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鳳蓮
一、基本題型
1.金屬與硝酸的反應計算
例138.4 mg銅與適量的濃硝酸反應,銅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 mL(標準狀況)氣體,反應消耗的HNO3物質的量可能是()。
解析解法一極端假設法
n(Cu)=6.0×10-4mol,若38.4 mg銅全部與濃硝酸反應,則可求得參加反應的硝酸為2.4×10-3mol,若38.4mg銅全部與稀硝酸反應,則可求得參加反應的硝酸為1.6×10-3mol,事實上銅先與濃硝酸反應,濃硝酸變稀后,又與稀硝酸反應。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應在1.6×10-3mol和2.4×10-3mol之間。
故選C。
解法二氮原子守恒法
2.金屬與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又被氧氣氧化成硝酸的計算
例21.92 g Cu投入到一定量的濃硝酸中,銅完全溶解,生成的氣體的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672 mL的氣體(標準狀況下)。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氧氣,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則通入的氧氣的體積為()mL。
A.168B.224C.336D.504
解析得失電子守恒法
從反應的過程分析,銅失去電子,先被硝酸氧化,得到NO2、NO,然后NO2、NO失去電子又被氧氣氧化。從反應的始態和終態看,銅在反應中失去電子,氧氣在反應中得電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銅失去的電子總量等于氧氣得到的電子總量。設通入的氧氣的體積為x mL,則:(1.92/64)×2=(x/22400)×4,解得:x=336,答案選C。
3.金屬與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應的計算
例3在100 mL某混合酸中,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4 mol·L-1,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向其中加入1.92 g銅粉,微熱,待充分反應后,則溶液中Cu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
A.0.15B.0.225C.0.35D.0.45
解析在100 mL溶液中,HNO3和H2SO4共電離出0.06 mol H+,0.04 mol NO-3,0.01 mol SO2-4,Cu和0.04 mol HNO3完全反應后還有剩余,此時溶液中仍有0.03 mol NO-3、0.02 mol H+、0.015 mol Cu2+、0.01 mol SO2-4,由此可見,溶液中還有相當于0.02 mol HNO3存在仍可和Cu反應。
可根據銅和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計算:
3Cu+8H++2NO-3
3Cu2++4H2O+2NO↑
1.92 g Cu即0.03 mol Cu完全溶解,需n(H+)=0.08 mol,n(NO-3)=0.02 mol,而此時溶液中有0.06 mol的H+(不足量)、0.04 mol NO-3(足量),因此按H+的物質的量計算:
8H+——3Cu2+
83
0.06 moln(Cu2+)
所以n(Cu2+)=0.0225 mol,則c(Cu2+)=
0.225 mol/L
4.金屬與硝酸反應后,再加氫氧化鈉使金屬離子沉淀的計算
例4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1.68 L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A.60 mLB.45 mL
C.30 mLD.15 mL
解析銅失去電子先被硝酸氧化,得到氮的氧化物,然后氮的氧化物又失去電子被1.68 L O2氧化,由得失電子守恒,銅失去的電子總量等于O2得到的電子總量。n(e-)=(1.68 L÷
22.4 L/mol)×4=0.3 mol,又1 mol銅失去2 mol電子,1 mol Cu2+可以結合2 mol OH-,故2n(Cu)=n(e-)=n(OH-),故n(NaOH)=n(OH-)=n(e-)=0.3 mol,V[NaOH(aq)]=n(NaOH)÷c(NaOH)=0.3 mol÷5 mol/L=0.06 L=60 mL。
二、體驗高考
1.(2012年四川理綜)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濃度的稀硝酸0.5 L,固體物質完全反應,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1.0 L,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量為39.2 g,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與Cu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6 mol/L
C.產生的N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 L
D.Cu、Cu2O與硝酸反應后剩余HNO3為0.2 mol
答案:B。
2.(2013年四川理綜)1.52 g銅鎂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為1.40 g/mL、質量分數為63%的濃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1120 mL(標準狀況),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當金屬離子全部沉淀時,得到2.54 g沉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合金中銅與鎂的物質的量之比是2∶1
B.該濃硝酸中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14.0 mol/L
C.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分數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時,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是600 mL
答案:D。
三、常用解題方法
1.氮原子守恒法
n(總的硝酸)=n(NO-3)+n(還原產物中氮原子)=n(作酸用HNO3)+n(作氧化劑用HNO3)
2.得失電子守恒法
硝酸與金屬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氮原子得到的電子數等于金屬原子失去的電子數。
3.電荷守恒法
Mn+和H+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NO-3所帶負電荷總數。
4.離子方程式計算法
當溶液中有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應時,由于c(H+)>c(NO-3),而實際參加反應的c(H+)>c(NO-3),所以要依據離子方程式來計算。
(收稿日期:2014-05-22)
一、基本題型
1.金屬與硝酸的反應計算
例138.4 mg銅與適量的濃硝酸反應,銅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 mL(標準狀況)氣體,反應消耗的HNO3物質的量可能是()。
解析解法一極端假設法
n(Cu)=6.0×10-4mol,若38.4 mg銅全部與濃硝酸反應,則可求得參加反應的硝酸為2.4×10-3mol,若38.4mg銅全部與稀硝酸反應,則可求得參加反應的硝酸為1.6×10-3mol,事實上銅先與濃硝酸反應,濃硝酸變稀后,又與稀硝酸反應。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應在1.6×10-3mol和2.4×10-3mol之間。
故選C。
解法二氮原子守恒法
2.金屬與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又被氧氣氧化成硝酸的計算
例21.92 g Cu投入到一定量的濃硝酸中,銅完全溶解,生成的氣體的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672 mL的氣體(標準狀況下)。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氧氣,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則通入的氧氣的體積為()mL。
A.168B.224C.336D.504
解析得失電子守恒法
從反應的過程分析,銅失去電子,先被硝酸氧化,得到NO2、NO,然后NO2、NO失去電子又被氧氣氧化。從反應的始態和終態看,銅在反應中失去電子,氧氣在反應中得電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銅失去的電子總量等于氧氣得到的電子總量。設通入的氧氣的體積為x mL,則:(1.92/64)×2=(x/22400)×4,解得:x=336,答案選C。
3.金屬與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應的計算
例3在100 mL某混合酸中,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4 mol·L-1,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向其中加入1.92 g銅粉,微熱,待充分反應后,則溶液中Cu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
A.0.15B.0.225C.0.35D.0.45
解析在100 mL溶液中,HNO3和H2SO4共電離出0.06 mol H+,0.04 mol NO-3,0.01 mol SO2-4,Cu和0.04 mol HNO3完全反應后還有剩余,此時溶液中仍有0.03 mol NO-3、0.02 mol H+、0.015 mol Cu2+、0.01 mol SO2-4,由此可見,溶液中還有相當于0.02 mol HNO3存在仍可和Cu反應。
可根據銅和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計算:
3Cu+8H++2NO-3
3Cu2++4H2O+2NO↑
1.92 g Cu即0.03 mol Cu完全溶解,需n(H+)=0.08 mol,n(NO-3)=0.02 mol,而此時溶液中有0.06 mol的H+(不足量)、0.04 mol NO-3(足量),因此按H+的物質的量計算:
8H+——3Cu2+
83
0.06 moln(Cu2+)
所以n(Cu2+)=0.0225 mol,則c(Cu2+)=
0.225 mol/L
4.金屬與硝酸反應后,再加氫氧化鈉使金屬離子沉淀的計算
例4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1.68 L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A.60 mLB.45 mL
C.30 mLD.15 mL
解析銅失去電子先被硝酸氧化,得到氮的氧化物,然后氮的氧化物又失去電子被1.68 L O2氧化,由得失電子守恒,銅失去的電子總量等于O2得到的電子總量。n(e-)=(1.68 L÷
22.4 L/mol)×4=0.3 mol,又1 mol銅失去2 mol電子,1 mol Cu2+可以結合2 mol OH-,故2n(Cu)=n(e-)=n(OH-),故n(NaOH)=n(OH-)=n(e-)=0.3 mol,V[NaOH(aq)]=n(NaOH)÷c(NaOH)=0.3 mol÷5 mol/L=0.06 L=60 mL。
二、體驗高考
1.(2012年四川理綜)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濃度的稀硝酸0.5 L,固體物質完全反應,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1.0 L,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量為39.2 g,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與Cu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6 mol/L
C.產生的N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 L
D.Cu、Cu2O與硝酸反應后剩余HNO3為0.2 mol
答案:B。
2.(2013年四川理綜)1.52 g銅鎂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為1.40 g/mL、質量分數為63%的濃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1120 mL(標準狀況),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當金屬離子全部沉淀時,得到2.54 g沉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合金中銅與鎂的物質的量之比是2∶1
B.該濃硝酸中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14.0 mol/L
C.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分數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時,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是600 mL
答案:D。
三、常用解題方法
1.氮原子守恒法
n(總的硝酸)=n(NO-3)+n(還原產物中氮原子)=n(作酸用HNO3)+n(作氧化劑用HNO3)
2.得失電子守恒法
硝酸與金屬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氮原子得到的電子數等于金屬原子失去的電子數。
3.電荷守恒法
Mn+和H+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NO-3所帶負電荷總數。
4.離子方程式計算法
當溶液中有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應時,由于c(H+)>c(NO-3),而實際參加反應的c(H+)>c(NO-3),所以要依據離子方程式來計算。
(收稿日期:2014-05-22)
一、基本題型
1.金屬與硝酸的反應計算
例138.4 mg銅與適量的濃硝酸反應,銅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 mL(標準狀況)氣體,反應消耗的HNO3物質的量可能是()。
解析解法一極端假設法
n(Cu)=6.0×10-4mol,若38.4 mg銅全部與濃硝酸反應,則可求得參加反應的硝酸為2.4×10-3mol,若38.4mg銅全部與稀硝酸反應,則可求得參加反應的硝酸為1.6×10-3mol,事實上銅先與濃硝酸反應,濃硝酸變稀后,又與稀硝酸反應。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應在1.6×10-3mol和2.4×10-3mol之間。
故選C。
解法二氮原子守恒法
2.金屬與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又被氧氣氧化成硝酸的計算
例21.92 g Cu投入到一定量的濃硝酸中,銅完全溶解,生成的氣體的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672 mL的氣體(標準狀況下)。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氧氣,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則通入的氧氣的體積為()mL。
A.168B.224C.336D.504
解析得失電子守恒法
從反應的過程分析,銅失去電子,先被硝酸氧化,得到NO2、NO,然后NO2、NO失去電子又被氧氣氧化。從反應的始態和終態看,銅在反應中失去電子,氧氣在反應中得電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銅失去的電子總量等于氧氣得到的電子總量。設通入的氧氣的體積為x mL,則:(1.92/64)×2=(x/22400)×4,解得:x=336,答案選C。
3.金屬與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應的計算
例3在100 mL某混合酸中,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4 mol·L-1,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向其中加入1.92 g銅粉,微熱,待充分反應后,則溶液中Cu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
A.0.15B.0.225C.0.35D.0.45
解析在100 mL溶液中,HNO3和H2SO4共電離出0.06 mol H+,0.04 mol NO-3,0.01 mol SO2-4,Cu和0.04 mol HNO3完全反應后還有剩余,此時溶液中仍有0.03 mol NO-3、0.02 mol H+、0.015 mol Cu2+、0.01 mol SO2-4,由此可見,溶液中還有相當于0.02 mol HNO3存在仍可和Cu反應。
可根據銅和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計算:
3Cu+8H++2NO-3
3Cu2++4H2O+2NO↑
1.92 g Cu即0.03 mol Cu完全溶解,需n(H+)=0.08 mol,n(NO-3)=0.02 mol,而此時溶液中有0.06 mol的H+(不足量)、0.04 mol NO-3(足量),因此按H+的物質的量計算:
8H+——3Cu2+
83
0.06 moln(Cu2+)
所以n(Cu2+)=0.0225 mol,則c(Cu2+)=
0.225 mol/L
4.金屬與硝酸反應后,再加氫氧化鈉使金屬離子沉淀的計算
例4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1.68 L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A.60 mLB.45 mL
C.30 mLD.15 mL
解析銅失去電子先被硝酸氧化,得到氮的氧化物,然后氮的氧化物又失去電子被1.68 L O2氧化,由得失電子守恒,銅失去的電子總量等于O2得到的電子總量。n(e-)=(1.68 L÷
22.4 L/mol)×4=0.3 mol,又1 mol銅失去2 mol電子,1 mol Cu2+可以結合2 mol OH-,故2n(Cu)=n(e-)=n(OH-),故n(NaOH)=n(OH-)=n(e-)=0.3 mol,V[NaOH(aq)]=n(NaOH)÷c(NaOH)=0.3 mol÷5 mol/L=0.06 L=60 mL。
二、體驗高考
1.(2012年四川理綜)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濃度的稀硝酸0.5 L,固體物質完全反應,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1.0 L,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量為39.2 g,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與Cu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6 mol/L
C.產生的N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 L
D.Cu、Cu2O與硝酸反應后剩余HNO3為0.2 mol
答案:B。
2.(2013年四川理綜)1.52 g銅鎂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為1.40 g/mL、質量分數為63%的濃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1120 mL(標準狀況),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當金屬離子全部沉淀時,得到2.54 g沉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合金中銅與鎂的物質的量之比是2∶1
B.該濃硝酸中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14.0 mol/L
C.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NO2的體積分數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時,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是600 mL
答案:D。
三、常用解題方法
1.氮原子守恒法
n(總的硝酸)=n(NO-3)+n(還原產物中氮原子)=n(作酸用HNO3)+n(作氧化劑用HNO3)
2.得失電子守恒法
硝酸與金屬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氮原子得到的電子數等于金屬原子失去的電子數。
3.電荷守恒法
Mn+和H+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NO-3所帶負電荷總數。
4.離子方程式計算法
當溶液中有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應時,由于c(H+)>c(NO-3),而實際參加反應的c(H+)>c(NO-3),所以要依據離子方程式來計算。
(收稿日期: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