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芹,賀戀秋,朱 莉,劉 璇,王芳芳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目前已成為嚴重危害婦女身心健康的常見疾病[1]。近年來其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并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手術仍然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在切除腫瘤的同時對上肢功能造成嚴重破壞,導致病人胸壁畸形,給病人軀體、心理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質量[2]。并且,術后病人多需要進行數月的化療,化療不良反應也會對病人的生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有研究發現,適當的有氧運動對乳腺癌病人術后康復具有積極的作用[3]。最近,亦有研究證實音樂療法對乳腺癌病人術后的生活質量及預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討有氧運動聯合音樂療法對乳腺癌病人術后生活質量及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268例乳腺癌病人,均經臨床病理檢查證實為乳腺癌,全部為女性。病人入組前均完成手術治療和輔助化療。入組標準:年齡70歲以下,無嚴重的心肺疾患和影響運動的神經、肌肉、骨關節疾患,入組前未參加過系統的體育鍛煉。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心肝肺腎等合并癥病人,有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病人。由于護理及處理方案不同,將268例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125例,年齡25歲~68歲(43.5歲±5.2歲);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89例,導管內癌12例,髓樣癌15例,其他類型癌9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60例,高中及以上65例。研究組143例,年齡24歲~69歲(45.1歲±6.6歲);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103例,導管內癌15例,髓樣癌17例,其他類型癌8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65例,高中及以上78例。兩組病人年齡、病理類型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如測量體溫、指導用藥等,同時給予有氧運動訓練。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及有氧運動的基礎上給予積極的音樂療法干預。有氧運動前做好上肢關節和全身各關節的準備活動,時間約20min。有氧運動包括頭部旋轉、單肩上提、雙肩上提、向前抬臂、上舉側屈、左右轉體、上舉前屈、左右擺髖、前后擺髖、踏步擺臂等,共10節[5]。整套動作重復3遍,持續時間約30min。病人每周二、五下午由康復護士指導進行集體訓練,持續6個月。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規定時間來院鍛煉者,需參加每周的補充訓練。對于研究組病人,音樂療法與有氧運動同期進行,病人需首先放松身心,選定曲目后戴耳機進行治療,音量30dB~50dB,以本人舒適為度。樂曲包括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鳴曲、船歌、二泉映月、漢宮秋月等,每日2次,每次30min,共持續6個月[6]。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病人治療后生活質量及預后情況。兩組病人均于入組6個月以后評價生活質量變化情況,于入組5年后評價預后情況。①肩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ROM):指肩關節運動時所通過的運動弧或轉動的角度,使用專用量角器測量患側肩關節前屈、后伸、內收、外展、內旋及外旋的角度,以病人不感到疼痛或不適為宜;②乳腺癌病人生活質量:采用乳腺癌病人生命質量測定量表,此量表包括生理狀況、社會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4方面;③乳腺癌術后5年復發率和生存率:比較兩組病人術后5年的復發率和生存率,作為判斷預后的標準。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量表評分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肩關節活動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經過6個月的系統護理后肩關節活動度比較(±s)

表1 兩組病人經過6個月的系統護理后肩關節活動度比較(±s)
組別 例數 前屈 后伸 內收 外展 內旋 外旋對照組 125 91.5°±6.8° 18.7°±6.4° 12.7°±6.3° 63.3°±4.5° 32.2°±7.5° 35.5°±6.9°研究組 143 112.8°±7.7° 32.1°±7.9° 28.8°±8.1° 91.1°±6.2° 51.3°±9.2° 55.7°±8.7°t值 -2.25 -2.36 -2.47 -2.66 -2.78 -2.4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乳腺癌病人生活質量評價(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護理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病人護理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生理狀況 社會狀況 情感狀況 功能狀況對照組125 16.7±2.8 18.7±1.9 15.5±2.1 19.3±1.7研究組 143 25.5±3.9 23.3±2.3 24.3±3.1 24.4±2.3 t值 -3.26 -2.39 -3.38 -2.61 P<0.01 <0.05 <0.01 <0.05
2.3 術后5年復發率和生存率 對照組術后5年復發率為27.2%(34/125),研究組術后5年復發率為18.2%(26/14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5年生存率為79.2%(99/125),研究組術后5年生存率為85.3%(122/143),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癌手術治療和輔助化療等對病人身體和心理均造成嚴重創傷,雖然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文獻報道,術后患肢長期制動,易出現肌肉萎縮、肌力減退甚至關節攣縮等問題,從而影響患肢尤其是肩關節的正常功能[7]。乳腺癌手術對女性病人的心理打擊極大,易造成病人精神悲觀,對生活缺乏信心,從而導致生活質量低下[8]。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促進患肢功能恢復,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采用有氧運動聯合音樂療法的系統護理方法,探討其對患肢功能恢復和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并分析其對病人預后的影響。
乳腺癌術后肩關節功能的恢復需要充分利用斜方肌和背闊肌等的作用[9]。本研究根據運動生理學理論,設計出針對乳腺癌病人的整套有氧健身運動。有氧運動涉及上肢屈、伸、收、展、旋等動作,使肩關節功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復。音樂是一種特殊信息,能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類,對改善血液循環和加強新陳代謝都有重要作用[10]。音樂治療是運用醫學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優美和諧的音樂使人產生情感效應、心理效應,以達到心理學中的移情、暗示、誘導等治療作用[11]。本研究發現,經過6個月的有氧運動聯合音樂療法的系統護理,研究組病人患肢肩關節前屈、后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這可能與音樂療法放松病人心情、降低肌肉緊張度、提高有氧運動效果有關。并且,音樂療法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本研究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乳腺癌病人由于癌癥本身的影響及各種治療導致的不良反應,必然會給病人產生軀體和心理的創傷,從而影響生活質量。大量文獻報道,適當的運動能恢復肌肉功能,增強身體機能,促進情感健康,這些都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12]。另外,音樂作為自然、無創傷性的療法,能顯著緩解病人緊張、焦慮的心情,改善病人長期抑郁的心理狀態。本研究中研究組病人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尤其在生理狀況和情感狀況方面更為明顯。隨著康復治療的進行,病人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由此可見,有氧運動聯合音樂療法的系統護理對改善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術后5年復發率和生存率是判斷乳腺癌病人預后的重要指標。本研究表明,研究組術后5年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有氧運動聯合音樂療法改善乳腺癌病人預后的作用明顯優于單純有氧運動。至于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音樂療法減輕緊張與焦慮情緒、改善病人免疫功能有關。而研究組術后5年生存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音樂療法聯合有氧運動對乳腺癌術后生存率無明顯影響,這可能與觀察時間太短,而乳腺癌病人相對生存期較長有關。
有氧運動聯合音樂療法的系統護理是乳腺癌病人術后康復的積極有效方法,其不僅能促進患肢功能恢復,還能顯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另外,其對乳腺癌病人的預后也有積極的意義。醫護人員應當充分重視有氧運動聯合音樂療法的健康教育,積極做好宣教工作,幫助病人恢復身體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和疾病預后。
[1] Bell MJ,Terhorst L,Bender CM.Psyc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Patient Assessment of Own Functioning Inventory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J Nurs Meas,2013,21(2):320-334.
[2] Alkatout I,Order B,Klapper W,etal.Surgical impact of new treatments in breast cancer[J].Minerva Ginecol,2013,65(4):363-383.
[3] Smoot B,Johnson M,Duda J,etal.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lymphedema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treatment[J].Cancer Clin Oncol,2012,1(1):21-31.
[4] Schmalenberger S,Gessert CE,Giebenhain JE,etal.Working after breast cancer treatment:Lessons from musicians[J].Med Probl Perform Art,2012,27(4):175-180.
[5] 陳國珍,鄭婉婷.有氧運動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1,3(4):369-371.
[6] 周凱娜,李小妹.音樂療法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焦慮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1,18(1):8-11.
[7] 王炳高,袁新顏,賈愛玲,等.乳腺癌根治術與改良根治術對患側肩關節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05,20(2):169-171.
[8] 白金紅,豐桂青,鄒春暉.乳腺癌患者手術后的心理反應與護理干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4):536.
[9] 楊思鳳.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鍛煉帶的制作與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3):9-12.
[10] 曾燕芳.乳腺癌根治術后音樂放松干預的護理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9):3189-3191.
[11] 陸箴琦,胡雁.音樂放松訓練對緩解乳腺癌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5):405-408.
[12] 任蔚虹,周萍.有氧運動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54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