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洲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筆者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發現有太多的學生缺少逆境求生的意識與勇氣,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個別的還走上了絕路。沒有絕望的處境,我們作為做思想工作的教師,首先要有自強不息的信念,然后才能感染教育我們的學生。蘇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課本中有許多關于這類的教育內容,例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希望從這里開始”“眾人劃槳開大船”“有肩就得挑擔子”“生命只有一次”“笑對生活”“心中要有桿‘秤”等。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文本,以文本為例,結合班級學生的現狀,從知識上入手,從情感上培養,加強學生的意志錘煉,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以文傳智,強化人生的責任意識
這里說的文本滲透,主要是指用蘇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內容為例子,對學生進行思想的灌輸,不要一提到“灌輸”就和“注入式”教學形式劃上等號,思想的教育大多是從階級政治觀點上去考慮問題的,“灌輸”是其主要的觀念,而不是教育的方法。要讓學生敢于直面絕境,首先要讓他們知道,人生舞臺的大幕一經拉開,我們只能欣然表演,無謂的躲避只能帶來更重的心理傷害。“想走最近的捷徑,往往是最壞的選擇。”(培根);其次要教給他們一些面對絕境的策略,這些策略雖然許多是“過來人”的,但其中必有啟迪,只要用心去揣摩,一定會有所感悟;最后要學習這些文本的知識,主要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中,對照自己,踐行為上。
例如,“有肩就得挑擔子”一課的教學片斷:
(1) 欣賞歌曲《不想長大》并討論: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你們長大了?在討論這一問題時,有的同學說長高了,有的同學說長小胡子了,有的同學說女同學的胸圍大了,還有的同學現在想法多了,女同學的煩惱多了,大家的脾氣也長了,家長老師也說我們開始叛逆了。面對初中學生生理、心理上的變化,要引導他們,并讓他們明白這都是人生必須經歷過程,就如桃樹開花,東風正勁。
(2)討論:你是如何理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和“長大不成人”的?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有的同學舉出了有人一遇批評就走的例子,也有的同學舉出了南京某名牌大學的陳博士當乞丐,逾越了自食其力的倫理底線的例子,這類人就是一種“長大不成人”的表現。
(3)出示名人“有肩挑擔子”的故事:劉胡蘭14歲, “生的偉大,死得光榮”;伏明霞14歲,是奧運史上最年輕的冠軍;舒伯特僅1815一年內就創作了250余首歌曲。
(4)展示有關“責任”的名言,例如,“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等,然后讓學生說出感受。
(5)找出自己的一個優點,看你能堅持多久,并且有進步。同時,找出自己的一個缺點,看多長時間能夠改掉,或保持多長時間不反復。
二、以情動人,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
在初中思想教育中,要想找準著力點,必須要有針對性,要有針對性就必須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要研究的深透,就必須走近學生,掌握第一手資料,要知道學生喜歡什么、討厭什么、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如果僅僅站在教師的角度去想情感教學,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情感漠視,對學生來說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走進學生的方法有很多,經常性地和學生“閑談”,他們會在一種放松狀態下,很自然地講出班級里的各種小秘密,也會不知不覺地講出他們心中的快樂和煩惱。教師可以通過課間游戲的方式分析學生的心理,還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間接地了解學生的情感表達方式,還可以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
記得有一天,一個女生找我聊天,聊著聊著,她的眼淚就出來了,怎么回事呢?她說:“老師,我想死了?”“那你想好怎么死了嗎?”我故作鎮定地緊追了一句,然后在心里祈禱:千萬別告訴我,已經想好了怎么死。“老師,我還沒想好。”她說。謝天謝地,我知道,就目前狀況而言,還不一定要通知家她家里人,說不準,我就能做好她的思想工作。“老師,人怎么就那么可怕的呢?我們班上有個男生叫李XX,他想和我交朋友,我開始是不同意的,可他的一幫朋友都在我面前說他的好話。后來,我還是和李XX交上了朋友,但是交上朋友后我才發現,他會抽煙,抽煙可是不好的事啊。我哥哥原本是我的偶像,上高中的時候,他在班級里成績都是前三名,可是后來他抽煙,高考時,只考取三本。在結婚后,他還經常打我嫂子,你說可怕不可怕?”我說:“那你希望他如何做呢?”“自然是希望他把煙戒了。”“怎么戒呢?”于是我就和她商量,她沉思了許久,最后想出了五種戒煙的方法,其中有一招是“美人計”,我對她的策略進行了探討,讓她自己認識到有些策略的把握要拿捏分寸。我們又接著探討:如果李XX把煙戒了,又該如何處理和他的關系呢?這樣處理的利弊在哪里呢?在誘導的過程中,對于她如何處理與李XX的關系,其實是不能幫她決定的。筆者在與學生的長期交流中,發現這種誘導的方式效果常常優于訓導的方式。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要以文傳智,以情動人,把思想工作做細做實。讓學生直面挫折,引導他們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清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