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迎春
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促進了我國財政收入的增長,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積極地推動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形勢下,涉及到建筑施工方面的稅收問題是建筑施工企業所要面臨的熱點問題,該文對施工企業的涉稅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關的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增長,建筑行業已逐漸走向成熟,在涉稅事項方面,主要有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教育附加費、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率是根據具體的施工項目來劃分,詳述如下:
一、工程項目的涉稅
(一)工程項目施工前期涉稅
實收資本與證件類印花稅。對于單獨新設的項目帳,印花稅以“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合計金額的萬分之五來計算稅額。其他按照賬簿,每件5元,貼印花稅票。
施工合同發生印花稅。稅目是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發票,按照發票金額的萬分之三貼印花稅票,合同雙方作為納稅人。由于印花稅自身的性質,施工單位承包的項目,與分包或轉包給其他單位的合同應當按照新的合同來核算應納稅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總包企業與發包企業對總分包的關系理解不透測,他們認為在他們簽訂發包合同時已繳納印花稅,所以在分包時,沒必要再次繳稅。
(二)工程項目項目期間涉稅
總分包工程的代扣稅金問題討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總包單位不再對分包單位的營業稅代扣代繳。但事實上,具體還要看當地的稅務機關來決定,所以說稅種申報規定還不完全統一,造成稅收管理的混亂、無秩序的現象。
針對營業稅是否通過代扣代繳,相關施工單位要及時與稅務部門確認,如果繼續由總包單位代扣,就還按照原有程序進行申報。如果施工企業直接上繳,就應該出一套管理規定,設置專人來進行監督和審核,一方面看施工工程是否有兩次以上的分包;另一方面看該工程的進項稅發票是否合理抵扣。
附加稅的基本情況簡述。附加稅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稅費。分別按照每月結算的工程款為基礎,按照繳納的營業稅為計稅依據,來核算這三種稅費。城建稅一般按照營業稅的7%(市區)、5%(縣城)、1%(其他地區)來繳納;教育費附加按照營業稅的3%計征;地方附加稅費一般按照營業稅的1%計征,這些附加稅與營業稅一起繳納。
(三)竣工結算項目涉稅
正確進行匯算調整。待施工企業竣工結算時,按照《稅法》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繳納。在企業所得稅核算時,去除準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把調整增減額都核算準確。
施工單位要扣除的項目一般指大型設備等固定資產的租金,如果是供經營所用的房屋等資產,支出的租金按照施工長短均勻扣除;如果是供融資所用資產,租金則不得在稅前扣除,而是按照相關規定提取折舊費。另外,經審核的備用金或經認定的資產損失才能在稅前扣除,對于減值項目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時做調整。
準確使用稅率。按照是《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按照25%的稅率繳納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按照20%的稅率繳納所得稅。企業要注意的是,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與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以減輕稅負。總之,施工企業應當根據國家出臺的實時政策來為企業節稅。
(四)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事項
施工單位的涉稅事項還包括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問題。由于施工單位的自身性質,對人員工資的發放應當按月或以年薪發放,實際支付工資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避免漏扣個稅給企業造成的財務風險。
二、建筑施工企業稅收管理存在的問題
發票管理不規范。建筑施工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收取的工程款時有白條的現象發生,承建方在開發票時,以白條款作為依據,違反了建筑施工發票的管理規定。很多建筑企業對于發票管理的意識淡薄,認為白條就可以認定結算款,這也助長了施工單位的一些不規范使用發票的行為,而對于“以票定稅”的管理,就嚴重上演了一些單位偷稅、漏稅的現象。
財務核算不規范。目前有很多建筑企業的賬務處理混亂,這就加劇了稅收管理的難度。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有掛靠單位多、報送稅務機關與實際賬務的報表存在差異、對資產的確認度不高、成本核算混亂、單據與實際施工狀況不符、白條量大等。很多工程不能如期結算,不能按時交納稅款,導致稅款無法及時上繳國庫。
對異地施工經營管理以及分包轉包的管理不規范。我國對異地經營的施工企業稅收管理不規范。一些異地經營的施工方不及時主動上繳稅款,稅務機關也不能及時進行追繳。另外,很多承包單位把一些項目分發到小的承建單位,但是這種單位存在很多問題,比方說小承包企業進行分包、轉包、承包等進行項目建設,此后對該項目只收取管理費,不管不問,這就加大了稅收機關對稅務管理的難度。
三、其他涉稅問題及相關對策
確定征管責任,細化管理。征管稅收機關要明確劃分管轄的納稅單位或個人,同時稅收征管機關要設有專管員來管理本轄區內涉及的施工企業。對建筑施工單位的各個環節進行細化管理,并落實到相關責任人身上,避免責任相互推脫的現象發生。
建立健全的申報制度。由于建筑施工行業的自身特點,要求納稅人對項目進行分項申報,并匯總申報表,按照合同的進行落實款項,對于發放的人工費、材料費等,需要按照規定提取稅金,及時繳納稅款。
加強對外來施工企業的稅收管理。稅務部門要全面對本轄區的征收對象進行督察,及時了解轄區內企業的實時動態,并對這些企業宣傳稅收知識,督促企業繳納稅費。首先,要對本轄區的建筑施工單位進行備案登記,備注好企業的基本信息,以便管理。其次,嚴格按照規定管理《外經證》,對于不符合報檢規定的施工單位,可以參照規定對其征稅。對于外地在本地施工的企業,要對納稅義務發生地的征稅機關進行監管,對受理報驗登記的機關要提供給納稅人報驗正說,以此證明該企業的實際情況。
強化所得稅的核算。稅務部門要加強對施工企業進行申報、繳稅等事項的稅收指導,規范企業收入、成本、費用上的核算工作,讓企業能理解納稅機制,從思想上認識稅收的意義。要加強對企業所得稅的管理,對于一些不符合規定的費用,要及時調整,按照稅法規定及時繳納所得稅。
加強員工法律意識。目前,施工單位的人員法律意識不強,應當加強對員工法律方面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法律意識,依法納稅匹夫有責。另外,就建筑施工行業來說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要通過例會和海報的形式在企業內部進行宣傳,讓企業每個員工的安全意識都有所提高,加強內部控制機制。
以上通過對建筑施工企業涉稅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了幾點建議。實際上,稅收籌劃涉及面非常廣泛,企業要想籌劃好繳稅方案,必須先了解國家和地方政策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要做好預算分析和財務核算,要強化內部控制機制,為企業的長遠經營做好打算。
(作者單位:浙江舜杰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