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頌 孫若飛 宴麗芳 等
摘要:為控制桑葚制劑質量的穩定性,采用分光光度法對不同產地桑葚藥材中總黃酮含量進行分析比較。以蘆丁為對照品,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為顯色劑,測定波長為501 nm,蘆丁濃度在0.008 18~0.049 06 mg/mL范圍內吸收值與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 7),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3.30%、104.03%和105.83%,RSD值為2.65%、2.86%和2.27%(n=9)。該分析方法簡單快速、準確可靠,可用于桑葚中總黃酮成分含量的測定。分別測定了8個不同產地藥材中的總黃酮含量,含量范圍為0.653~2.074 mg/g。結果表明,不同產地桑葚中總黃酮含量差異較大,說明環境綜合機制對桑葚中總黃酮含量有明顯影響。
關鍵詞:桑葚;蘆丁;總黃酮;產地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22-5526-02
桑葚是蕁麻目桑科植物桑樹(Morus alba L.)的成熟果穗,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既具有食用價值又可作為藥材使用,為衛生部首批藥食兩用的農產品之一,具有良好的開發和應用前景[1-4]。中國桑葚資源豐富,共有15個種4個變種3 000多個種質資源,在全國各省市均有桑葚的分布[5]。
總黃酮為桑葚及其相關制劑的主要藥效成分,在桑葚藥品的開發過程中,總黃酮為其制劑的主要質量控制標準。但另一方面,在制劑生產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產地的桑葚中總黃酮差異較大,導致其制劑質量不穩定。為控制藥品質量,通過分析比較不同產地桑葚中的總黃酮含量,可為開發其相關產品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桑葚干果(分別購自山東樂陵、安徽合肥、新疆吐魯番、江西樟樹、四川南充、廣東揭陽、河北安國、陜西洋縣),經鑒定為桑科植物桑葚成熟果實,留樣憑證存放于本校藥學院中藥鑒定實驗室。
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 080-200 707,以UV法測定含量為92.5%);水為去離子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
1.2 儀器
UV-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制作所),XS205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KQ300-DE型雙頻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JC10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南通嘉程儀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樣品溶液的制備 取蘆丁對照品22.1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70%(V/V,下同)乙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221 0 mg/mL對照品溶液;將桑葚樣品干燥至恒重,取約5g干燥樣品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70%乙醇100 mL,超聲1 h,過濾,重復2次,合并濾液即得樣品溶液。
1.3.2 測定波長的選擇 經紫外-可見光區掃描,蘆丁對照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01 nm,故本研究選擇501 nm為測定波長。
1.3.3 標準曲線的制作 分別量取2.0~12.0 mL不同體積的對照品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12 mL,加5%亞硝酸鈉溶液2 mL,混勻,放置6 min。加10%(m/V)硝酸鋁溶液2 mL,搖勻,放置6 min,加氫氧化鈉試液20 mL。再加水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參比,按照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法[6],測定501 nm處吸光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曲線回歸方程
按照“1.3.3”得回歸方程為A=11.584 0C-0.006 3,r=0.999 7,線性范圍0.008 18~0.049 06 mg/mL。
2.2 方法學考察結果
取同一份對照品溶液,每隔一定時間測定501 nm處吸光值。結果表明在顯色后30 min內溶液吸收值保持穩定;取同一供試品溶液(產地:山東樂陵),連續測定6次,其吸收值的RSD為0.55%,說明精密度良好;取同一桑葚樣品(產地:山東樂陵),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并按測定項下方法測定,其吸收值RSD為1.92%,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采用加樣回收法,取已知含量的桑葚樣品(產地:山東樂陵),共9份,按80%,100%,120%分別加入蘆丁對照品,各3份,按上述方法測定3種濃度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值,如表1所示。
2.3 樣品測定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2.0 mL,定容至50 mL(同時設去離子水為空白對照),同上法測定吸收度,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樣品中總黃酮(以蘆丁計)的含量,結果見表2。
3 討論
總黃酮是評價桑葚藥材質量的重要指標,以蘆丁為對照品的比色法是測定總黃酮含量的經典方法[7]。本文建立了桑葚藥材中總黃酮含量測定的方法,方法簡便、準確、穩定性好,該方法可用于桑葚及其相關制劑中總黃酮含量的分析測定。根據文獻方法[8,9],比較了60%、70%、80%、90%乙醇等不同提取溶劑,結果表明,以70%乙醇提取黃酮總含量較高,干擾雜質少,故確定用70%乙醇作為提取溶劑。中藥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地質、環境、氣候的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產地不同的桑葚中總黃酮具有較大差異,即在桑葚制劑的制備過程中,有必要對所不同產地、不同批次、不同采收季節的桑葚原藥材中總黃酮的含量進行監測,防止因藥材中總黃酮含量的變化導致桑葚制劑中總黃酮含量的大幅波動,以保證制劑質量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李冬香,陳清西.桑葚功能成份及其開發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4):293-297.
[2] 吳祖芳,翁佩芳.桑椹的營養組分與功能特性分析[J].中國食品學報,2005,5(3):102-106.
[3] 劉學銘,肖更生,陳衛東.桑椹的研究與開發進展[J].中草藥, 2001,32(6):569-571.
[4] 孫潔民.丹參、桑椹子、四物湯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研究,1991(3):50-51.
[5] 潘一樂.桑種質資源和桑樹育種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蠶業科學,2000,26(Z1):1-8.
[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7] 馬陶陶,張群林,李 俊.中藥總黃酮的含量測定方法[J].安徽醫藥,2007,11(11):1030-1032.
[8] 陳江梅,李利軍,馬 齊.桑葚汁、茱萸汁和沙棘汁中的總黃酮含量測定分析[J].中國釀造,2009,208(7):153-155.
[9] 張 帆,劉宏炳,田樹革,等.藥桑中黃酮和多糖的超聲提取與含量測定[J].西北藥學雜志,2008,23(5):282-283.
(責任編輯 周有祥)
摘要:為控制桑葚制劑質量的穩定性,采用分光光度法對不同產地桑葚藥材中總黃酮含量進行分析比較。以蘆丁為對照品,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為顯色劑,測定波長為501 nm,蘆丁濃度在0.008 18~0.049 06 mg/mL范圍內吸收值與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 7),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3.30%、104.03%和105.83%,RSD值為2.65%、2.86%和2.27%(n=9)。該分析方法簡單快速、準確可靠,可用于桑葚中總黃酮成分含量的測定。分別測定了8個不同產地藥材中的總黃酮含量,含量范圍為0.653~2.074 mg/g。結果表明,不同產地桑葚中總黃酮含量差異較大,說明環境綜合機制對桑葚中總黃酮含量有明顯影響。
關鍵詞:桑葚;蘆丁;總黃酮;產地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22-5526-02
桑葚是蕁麻目桑科植物桑樹(Morus alba L.)的成熟果穗,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既具有食用價值又可作為藥材使用,為衛生部首批藥食兩用的農產品之一,具有良好的開發和應用前景[1-4]。中國桑葚資源豐富,共有15個種4個變種3 000多個種質資源,在全國各省市均有桑葚的分布[5]。
總黃酮為桑葚及其相關制劑的主要藥效成分,在桑葚藥品的開發過程中,總黃酮為其制劑的主要質量控制標準。但另一方面,在制劑生產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產地的桑葚中總黃酮差異較大,導致其制劑質量不穩定。為控制藥品質量,通過分析比較不同產地桑葚中的總黃酮含量,可為開發其相關產品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桑葚干果(分別購自山東樂陵、安徽合肥、新疆吐魯番、江西樟樹、四川南充、廣東揭陽、河北安國、陜西洋縣),經鑒定為桑科植物桑葚成熟果實,留樣憑證存放于本校藥學院中藥鑒定實驗室。
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 080-200 707,以UV法測定含量為92.5%);水為去離子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
1.2 儀器
UV-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制作所),XS205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KQ300-DE型雙頻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JC10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南通嘉程儀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樣品溶液的制備 取蘆丁對照品22.1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70%(V/V,下同)乙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221 0 mg/mL對照品溶液;將桑葚樣品干燥至恒重,取約5g干燥樣品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70%乙醇100 mL,超聲1 h,過濾,重復2次,合并濾液即得樣品溶液。
1.3.2 測定波長的選擇 經紫外-可見光區掃描,蘆丁對照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01 nm,故本研究選擇501 nm為測定波長。
1.3.3 標準曲線的制作 分別量取2.0~12.0 mL不同體積的對照品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12 mL,加5%亞硝酸鈉溶液2 mL,混勻,放置6 min。加10%(m/V)硝酸鋁溶液2 mL,搖勻,放置6 min,加氫氧化鈉試液20 mL。再加水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參比,按照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法[6],測定501 nm處吸光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曲線回歸方程
按照“1.3.3”得回歸方程為A=11.584 0C-0.006 3,r=0.999 7,線性范圍0.008 18~0.049 06 mg/mL。
2.2 方法學考察結果
取同一份對照品溶液,每隔一定時間測定501 nm處吸光值。結果表明在顯色后30 min內溶液吸收值保持穩定;取同一供試品溶液(產地:山東樂陵),連續測定6次,其吸收值的RSD為0.55%,說明精密度良好;取同一桑葚樣品(產地:山東樂陵),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并按測定項下方法測定,其吸收值RSD為1.92%,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采用加樣回收法,取已知含量的桑葚樣品(產地:山東樂陵),共9份,按80%,100%,120%分別加入蘆丁對照品,各3份,按上述方法測定3種濃度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值,如表1所示。
2.3 樣品測定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2.0 mL,定容至50 mL(同時設去離子水為空白對照),同上法測定吸收度,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樣品中總黃酮(以蘆丁計)的含量,結果見表2。
3 討論
總黃酮是評價桑葚藥材質量的重要指標,以蘆丁為對照品的比色法是測定總黃酮含量的經典方法[7]。本文建立了桑葚藥材中總黃酮含量測定的方法,方法簡便、準確、穩定性好,該方法可用于桑葚及其相關制劑中總黃酮含量的分析測定。根據文獻方法[8,9],比較了60%、70%、80%、90%乙醇等不同提取溶劑,結果表明,以70%乙醇提取黃酮總含量較高,干擾雜質少,故確定用70%乙醇作為提取溶劑。中藥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地質、環境、氣候的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產地不同的桑葚中總黃酮具有較大差異,即在桑葚制劑的制備過程中,有必要對所不同產地、不同批次、不同采收季節的桑葚原藥材中總黃酮的含量進行監測,防止因藥材中總黃酮含量的變化導致桑葚制劑中總黃酮含量的大幅波動,以保證制劑質量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李冬香,陳清西.桑葚功能成份及其開發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4):293-297.
[2] 吳祖芳,翁佩芳.桑椹的營養組分與功能特性分析[J].中國食品學報,2005,5(3):102-106.
[3] 劉學銘,肖更生,陳衛東.桑椹的研究與開發進展[J].中草藥, 2001,32(6):569-571.
[4] 孫潔民.丹參、桑椹子、四物湯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研究,1991(3):50-51.
[5] 潘一樂.桑種質資源和桑樹育種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蠶業科學,2000,26(Z1):1-8.
[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7] 馬陶陶,張群林,李 俊.中藥總黃酮的含量測定方法[J].安徽醫藥,2007,11(11):1030-1032.
[8] 陳江梅,李利軍,馬 齊.桑葚汁、茱萸汁和沙棘汁中的總黃酮含量測定分析[J].中國釀造,2009,208(7):153-155.
[9] 張 帆,劉宏炳,田樹革,等.藥桑中黃酮和多糖的超聲提取與含量測定[J].西北藥學雜志,2008,23(5):282-283.
(責任編輯 周有祥)
摘要:為控制桑葚制劑質量的穩定性,采用分光光度法對不同產地桑葚藥材中總黃酮含量進行分析比較。以蘆丁為對照品,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為顯色劑,測定波長為501 nm,蘆丁濃度在0.008 18~0.049 06 mg/mL范圍內吸收值與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 7),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3.30%、104.03%和105.83%,RSD值為2.65%、2.86%和2.27%(n=9)。該分析方法簡單快速、準確可靠,可用于桑葚中總黃酮成分含量的測定。分別測定了8個不同產地藥材中的總黃酮含量,含量范圍為0.653~2.074 mg/g。結果表明,不同產地桑葚中總黃酮含量差異較大,說明環境綜合機制對桑葚中總黃酮含量有明顯影響。
關鍵詞:桑葚;蘆丁;總黃酮;產地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22-5526-02
桑葚是蕁麻目桑科植物桑樹(Morus alba L.)的成熟果穗,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既具有食用價值又可作為藥材使用,為衛生部首批藥食兩用的農產品之一,具有良好的開發和應用前景[1-4]。中國桑葚資源豐富,共有15個種4個變種3 000多個種質資源,在全國各省市均有桑葚的分布[5]。
總黃酮為桑葚及其相關制劑的主要藥效成分,在桑葚藥品的開發過程中,總黃酮為其制劑的主要質量控制標準。但另一方面,在制劑生產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產地的桑葚中總黃酮差異較大,導致其制劑質量不穩定。為控制藥品質量,通過分析比較不同產地桑葚中的總黃酮含量,可為開發其相關產品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桑葚干果(分別購自山東樂陵、安徽合肥、新疆吐魯番、江西樟樹、四川南充、廣東揭陽、河北安國、陜西洋縣),經鑒定為桑科植物桑葚成熟果實,留樣憑證存放于本校藥學院中藥鑒定實驗室。
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 080-200 707,以UV法測定含量為92.5%);水為去離子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
1.2 儀器
UV-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制作所),XS205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KQ300-DE型雙頻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JC10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南通嘉程儀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樣品溶液的制備 取蘆丁對照品22.1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70%(V/V,下同)乙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221 0 mg/mL對照品溶液;將桑葚樣品干燥至恒重,取約5g干燥樣品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70%乙醇100 mL,超聲1 h,過濾,重復2次,合并濾液即得樣品溶液。
1.3.2 測定波長的選擇 經紫外-可見光區掃描,蘆丁對照品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01 nm,故本研究選擇501 nm為測定波長。
1.3.3 標準曲線的制作 分別量取2.0~12.0 mL不同體積的對照品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12 mL,加5%亞硝酸鈉溶液2 mL,混勻,放置6 min。加10%(m/V)硝酸鋁溶液2 mL,搖勻,放置6 min,加氫氧化鈉試液20 mL。再加水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參比,按照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法[6],測定501 nm處吸光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曲線回歸方程
按照“1.3.3”得回歸方程為A=11.584 0C-0.006 3,r=0.999 7,線性范圍0.008 18~0.049 06 mg/mL。
2.2 方法學考察結果
取同一份對照品溶液,每隔一定時間測定501 nm處吸光值。結果表明在顯色后30 min內溶液吸收值保持穩定;取同一供試品溶液(產地:山東樂陵),連續測定6次,其吸收值的RSD為0.55%,說明精密度良好;取同一桑葚樣品(產地:山東樂陵),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并按測定項下方法測定,其吸收值RSD為1.92%,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采用加樣回收法,取已知含量的桑葚樣品(產地:山東樂陵),共9份,按80%,100%,120%分別加入蘆丁對照品,各3份,按上述方法測定3種濃度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值,如表1所示。
2.3 樣品測定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2.0 mL,定容至50 mL(同時設去離子水為空白對照),同上法測定吸收度,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樣品中總黃酮(以蘆丁計)的含量,結果見表2。
3 討論
總黃酮是評價桑葚藥材質量的重要指標,以蘆丁為對照品的比色法是測定總黃酮含量的經典方法[7]。本文建立了桑葚藥材中總黃酮含量測定的方法,方法簡便、準確、穩定性好,該方法可用于桑葚及其相關制劑中總黃酮含量的分析測定。根據文獻方法[8,9],比較了60%、70%、80%、90%乙醇等不同提取溶劑,結果表明,以70%乙醇提取黃酮總含量較高,干擾雜質少,故確定用70%乙醇作為提取溶劑。中藥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地質、環境、氣候的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產地不同的桑葚中總黃酮具有較大差異,即在桑葚制劑的制備過程中,有必要對所不同產地、不同批次、不同采收季節的桑葚原藥材中總黃酮的含量進行監測,防止因藥材中總黃酮含量的變化導致桑葚制劑中總黃酮含量的大幅波動,以保證制劑質量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李冬香,陳清西.桑葚功能成份及其開發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4):293-297.
[2] 吳祖芳,翁佩芳.桑椹的營養組分與功能特性分析[J].中國食品學報,2005,5(3):102-106.
[3] 劉學銘,肖更生,陳衛東.桑椹的研究與開發進展[J].中草藥, 2001,32(6):569-571.
[4] 孫潔民.丹參、桑椹子、四物湯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研究,1991(3):50-51.
[5] 潘一樂.桑種質資源和桑樹育種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蠶業科學,2000,26(Z1):1-8.
[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7] 馬陶陶,張群林,李 俊.中藥總黃酮的含量測定方法[J].安徽醫藥,2007,11(11):1030-1032.
[8] 陳江梅,李利軍,馬 齊.桑葚汁、茱萸汁和沙棘汁中的總黃酮含量測定分析[J].中國釀造,2009,208(7):153-155.
[9] 張 帆,劉宏炳,田樹革,等.藥桑中黃酮和多糖的超聲提取與含量測定[J].西北藥學雜志,2008,23(5):282-283.
(責任編輯 周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