來,但是仍將停留原始的蠻荒時代,而不是后來的刀耕火種。
不同社會階段的經濟水平之所以不同,重要原因就是對礦產資源的利用廣度和深度不同。
人類對早期社會歷史階段劃分是以礦產和礦產制品來命名,比如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
人類從古猿分化出來,開始有意識的制造石器工具而轉變成人的第一天起,就與石料礦產發生了極為密切的關系,并揭開了舊石器時代的序幕。從世界各地的考古發現來看,人類最初制造與利用的石料,均屬于非金屬礦產這一大類,如燧石、石灰巖、石英巖、砂巖、花崗巖等。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發展到今天的正在走向電子時代、網絡時代、原子能時代,都在逐步擴大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有關。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始終與開發礦業相關聯。沒有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人類社會就不可能達到今天的境界。
人類的衣、食、住、行、用、醫等各方面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目前我國以化纖制成的紡織品約占衣用紡織品總量的40%左右。
要解決吃飯的問題,所需要的化肥、農藥、飼料、農用生產資料以及農田灌溉,都依賴于磷、硫、鉀、黑色、有色金屬和地下水等礦產資源。
住宅方面,從一般的粘土、砂石到鋼筋、水泥、從一般磚瓦到地磚、面磚、瓷磚、陶瓷制品、玻璃制品、花崗石、大理石等高級裝飾建筑材料,都離不開礦物原料。
至于行,從我們平時所用各種交通工具,都需要通過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加工來提取各種金屬和非金屬材料。
用的方面與礦產關系就更為密切。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照相機、手機等都需要礦產品作為它們的原料。例如,電視機用的顯像管就與稀土礦產有關。
醫療方面,在古代,人們就曾采用一些礦物作為藥物來治療疾病。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載。滑石粉、白礬、硫磺、朱砂、云母、伏龍肝、雄黃、芒硝、寒水石、紫碯石、代赭石、石燕、銅綠、鐘乳石、白石英、煅石膏、海藻石、瑪瑙、磁石、膽礬、龍骨、大青鹽、枯礬、鵝管石、硼砂、輕粉、紫石英等都是中醫藥的原料。
一是豐富了漢字字庫。中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其中許多文字形成和組成與礦有關。比如帶“石”字邊旁的字,據不完全統計就有240多個,帶“金”字邊旁的字就有400多個。與“石”有關的成語;石破天驚、水落石出、鐵石心腸、點石成金、水滴石穿、落井下石、一石二鳥、他山之石等就有近200個;與“金”有關的成語;金碧輝煌、金榜題名、金玉良緣等;與“鋼”有關的成語;百煉成鋼、鋼筋鐵骨、鋼牙鐵嘴等;與“玉”有關的成語:玉潔冰清、玉石俱焚、玉葉金枝等;與“銅”有關的成語:銅墻鐵壁、廢銅爛鐵、銅臭滿身等;與“鐵”有關的成語:鐵面無私、鐵樹開花、鐵石心腸等;形容描寫玉的有關成語:價值連城、流光溢彩、晶瑩剔透等。
二是充當文化器具和材料。傳統的文房四寶中的硯臺、筆架,現代的鋼筆、鉛筆、繪畫顏料、打印墨粉等;銅鑼、編鐘等文藝器具。這些物品的制作都離不開礦物原料。
三是文化藝術作品。印章石本身就是中國書法繪畫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印石的大小、形狀、色澤、陰陽雕鑿字體字形等等,印鑒文化是書法繪畫文化的延伸發展出來,現在是獨成一支。而它們的原料都來自礦產資源。
四是愛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熱戀中的情人經常用“海枯石爛不變心”來表示自己的忠貞。婚禮上,新郎都要給新娘戴上結婚戒指。人們還用銅、錫、銀、金、紅寶石、藍寶石、鉆石等來命名婚齡紀念。《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寶玉、寶釵的名字都借用寶石。項鏈、指環、手鐲、耳環等,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貓眼石、蜜蠟石、綠松石、雞血石、葉蠟石等玉石都成為人們裝點美好生活的飾品。這些都與礦產資源有關或直接來自礦產資源。
五是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和助推者。巖烤是一種最古老的加熱方式。遠古人就已懂得在巖石上烤熟食物。石子饃是陜西關中地區流行的風味食品,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又稱砂子饃、餑餑。現代生活也是如此。比如“芝麻石烤牛排”;先將芝麻石烤到200攝氏度的高溫,然后直接將牛排放在石頭上,石頭的高溫將石材表面瞬間凝固,牛排的表面很快就呈現出誘人的炙黃色,濃烈的肉香撲鼻而至。醬汁是食物的潤滑劑,在烤得差不多的牛排上澆上黑椒醬汁。在高溫的作用下,醬汁與牛肉融為一體,發出誘人的嗞嗞聲。再等待幾分鐘,香噴噴的牛肉便可以享用了。

■ 人猿從利用石器開始,逐步走向人類,揭開了舊石器時代的序幕。

六是旅游休閑文化的重要資源。如,衢州江郎山、常山金釘子地質公園、遂昌金礦、溫嶺長嶼硐天、龍游石窟、中國古長城、埃及古金字塔、寧海深圳溫泉旅游等等。
七是攝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八是散文詩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物言志的化身。劉禹錫《浪淘沙·九首》(其二)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王侯印,盡是沙中浪底來。(其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得金。于謙(明)《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詠煤炭》: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鼐彝原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王冕《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九是中醫藥文化養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門。溫泉浴、磁療等。
十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一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武術(刀劍),射箭,射擊(槍、子彈),舉重(杠鈴、石鎖、石墩),鉛球,鐵餅,健美器具,體操(滑石粉)等。
十二是軍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36把刀劍,《西游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等,《三國演義》中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等,軍事大片中的高精尖武器裝備等。
十三是金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錢幣文化(古代制造錢幣)。現在金銀仍是國際貨幣的交易單位。
從國家間橫向對比來看,現代化水平越高,人均消耗礦產品越多。據相關資料顯示,1996年我國人均消耗原油為129千克,同年,世界人均消耗原油為590千克,為我國的4.6倍。到2010年,全球的發達國家人均一年消耗17桶原油,中國大概是不到3桶(2.35桶),美國是22.18桶,是中國的10倍左右。
即使在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礦產資源仍是不可替代的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95%以上的能源資源為礦物資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領帶礦物原材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來自礦產資源。中國如此,世界也大體是這樣。
截至2013年底,自治區已發現143種礦產(161個亞礦種),占全國發現礦種的83.14%。包括石油、天然氣、鈾礦在內,全區具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為91種(106個亞礦種),占全國查明資源儲量礦種的62.11%。
2013年自治區有83種礦產的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十位,占全區查明資源儲量礦產的79.81%。
自治區能源礦產資源遍布全區12個盟市,但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聚集盆地(群),即鄂爾多斯盆地、二連盆地(群)、海拉爾盆地(群)。金屬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六個聚集區,即:北山——阿拉善北部銅、鐵、鉬、金、鎳、銻、鉑族金屬元素聚集區,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帶貴金屬、銅、鉛、鋅、硫多金屬、稀土、稀有金屬礦產聚集區,華北地臺北緣內蒙地軸金礦資源聚集區,大興安嶺中南段銀、富鉛鋅、銅、錫、多金屬礦聚集區,錫盟東烏旗——呼盟梨子山銀、銅、鋅、鐵、稀有、稀散元素聚集區,得爾布干貴金屬、多金屬礦產資源聚集區。總體上體現為中西部富集銅、鉛鋅、鐵、稀土,中南部富集金,東部富集銀、鉛鋅、銅、錫、稀有、稀散金屬元素等特點。

煤炭全區煤炭勘查累計估算資源總量為8,249.65億噸,其中查明的資源儲量為39,50.41億噸,預測的資源量(334)?為 4,299.24億噸。全區12個盟市均有查明煤炭資源儲量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市,三個盟市占全區煤炭保有資源儲量的93.9%。
石油、天然氣2013年自治區累計探明天然氣(氣層氣和溶解氣)地質儲量17,544.22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9,103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三。
鐵礦截至2013年底,全區鐵礦保有資源儲量為51.07億噸(將其中包含的超貧磁鐵礦折算為mFe 20%工業品位的標礦后,達一般工業指標品位的鐵礦保有資源儲量為40.48億噸),占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的6.65%,居全國第五位。
鉛鋅礦截至2013年底,全區保有鉛金屬資源儲量1,368.88萬噸、鋅金屬資源儲量2,700.41萬噸,分別占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的20.32%和19.66%,均居全國第一位。
稀土礦截至2013年底,全區保有稀土氧化物資源儲量占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的98.77%,居全國第一位。
普通螢石礦截至2013年底,全區保有普通螢石礦石資源儲量為2,457.30萬噸,占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的84.08%,居全國第一位。
鍺礦截至2013年底,全區鍺礦保有鍺金屬資源儲量2,834.59噸,占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的40.30%,居全國第一位。
圍繞礦業開發的節約集約,自治區重點推進“8337”發展思路和“3+2”模式,就是延長產業鏈,促進資源項采、選、冶、加產業鏈和一體化開發能力的企業集中;提高礦產資源的集中度,堅持大礦大開,促進資源向大企業集中。
煤炭、天然氣及有色金屬礦產是以上思路的資源保障。目前,自治區在能源、冶金制造、化工等主導產業,煤電一體化深入推進格局已初步形成,多項煤炭加工專利技術已經掌握,同時擁有五大類國家重要煤化工戰略儲備項目,已具備了產業化發展條件。
1.粉煤灰提取氧化鋁
鄂爾多斯探明高鋁煤炭儲量297.2億噸,折合鋁土礦約82億噸,遠超全國已探明鋁土礦總儲量(2013年底40.234億噸),按照2012年氧化鋁產量3,771.6萬噸測算,可使我國鋁資源保障年限大幅提高87年。而高鋁煤炭燃燒后產生的高鋁粉煤灰卻向來以“最大固體廢棄物”、粉塵污染等面目示人,含有多種有害成分,推存成本高昂,粉塵污染嚴重。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成功開拓了國內高鋁粉煤灰綜合利用的先例,對于保障國家鋁工業資源安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做大、做強、做優地區工業經濟,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現實意義。
我國鋁土礦的供應一直比較緊張,印尼于2014年全面禁止鋁土礦出口,居高不下的進口依存度和較高的集中度,使得我國鋁土礦的保障異常脆弱。內蒙古西部準格爾、卓子山地區是我國特有的高鋁煤炭資源富集地區,現已探明煤鋁共存的煤炭資源量500多億噸,粉煤灰中氧化鋁高達40%~50%,潛在高鋁粉煤灰資源150億噸,遠遠超過全國已探明鋁土礦資源總量,是我國重要的鋁土礦后備資源。
準格爾地區生產的高鋁煤炭資源,約2/3銷往區外電廠分散摻燒,導致高鋁粉煤灰失去提取氧化鋁的經濟價值。這就相當于每年浪費700多萬噸優質氧化鋁資源,每年損失的直接經濟價值就達200億元。如果能將全部就地轉化,包括氧化鋁加工電解鋁、赤泥、水泥熟料、外送電等,比單純外銷煤炭將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避免煤炭運輸及粉煤灰堆存浪費。
以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為中心發展出循環經濟,通過大規模地開展粉煤灰綜合利用,盡快提高粉煤灰利用率,其價值遠遠超過煤炭自身價值。
2.煤炭中提取鍺礦
鍺是一種稀散元素,為銀灰色性脆的金屬。主要用于電子工業,用來生產二極管、三極管;在紅外器件、γ輻射探測設備有新的用途,其中紅外光學設備占總消費量的65%。金屬鍺能讓2~15微米的紅外線通過,還能有效抵制大氣腐蝕。

自治區有鍺礦主要集中分布在錫林郭勒盟勝利煤田烏蘭圖嘎煤礦,資源保有量2,834.59噸,占全國保有資源總量的40.30%,居全國第一位。
從2012年以來,受宏觀經濟換檔減速、煤炭行業產能過剩、進口煤持續沖擊,煤炭行業告別黃金十年的輝煌,進入低谷運行。今年,全國煤炭年產量14年來首次下降,美國煤炭年產量將觸及1987年以來最低點,或跌入低谷。
在當前煤炭下行,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作為煤炭資源大省應如何應對,自治區政府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1.現代煤化工生產
自治區煤炭資源豐富,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鄂爾多斯地區的煤質適用于各種煤氣化技術,呼倫貝爾、通遼及錫林郭勒的褐煤適合就地轉化加工。2014年,全區原煤產量9.8億噸,在保障國家煤炭外調需求前提下,有條件發展現代煤化工實現清潔能源輸出。
2013年,全區規模以上化工企業395戶,全區甲醇產量563.2萬噸,位居全國第一位;聚氯乙烯產量229.9萬噸,位居全國第二位,煤制油全年產量104萬噸,煤制烯烴產量76.8萬噸,煤制乙二醇產量11.8萬噸。
2.清潔能源
自治區作為資源型地區,能源發展方式相對粗放,產業鏈短,附加值低。所以,一方面要優化煤炭利用方式和能源結構,由煤炭生產與原煤輸出為主向煤炭轉化與清潔能源輸出為主轉變。另一方面,需要抓住國內石化產品出現結構性短缺、能源消費對清潔能源需求量大增的機遇,加快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伊泰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已經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大唐克什克騰旗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一期已成功投運,每天向北京供天然氣260萬立方米,北京市民廚房中每3方天然氣就有1方來自赤峰;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年產20億立方米天然氣及時性12億立方米天然氣液化項目,是國家發改委核準的第一個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煤制天然氣項目。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于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并遺留下來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1)對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典型層型剖面(含副層型剖面)、生物化石組合帶地層剖面、巖性巖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質構造剖面和構造形跡。
(2)對地球演化和生物進化具有重要科學文化價值的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微體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與產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動遺跡。
(3)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巖溶、丹霞、黃土、雅丹、花崗巖奇峰、石英砂巖峰林、火山、冰山、隕石、鳴沙、海巖等奇特地質景觀。
(4)具有特殊學科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巖石、礦物、寶玉石及其典型產地。
(5)具有科學研究意義的典型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遺跡。


伊泰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已經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大唐克什克騰旗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一期已成功投運,每天向北京供天然氣260萬立方米,北京市民廚房中每3方天然氣就有1方來自赤峰;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年產20億立方米天然氣及時性12億立方米天然氣液化項目 ,是國家發改委核準的第一個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煤制天然氣項目。
截至目前,自治區已建成:世界地質公園2處,國家地質公園5處,省級地質公園10處,地質遺跡保護區17處,國家礦山公園4處。
地質公園建設是地質遺跡保護的一種形式,體現“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原則,使地質遺跡保護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同時帶動了自治區旅游業發展。2014年,全區地質公園旅游人數1,087.35萬人次,旅游收入92.52億元。其中克什克騰地質公園380.2萬人次,收入25.09億元,阿拉善地質公園330萬人次,收入33.93億元。
2007年6月14日,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了內蒙古二連盆地發現的巨型似鳥恐龍化石,極大豐富了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的理解。
2012年,為了認真總結、積極保護和開發內蒙古豐富的地質遺跡資源,歷時兩年完成了《天造地景—內蒙古地質遺跡》一書,共十三章,約30萬字,圖文并茂,填補了內蒙古地學研究空白。

■ 鄂托克旗恐龍足跡化石


■ 寧城古生物化石

■ 薩拉烏蘇第四系剖面

■ 四子王旗腦木根古近系剖面


■ 保存在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山公園博物館的猛犸象化石

■ 阿爾山天池

■ 二連浩特恐龍化石

① 達里諾爾火山

② 火山噴氣碟

③ 克什克騰青花崗巖巖臼

④ 克什克騰花崗巖石林

⑤ 海森楚魯花崗巖風蝕地貌

⑥ 沙漠湖泊

⑦ 敖倫布拉格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