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孫誠

國國民黨17日舉行黨主席補選,唯一候選人、新北市長朱立倫順利當選。島內分析認為,雖然朱立倫的得票率創歷屆黨主席選舉最高,但他被形容為“十年來最弱黨主席”,而且較低的投票率也預示他未來之路不無隱憂,兩岸關系、處理黨產以及明年“大選”等都將是他面臨的嚴峻挑戰。
收到大陸賀電
朱立倫17日順利當選國民黨新任主席,他晚間在網上感謝黨員力挺,并以電影《這一生,至少要當一次傻瓜》說明心情。影片描述日本青森縣一名蘋果農木村秋則,憑借著永不放棄的“傻瓜精神”執著推動無農藥栽種,過程中盡管受到嘲諷和反對,但在懷抱夢想的堅持下,終于種出了紅潤甜美的蘋果。朱立倫說,沒有秋則的“傻”,就不會有現在青森縣甜美的蘋果,“所有堅持、努力的朋友們,一起加油”。18日,他馬不停蹄地趕往中部為“立委”補選輔選。
國民黨公告選舉結果后,隨即接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賀電。習總書記在電文中重申希望國、共兩黨繼續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朱立倫隨后以黨主席身份回復電文致謝,強調兩岸應“求同尊異”,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自由時報》18日稱,朱立倫回信是以“民國”和西元合并呈現的方式紀年。《聯合報》稱,過去連戰、吳伯雄和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時,時任中共總書記也都曾發去賀電。據悉,17日下午剛投完票不久,各地方黨部開票作業還在進行時,國民黨中央就已收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致贈的一對花籃,上有“任重道遠”四字。馬英九也第一時間親自致電朱立倫。“立法院長”王金平期許新主席營造新情勢,發揮所長進行黨的改革。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說,非常佩服朱立倫愿意在黨最困難的時候承擔重任。19日,國民黨將舉行朱立倫就職典禮,朱將發表就職演說,并公布新的黨務團隊人事。
朱立倫在此次黨主席補選中獲得19.6萬票,得票率達99.61%,創下國民黨黨員直選黨主席以來的新高。《自由時報》稱,這一得票率超越2009年同額競選的馬英九及2001年的連戰,但在亮麗數字背后也有隱憂。據統計,這次符合投票資格的黨員近35萬,投票率只有56%,藍軍大本營臺北市的這一數字僅為38%,“究竟是藍營基層不滿朱立倫切割馬英九,或是基層已經與國民黨疏離,對朱這位新主席都是一大警示”。香港《大公報》稱,行政權握于馬英九,“立法權”由王金平把持,朱立倫堪稱“十年來最弱黨主席”,但朱立倫表示,“我可以是最弱的,但國民黨要最強”。
面臨多個難題
朱立倫接掌國民黨主席后,多項難關亦隨之而來。香港《大公報》分析稱,他首先要面對2月初5席“立委”補選,成績如何攸關藍營在“九合一”選舉大敗后能否止血,也是其魅力能否南進的測試點。同時,朱立倫多次宣示“不當黨產歸零”,但代理黨主席吳敦義卻說“沒有不當黨產”,朱該如何定義不當黨產?再加上國民黨有論資排輩的傳統,朱該如何安排馬英九,都需煞費思量。《自由時報》稱,去年12月馬英九請辭黨主席后的中常會上,中常委邱復生曾建議循例賦予馬榮譽黨主席職務,但沒有人附和。如果新主席朱立倫要提名馬英九為榮譽主席,做法上應該會先送中常會通過,再提請全代會追認,“這也是黨內觀察未來馬、朱關系的指標之一”。《聯合晚報》稱,19日登場的“總統府”內黨政會報,是否將邀請朱立倫加入,成為第一個觀察指標。
《聯合報》稱,綠營13名縣市長來勢洶洶,臺北市長柯文哲不時出招,國民黨除了積弱不振的當局政權,只剩“立法院”這塊橋頭堡,“如何處理王金平黨籍案與尊重黨團自主,成為朱立倫面對國會的首要挑戰”。文章說,朱立倫參選國民黨主席期間強調“家和萬事興”,外界解讀他將撤回王金平黨籍案的上訴,王金平則淡然表示“家和萬事興本來就是天經地義”,如今就等朱立倫進一步表態。《中國時報》直言,國民黨在野時,黨員人數多達百萬;重返執政后反而大幅流失,過去4年減少15萬人,“百萬黨員、百年老店,搞到快要倒店,內外交迫、百廢待興的國民黨,是朱的千斤重擔”。
島內輿論預測“習朱會”
至于朱立倫就任后的兩岸關系,《聯合報》18日分析稱,原本去年年底要舉行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因馬英九請辭黨主席而延期,如今正等待朱立倫拍板。文章認為,本屆論壇將是“習朱會”的契機,但去年的“太陽花學運”沖擊兩岸關系,“九合一選舉”后,國民黨元氣大傷,服貿協議還卡在“立法院”,加上今年年初的雙橡園升旗爭議等都再次挑動兩岸敏感神經,“朱主席時代來臨,國共關系會產生什么變化,各方都在觀察”。據悉,朱立倫與中共官員交手并不陌生。2009年,他以國民黨副主席身份參加首屆海峽論壇,與時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會面;去年朱以新北市長身份陪同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參訪,對兩岸關系提出“求同尊異”的思維,“這次國共論壇是否有朱習會,仍待朱立倫權衡”。
《旺報》認為,現在兩岸氛圍讓朱立倫不會這么早掀底牌,且其岳父高育仁建構的“兩岸和平論壇平臺”未來將如何與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曾主導的“國共平臺”分工,對朱立倫是考驗。《聯合晚報》18日稱,朱立倫當選啟動兩岸的新階段,也造就了一個新契機,“新階段是:他可能也應當處理更深的兩岸議題,新契機則是:他可以開辟一個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
環球時報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