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越
在電力系統中,變電運行狀況是否正常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安全和穩定,甚至會危害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因此提高變電運行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尤為重要,該文首先分析了導致變電運行故障發生的原因,然后探討了變電運行的常見故障,并針對性提出了解決措施,以供相關人員參考和借鑒。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電力在社會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為電網樞紐的變電運行,是整個供電系統中與用戶連接最緊密,最直接的環節,也是供電系統供應電能的最后環節,一旦發生變電事故,輕則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影響廣大用戶的電力需要,重則危及電網、設備和人身的安全,甚至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的穩定,為了滿足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使電力系統能安全、可靠地運行,一次變電運行事故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處理事故的措施。
一、電力設備故障診斷的目的
加強對電氣設備進行故障診斷的目的是保證設備安全,防止突發事故;保證設備精度,提高產品質量;實施狀態維修,節約維修費用;避免設備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提高企業設備的現代化管理水平,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總之,加強對電氣設備進行故障診斷,可以及早發現設備隱患,及時處理,為生產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打基礎。
二、電力變更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變電管理制度不全面。變電管理制度不全面,雖然不是影響電力變電運行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但其在整個變電運行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切實可行、全面透徹的管理制度是保證電力正常運行的重要內容,然而在變電運行管理工作當中,管理制度恰恰是最為薄弱的環節。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職能劃分不清、責任落實不明確,管理制度得不到有交效的落實,一旦出現問題相關責任人的相互推諉、推脫責任,變電管理制度缺乏實質性。
變電設備更新不及時。隨著百姓用電需求量的增大,高負荷的電力輸送任務使得電力設備的工作負荷逐漸增大,想要滿足超高的用電負荷,就必須要不斷的更新變電設備。然而,想要對變電設備進行更新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資金實力不足使得變電設備的更新工作很難有效進行,進而出現了電力配套設施跟不上電力負荷的現象。目前,變電設備過于陳舊、電網線路過細、輸電線路過長等問題的出現都是影響電力變電正常運行的重要原因。
變電設備檢修不徹底。變電設備的檢修是保證電力變電設備良好工作狀態及正常輸送電力的基本保障。目前,絕大多數電力企業仍然依靠傳統的人力定點檢修方式來對設備進行檢修,這種檢修方式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現代化電力變電運行的今天,其自身存在的弊端也已經越來越明顯,檢修水平的落后和不徹底增加了電力變電的問題出現概率。
自然災害形成的問題。自然災害對電力變電運行所產生的影響是最不可抗,同時也是問題效果最大的。雷電、冰雪等自然災害的出現,往往會對整個電力變電系統造成影響,在同,在山區、丘陵地帶這種故障的發生機率更大。實際上電氣設備自身都是具有著超高絕緣性能的,但由于雷電、冰雪等災害的發生使得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逐漸降低,并最終低至正常范圍以下,從而提高了電氣事故發生的幾率。
三、變電運行故障發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變電運行設施,故事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完善。具體表現如下:
變電運行設施的老化或者故障:變電運行設施在投入使用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自然環境等的影響,會不斷老化,設施的隱患將威脅變電運行的安全;同時變電運行設施在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沒有對其進行定期的檢查和保養,從而導致故障發生。
操作人員的操作失誤和錯誤:作為保證變電安全運行的直接執行者,變電操作員的操作是否正確將直接關系到電網的安全和穩定運行。
對變電運行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在現代安全管理理念看來,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和不完善。
缺乏相應培訓,相關工作人員安全教育不足;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素質不高,專業技能又不滿足變電運行工作的要求,不能真正落實安全制度和要求,安全措施無法真正深入到相關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遍很淡薄,不能及時糾正長期養成的違章習慣。
四、電力變電運行問題的解決對策
建立健全的變電運行管理制度。變電運行管理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所以為了保證工作行為的正確性,必須要建立起健全的變電運行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過程中,必須要使每一個工作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并將工作職責落實到個人頭上,讓他們真正的明白自己工作的認真與否直接決定了自己的工作前景。
加快變電運行設備的更新換代。良好的硬件設備是保證電力變電正常運行的客觀基礎,所以電力企業必須要加快對變電運行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對于變電設備過于陳舊的問題,電力企業必須要對其予以更換,及時更換不了最先進的設備,也必須要保證電力設備的工作負荷能夠在正常范圍。
全面細致的進行變電設備檢修。變電設備的檢修是保證變電設備正常工作狀態的外在基礎,良好的檢修工作不僅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還能夠實現對電力設備故障的最快、最優控制。在現代化電力變電設備發展的基礎上,電力企業應引進智能信息化的網絡檢修與監測系統,保證整個變電系統的工作狀態始終都在控制范圍內,并能夠實現對整個變電系統的24小時監督,真正做到全面保證電力變電運行的良好狀態。
尋求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系統的支持。隨著遠紅外成像技術、油質在線監測系統、經濟運行專家系統、蠕變在線監測等監測與診斷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狀態技術已初具規模。但離所有設備進行狀態檢修的需要還有很遠的距離。需要開發先進的監測系統和故障診斷、分析系統,充分積累設備的信息資料。發電企業應用現有的CMMS等系統進行設備狀態管理,同時研究開發和委托研究開發狀態檢修風險預測分析、狀態檢修決策系統,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管理輔助支持系統,使狀態檢修管理不斷完善。
加強對有關人員的培訓。具體實施人員對狀態檢修知識的掌握程度是確保狀態檢修計劃和技術實施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實施狀態檢修前,應組織盡可能多的人參加培訓,其中包括點檢員、檢修人員、運行人員、管理人員。培訓的重點應放在狀態檢修的基本原理、實施過程,尤其是技術的應用上。
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控制力。自然災害雖然是人為不可控因素,但我們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預防,以應對各種各樣的不可控自然災害。正確的預防措施,進而提高電力變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為電力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設備故障和系統故障在變電運行中經常性發生,設備故障很可能會發展成為系統故障,進而影響到整個系統穩定性,而系統故障又可導致某些設備損壞。這都需要,運行值班人員需盡快做出正確判斷,及早匯報現場情況,按照調度命令進行處理。而這一過程的正確實施。這都需要對電氣設備故障的檢查巡視和檢修以確保電力變電的良好運行。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雞東縣電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