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嵐 李國慶 賀慶芝 秦志峰 胡勁松 謝紅艷
南華大學藥學與生物科學學院,湖南衡陽 421001
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學法由美國Oklaboma大學的Larry Michaelsen 教授在2002 年正式提出[1]。TBL 教學法以團隊學習為特色,當時這種全新教學模式為緩解大學新生人數的劇增導致的師資匱乏很有作用, 同時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也起了很大作用。 目前,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TBL 已被廣泛接受,西方高校很多課程的教學都在采用TBL 教學法[2]。 傳統教學方法是填鴨式的教學法, 而TBL 教學法是主動的協作式的教學模式,它把將有著共同學習任務的一些學生作為一個團隊來教和學。指導老師將這個團隊分為若干個小組,并在上課前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告知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教學任務進行課前準備。 TBL 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包括小組課前準備、小組課堂匯報、集體討論、教師點評等環節[3-4]。TBL 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更大程度上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全方位提高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團結合作的能力, 同時也可以激發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得和更新知識等方面的能力。TBL 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不是停留在感性層面,而是上升到理性層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通過學生之間、小組之間以及組與組之間的討論, 既積累了知識又擴大了知識面,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此外, 在TBL 教學模式中, 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道者,而是組織者、引導者,通過參與小組間以及集體討論, 教師也從中受益,TBL 教學法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5-6]。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介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與高等職業學院之間的本科教育形式,它是存在于普通高校之中“三本”,它的教育目標是“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7]。 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的教學存在以下特點:一是獨立學院對學生的課程設置及教學設計是不顧自身實際以及生源特點,“依葫蘆畫瓢”照搬母校公辦的精英型人才教育, 強調學生科研理論水平的提升;二是獨立學院沒有專門的授課教師,他們幾乎所有的主干課程授課教師大多來自舉辦高校,由于對教師缺乏激勵機制,按照校本部授課的同一模式為獨立學院授課。 這種格局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上是重理論、輕實踐,這些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和協作精神,導致社會適應性差,就業競爭力弱,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對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迫切需求[8]。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1 年8 月批準, 國家教育部2004 年首批確認,由南華大學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十幾年來,學院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8000 余名高素質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培養的畢業生一大批已成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和骨干力量,部分學生成為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 雖然取得了這些成績,南華大學獨立學院在教學上依然存在和所有獨立學院一樣的困惑,亟待改革創新。
細胞生物學是南華大學船山學院醫學各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具有理論性強、內容抽象、難學難記的特點[9]。其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填鴨式教育, 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考核成績不理想。TBL 教學法在細胞生物學中的探索與實踐少有聽聞,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分析能力,最終滿足適應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筆者現在南華大學船山學院藥學專業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引入TBL 教學法, 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選擇南華大學船山學院2014 級醫學類藥學專業班的學生,共41 名。其中男生11 名,女生30 名,年齡17~21 歲,平均(19.02±1.45)歲。41 名學生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20 名)和研究組(21 名)。 研究組學生也按平時成績分成4 個平行小組, 每組4~5 名。兩組學生年齡、性別、入學成績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一般資料
研究組采用TBL 教學,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 兩組的教學計劃、教學學時、教學目標、教學進度以及帶教老師均相同。各實驗組安排1 名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查詢、溝通、記錄等工作,還要及時反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1.2.1 教師與學生的思想準備 由于國情等原因,大多數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都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課堂教學中老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無論是對于剛進入大學的2014 級學生而言,還是任課老師,突然轉變為TBL 教學法,都會感覺無可適從。 這就要求我們在操作過程中大力宣傳TBL 教學理念, 使其對傳統教育模式和TBL 方法有充分的認識,從思想和心理上做好準備[10]。 TBL 教學對老師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我們挑選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做為主力,并讓年輕教師參與共同探討。另外,教師不但要扎實掌握教學大綱中的重難點,熟知相關學科知識,能夠游刃有余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對知識靈活運用等實際水平, 通過教師團隊的集體討論, 在課前設計合適的TBL 教學教學內容; 同時還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為樂,能夠輕松自如地控制課堂節奏。
1.2.2 教學實施過程 細胞生物學教學由小組討論、小組匯報、集體討論、教師點評等幾個基本部分組成。小組討論在課前進行,各學習小組根據指導教師布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若干問題,小組成員通過教材、圖書館、網絡資源等媒介查詢整理相關文獻資料,然后進行小組內的分析討論,對問題的認識達成共識,并將討論結果制成多媒體課件以便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匯報。 小組匯報是由各學習小組委派(一般采用輪流方式)1 名學生進行匯報,本組其他同學也可進行補充,指導老師記錄每個小組匯報的結論。每個小組匯報結束后,其他各小組同學如有疑問可以進行提問,針對這些提問,匯報小組要對所提問題當場解釋做答。 有不同意見的小組之間也可以采取相互辯論的形式說服對方,從這一點上看可以說小組匯報和集體討論幾乎同時進行。 在TBL 教學實踐中,教師點評引導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授課教師就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學生的組內討論,及時了解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并給予一定的指導, 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在集體討論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使學生更深入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每個小組匯報完畢后,指導教師對各小組爭論的疑難問題、焦點問題并結合書本知識要點進行指導,并提出對問題的解答,歸納出這些問題相對全面的答案。最后,教師對本次教學內容進行小結,補充學生忽視的一些知識點。通過這幾個過程,學生可以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同時也可以完善學生認知結構,使其掌握的知識具有一定的系統性。
1.2.3 成績考核 成績考核包括理論考試成績(滿分為60 分)及實驗操作考試成績(滿分為40 分),分別占60%和40%。理論考試題型包括選擇題、簡答題、綜合分析題和實驗設計題:選擇題(10 分)和簡答題(10 分)是理論考試中的傳統題型,能夠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綜合分析題(20 分)和實驗設計題(20 分),重在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4 教學后評價 TBL 教學后,各小組根據匯報后的討論情況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并修改匯報多媒體課件進行存檔。每個小組修改后的多媒體課件發布到內部網站上供每個小組相互借鑒學習。指導教師對本次TBL 教學進行總結, 比較對照組和研究組學生的各類考核成績。 考試結束后,召開學生座談會及發放問卷調查,問卷由教師在參考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自行設計, 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涵對TBL 教學法的評價和學生的自身感受等幾個方面, 評價分5 個等級,非常滿意(5 分),滿意(4 分),比較滿意(3 分),基本滿意(2 分),不滿意(1 分)。 另設1 個問題,即要同學們寫出對此次TBL 教學意見或建議。 同學們采用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當場收回。 問卷調查對于及時發現并糾正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很有必要。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8.0 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選擇題、簡答題、綜合分析題和實驗設計題成績分別為(8.22±0.73)、(7.94±1.35)、(15.68±2.03)、(15.21±1.97)分,對照組分別為(7.17±0.87)、(6.07±1.22)、(12.24±2.48)、(11.60±1.87)分,兩組比較,除選擇題外,其余各題型成績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圖1。

圖1 理論考試各題型得分情況
研究組的理論成績、實驗成績和總成績分別為(53.78±2.19)、(34.24±2.97)、(89.85±1.29)分,對照組分別為(43.26±2.35)、(26.67±3.31)、(69.23±2.14)分,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圖2。

圖2 成績考核結果
問卷調查對于及時發現并糾正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很有必要。 課程結束(包括考核結束)后,筆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研究組學生進行了教學效果的調查,發放的21 份調查問卷全部收回,問卷調查結果具體見表2。 結果表明:多數研究組的學生普遍認為TBL 教學法有利于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 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調動,可以激發其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有利于學生個人責任心的增強,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可見研究組的同學對團隊TBL教學模式比較認可。 部分同學還提出了對TBL 教學的意見或建議,例如:可以將4 個學時的教學連在一起,討論才可以更充分;試題應該有多選題;上課人數太少等等。
表2 研究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n = 21,s)

表2 研究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n = 21,s)
調查內容 分數TBL 教學法提高不同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TBL 教學法促使學生互相交流學習經驗TBL 教學法活躍課堂氣氛TBL 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TBL 教學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TBL 教學法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TBL 教學法加強團隊合作意識TBL 教學法增強個人責任心TBL 教學法培養科研思維能里TBL 教學法提高學習成績4.47±0.21 4.34±0.35 4.86±0.14 4.17±0.25 4.02±0.13 4.11±0.33 4.35±0.07 4.19±0.16 4.57±0.35 4.16±0.15
TBL 教學法是以團隊為基礎進行學習,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宗旨,它重視的是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獨立學院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 筆者將TBL 教學法應用于獨立學院細胞生物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取得了以下經驗和體會:
應用TBL 教學法首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課前要做大量的教學方案制訂、教學資料整理、教學案例收集等工作, 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知識儲備。 教師在授課時面對的是,有著不同醫學基礎的學生,他們對醫學知識的掌握各不相同,這要求教師要有寬廣的知識面,要及時應對學生所提出的觀點。 細胞生物學是一門基礎課程, 內容涉及到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以及內科、外科學等課程。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會提出很多縱向和橫向知識的問題,隨時需要授課教師用專業知識予以點評。 例如在學習線粒體這一章節時,我們給學生準備的情景話題是:線粒體具備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學生分組做的匯報涉及到三羧酸循環、母系遺傳、衰老以及腫瘤發生等諸多方面。 這就要求授課老師在進行課前準備時,不僅要準備線粒體的結構和半自主性等細胞生物學內容,還要準備生物化學、遺傳學、病理學、腫瘤學、內科學等課程相關內容。 對于醫學生而言,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和治療等涉及到各門醫學基礎課程,而且各門醫學課程之間又是相關聯的,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掌握與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知識相關的一些臨床疾病的發生發展,才能設計出典型、合理的討論題。同時,充分的課前準備在分組討論中可以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非常重要的環節。 這次TBL 教學法是充分利用了獨立學院藥學專業學生學生人數少的有利條件,在運用TBL 教學法的同時,也將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也加入了進來。這些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也正好迎合了青年學生思維活躍、氣氛活潑的特點。 這些不同于填鴨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也有利于師生之間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教學關系,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從而使學生思維系統,使其處于處于最佳狀態,這樣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10]。 除此之外,授課教師另外可以借助肢體語言、親切的表情活躍課堂氣氛,融趣味性、藝術性于授課之中,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避免枯燥、呆板的教學局面,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11-12]。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填鴨式”為特點。 課堂上,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 沒有給學生一點思考的余地,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于是在課堂上有部分學生不是玩手機、看課外書籍,就是昏昏欲睡。 長期下去,導致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 平時也很少預習復習。TBL 教學法完全改變了這種學習狀況, 整個學習過程,從教師提出問題到教師歸納總結、評價,學生全程積極主動參與:學生要查閱各種學習資料、親自參加幾輪組內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接著小組整合學習資料,制作PPT,各小組代表發言;最后指導老師測試、點評、達成一致意見等等,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TBL 教學方法通過課堂反復討論、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TBL 教學方法也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和責任意識。TBL 教學是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每個學生不僅要盡最大的努力把個人的任務完成好,還要主動和組內其他同學溝通合作,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團隊協作精神,增強了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提高了溝通能力[13-14]。
目前,TBL 教學法已經在我國某些院校的某些課程中進行實踐,有了一些經驗,也得到一些專家、學者的好評[15]。 但要想廣泛實踐這種教學方法,在我國目前教育體制下,仍面臨著一些困難。首先,TBL 教學法對指導老師各個層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這要求指導教師不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準備教學材料,同時要求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進一步提高,比如,教師的知識面要更寬,而且不能只局限于本課程書本上的一些知識。 如果教師的知識面達不到這些要求,課堂討論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對整個教學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其次,學生層面,分組時可能會出現小組搭配不當,會造成小組間成績相差較大。 另外課堂教學時間有限, 不可能每個同學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依然做不到人人都積極參與。 再次,在與教學內容相關問題設計的把握上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斟酌和改進。
傳統教學法是以學科為中心、 以教師為主導,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學科分化和交叉增多,使得學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獨立學院的培養方案也在逐漸完善,如何提高獨立學院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更牢固、更全面、更有效地掌握醫學知識,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TBL 教學法在獨立學院細胞生物學中的實踐結果表明,TBL 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獨立學院學生的教學中存在諸多弊端, 而TBL 作為新興的教學方法值得在獨立學院教學中推廣并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探討。
[1] Fujikura T,Takeshita T,Homma H,et al.Team-based learning using an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 a possible new strategy for interactive medical education[J].J Nippon Med Sch,2013,80(1):63-69.
[2] Haidet P,Levine RE,Parmelee DX,et al. Perspective: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team-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i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literature[J].Acad Med,2012,87(3): 292-299.
[3] Tan NC,Kandiah N,Chan YH,et al. A controlled study of team-based learning for undergraduate clinical neurology education [J]. BMC Med Educ,2011,11: 91.
[4] 范珍明. TBL 教學法在眼、耳鼻咽喉和口腔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1):157-159.
[5] Gopalan C,Fox DJ,Gaebelein CJ. Effect of an individual readiness assurance test on a team readiness assurance test in the team-based learning of physiology [J]. Adv Physiol Educ, 2013,37(1):61-64.
[6] 佟琳,姚華國,張媛莉,等. TBL 教學法在重癥醫學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5):1013-1015.
[7] 康賢剛.獨立學院本科教育差異化人才培養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4,(9):153-161.
[8] 李俊霞,劉偉.獨立學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47(11):131-133.
[9] 冶貴生,馬玉花.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與效果探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5): 4907-4908.
[10] Inuwa IM.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on a modified team-based learning (TBL) strategy in anatomy [J]. Sultan Qaboos Univ Med J,2012,12(3):336-343.
[11] 趙亞利,路孝琴,杜娟,等.全科醫學概論中實施LBL+TBL 教學法效果評估[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6):114-117.
[12] 姚瑤,劉燕南.岳琳.學生參與式教學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2,26( lI): 3055-3056.
[13] 王蕾,舒敬奎,傅煒萍,等.TBL 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4,35(3):171-173.
[14] 梁冬梅,李春海,羅興喜,等.TBL 教學法在外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5: 98-99.
[15] 李榮梅,吳敏范,楊宇,等.TBL 教學方法在生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