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睿
(營口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遼寧 營口 115000)
營口享有“中國汽車保修檢測設備的搖藍”和“中國汽車保修檢測設備生產基地”的美譽,是中國最早、最大的汽保設備生產基地。創造了中國汽保行業的多項第一,1966 年試制成功中國第一臺汽車電器萬能試驗器,1990 年生產出中國第一臺輪胎動平衡儀,2008 年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汽保行業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2010 年開工建設中國第一個汽保工業園。2013 年中國(營口)汽保工業園被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2013 年,營口汽車保修檢測設備生產及專業配套企業已達180 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 家,億元以上企業4 家,實現生產總值126 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出口創匯2.8 億美元,其中直接出口1 億美元;間接出口1.8 億美元(含零配件)。主導產品有車輪動力平衡儀、四輪定位儀、輪胎拆裝機和舉升機等15大類200 個產品體系。產品國內市場覆蓋率超過85%,產品銷往37 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額占全國汽保產品出口總額43%。已累計擁有產品各類專利技術及軟件著作權280 余項。全年共爭取國家級、省級專項資金支持621 萬元。營口汽車保修檢測設備產業現已成為營口市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隨著相關產業鏈的建成,將會極大拉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整體帶動營口地方經濟發展。
近年來,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影響力,營口汽保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在全國汽保行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但還存在著企業同質競爭激烈、產品附加值不高、缺少標志性龍頭企業、沒有著名品牌等問題。同時,營口汽保行業沒有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和企業分工,在全地區180 家汽保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只有30 家,其中億元以上4 家,中小企業數量居多。企業普遍存在小規模、多品種的“小而全”模式,低附加值產品多,產品重復性生產過多,造成了人為的價格戰,不同程度制約了整體行業的快速發展。
由于本地區受到科研院所較少、技術人才缺乏、高素質人才難以引進等諸多因素影響,汽保企業整體上雖具優勢,但在自主創新、技術研發、產學研合作等方面處于落后局面,多數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已成為制約汽保產業發展的第一瓶頸,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以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營口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為服務龍頭,背靠政府,聯合中科院金屬所、中科院自動化所、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重點科研院所搭建營口汽保設備公共服務研發平臺、營口汽保特色產業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著力開展汽保行業的共性技術和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在研發、分析、檢測、培訓等方面為汽保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服務,加速汽保產業不斷升級。
一是加快汽保行業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助推產業升級。在營口大力汽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等6 家高新技術企業基礎之上,繼續篩選具有研發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的企業,給予重點培育和政策扶植,進入高新技術企業陣營,打造行業科技創新的領軍型企業,充分發揮其輻射和帶動作用,全面提升汽保企業整體創新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快營口汽保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助推產業升級。圍繞中國(營口)汽保工業園升級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的有利契機,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提供優惠政策和保姆式服務,重點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建設中國汽保研發中心,提升超前研發能力和水平,解決企業發展共性問題,打造最具活力的創新體系,成為自主知識產權企業集聚地,引領汽保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是積極爭取國家、省科技項目資金支持向該產業傾斜,以提升平臺研發和服務能力,發揮政策、資金、管理、服務等導向作用。
四是實現管理方式的創新,把電子商務平臺引入汽保傳統業態,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推介產品、與國際市場對接、加強企業間的交流合作。
一是建立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智力優勢,組建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智能服務,實現借“智”生“才”。
二是建立現代企業薪酬制度留住人才。鼓勵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實行按任務、崗位、業績定酬的分配辦法,充分體現人才、知識的市場價值。同時,探索和鼓勵科技成果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建立人才資本和科研成果有償轉移制度,把知識、管理、專利、商標、科技發明和原創科研成果等有形或無形資產轉化為貨幣或股權,實行人才資本產權激勵制度。
圍繞汽保行業的融資擔保、資產評估、信息咨詢、物業管理、倉儲物流、法律咨詢、知識產權等為代表的中介服務機構,需要不斷推進和完善;以行業自律、反傾銷訴訟、產業信息、技術交流、對外協作、招商引資、職工技能培訓和營銷聯盟為服務重點的行業協會的作用,需要不斷挖掘和提升,為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以金融網點、公交運輸、醫療衛生、商業餐飲等為代表的配套服務機構設施,需要不斷設置和完善,以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便捷性和從業人員的生活舒適度。
[1]李明福.依靠創新促進汽保產業快速發展[J].科技資訊,20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