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少英, 張 琪, 閆向前 (河南省商丘市農林科學院,河南商丘 476000)
豫東地區夏大豆品種的高產穩產性分析
連少英, 張 琪*, 閆向前 (河南省商丘市農林科學院,河南商丘 476000)
[目的]選育出適合黃淮地區的高產穩產大豆品種。[方法]采用高穩系數分析方法(HSC)對2012年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商丘綜合試驗站開展的“適合豫東地區的夏大豆再評價、篩選比較試驗”的品種進行分析評價。[結果]商豆6號、商豆1099高產穩產性最突出,在豫東地區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和應用前景。[結論] 明確了適合當地的主推品種,為進一步指導當地大豆產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大豆;高產性;穩定性;高穩系數法
選育出高產穩產的大豆品種是育種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同時,高產穩產性也是評價大豆新品種的重要指標之一。大部分育種工作者一般采用產量平均數較對照增產的百分數評價品種和產量水平,用標準差、變異系數或回歸系數評估產量的穩定性。這不但計算復雜,而且常有高產性和穩產性互不相關的結論。1994年溫振民[1]提出的高穩系數法(HSC法)將豐產性和穩產性緊密結合在一起,利用一個參數就能綜合反映品種高產穩產性。在水稻、油菜、小豆、大豆、谷子、甜菜、紅麻、甘薯、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新品種高產穩產方面已有較多報道。筆者利用HSC法對2012年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商丘綜合試驗站開展的“適合豫東地區的夏大豆再評價、篩選比較試驗”的品種進行分析評價,明確適合當地的主推品種,為進一步指導當地大豆產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2-3]。
1.1 試驗地概況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商丘綜合試驗站5個示范縣承擔該試驗,試驗地點為永城市城廂鄉、夏邑縣胡橋鄉、柘城縣安平鎮、睢縣白廟農場、睢陽區馮橋鄉。5個單位的試驗地基本代表了豫東地區的各種土壤類型。
1.2 試驗材料試驗品系為2009、2010年國家和河南省新審定的適合黃淮地區夏播種植的大豆品種和豫東市場銷售量較大的品種:紫花糙、臨豆10號、濮豆206、菏豆19號、中黃42、徐豆16、阜豆9號、商豆6號、周豆11號、許豆6號、中黃37、安豆1號、商豆14號、商豆1099,對照品種為當地主導品種中黃13,共計15個。
1.3 試驗設計隨機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6.8 m2,種植密度187 500 株/hm2,種植7行區,行距0.40 m,株距0.13 m,行長6 m,收獲時去邊行,實收中間5行,計產面積12 m2。收獲前參試品種小區中間5行隨機取樣10株以備考種。
1.4 田間管理5個試點均是滅茬旋耕整地后人工條播,人工造墑后于6月20日前后播種,間苗、定苗、留苗18.75萬株/hm2,治蟲1~2次,9月底或10月初成熟,人工收獲。
1.5 數據分析采用HSC法對各品系進行豐產性和穩定性分析,利用DPS軟件和Exc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HSC法:利用HSC值、平均產量、變異系數(CV)等參數評價參試種。平均數、標準差、變異系數采用通用計算公式,HSC值采用溫振民[1]提出的高穩系數公式:HSCi=[(Ga-Gi)/Ga]×100%

(1)
(2)
2.1 產量由表1可知,15個參試品種平均產量位于2 185.05~2 985.15 kg/hm2。對照品種中黃13平均產量為2 418.45 kg/hm2,居第13位。參試品種商豆6號、中黃37、徐豆16、臨豆10號、菏豆19號產量居前5位,比對照增產9%以上,中黃42、安豆1號比對照減產,減產幅度在3.17%~9.65%。
2.2 平均產量、標準差、變異系數與高穩系數的關系相關分析表明,高穩系數和平均產量相關系數為0.62,達顯著水平,說明其和產量的關系非常密切;與變異系數的相關系數為-0.45,呈負相關;與標準差相關系數為-0.26,呈負相關。由此可知,高穩系數不但注重品種的豐產性,同時也考慮品種的穩產性,評價品種更全面和科學[7]。

表1 參試品種產量及高穩系數
2.3 高產穩產性分析商豆6號的HSC為90.9%,居各參試種首位,其平均產量2 985.15 kg/hm2,比對照種中黃13增產23.43%,產量排名第1位,變異系數較小,為19.00%。說明商豆6號是一個豐產性和穩產性均較好的品種。商豆1099的HSC為81.1%,居參試種第2位,其平均產量2 623.35 kg/hm2,比對照種增產8.47%,產量排名第7位,變異系數為17.72%,居第5位。荷豆19的HSC為80.8%,居參試種第3位,其平均產量2 652.90 kg/hm2,產量排名第5位,變異系數19.01%,大于對照種,是一個豐產性好但穩產性較差的品種。紫花糙的HSC為80.3%,居參試品種第4位,平均產量2 631.15 kg/hm2,產量排名第6位,變異系數為18.84%,略大于對照種,是一個豐產性穩產性較均衡的品種。中黃13的HSC為76.1%,居參試種第7位,平均產量2 418.45 kg/hm2,變異系數16.30%,居第3位,說明中黃13是一個穩產性豐產性都較好的品種。中黃37的HSC為75.8%,居第8位,平均產量為2 786.70 kg/hm2,產量排名第2位,變異系數27.65%,排名第12位,是一個豐產性好但穩產性稍差的品種。周豆11號、商豆14號、濮豆206、臨豆10號、徐豆16、許豆6號豐產性、穩產性較均衡。中黃42、阜豆9號的HSC分別為76.6%和76.3%,略高于對照種,平均產量2 341.80和2 421.15 kg/hm2,分別減產3.17%和增產0.11%,變異系數都小于對照種,穩產性雖好,但豐產性較差。安豆1號平均產量2 185.05 kg/hm2,比對照減產9.65%,豐產性差。
依據2012年適合豫東地區夏大豆品種的再評價、篩選比較試驗結果,采用HSC法,分別對15種參試品種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商豆6號、商豆1099高產穩產性最突出,在豫東地區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商豆6號的平均產量排名第1位,變異系數排名第7位,其HSC排名第1位,原因是其變異系數排名雖靠后,但其值絕對差距并不大。商豆1099的HSC排名第2位,原因是其高產性與穩產性都較好。
綜上所述,高穩系數分析法能把高產性和穩產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對品種的分析評價更科學、全面和準確[8]。另外,高穩系數法還具有計算簡便、易學實用等優點,值得在大豆品種評價中推廣應用[1]
[1] 溫振民.用高穩系數分析玉米雜交種高產、穩產性的探討[J].作物學報,1994(4):508-512.
[2] 徐國良,代玉仙.高穩系數分析法在玉米雜交種分析評價中的應用[J].吉林農業科學,1999,24(4):9-11.
[3] 胡喜平,張思濤,仲新政.應用HSC法綜合評價春大豆新品種的高產穩產性[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0(1):5-7.
[4] 梁江,陳淵,程偉東.大豆品種高產穩產性分析[J].廣西農學報,2001(2):34-36.
[5] 梁慧珍,崔潤之,李衛東,等.用高穩系數法分析大豆新品種高產穩產性[J].華北農學報1998,13(3):77-80.
[6] 劉占柱,姚舟,沈剛,等.幾種穩定性分析法在大豆品種區試中的應用與評析[J].吉林農業科學,2007,32 (2):19-21,29.
[7] 張麗穎,王金君,石清琢,等.高穩系數法在玉米區試中的應用與評析[J].雜糧作物,2005,25(2):69-71.
[8] 梁江.大豆主要農藝性狀相關及通徑分析[J].廣西農業科學,2000(3):126-128.
High and Stability Yield Analysis of Soybesn in Eastern Henan
LIAN Shao-ying, ZHANG Qi*, YAN Xiang-qian
(Shangqi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hangqiu, Henan 476000)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breed soybean varieties with high and stable yield in Eastern Henan.[Method] Taking advantage of HSC method the new soybean varieties ( lines) were appraised comprehensively in 2012.[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and steady output of Shangdou 6 and Shangdou 1099 were the best,and had great popularization valu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Eastern Region .[Conclusion] The study clearly defined the main varieties suitable for local,in order to further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uiding the local soybean industry development.
Soybean;High yield;Stable yield;High stability coefficient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004)。
連少英(1985- ),女,河南開封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大豆遺傳育種研究。*通訊作者,副研究員,從事大豆遺傳育種和栽培研究。
2015-03-26
S 565.1
A
0517-6611(2015)14-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