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閆文華 張月婷
水利工程是我國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其施工管理關系到工程的質量,是施工過程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通過對水利施工管理內容的分析,提出了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提出相應的對策。
我國水利工程的管理,經多方不斷努力,目前基本上實現了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化,以及從適應計劃經濟到適應市場經濟的轉化,初步建立了實現這兩個“轉化”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使我國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和現代化。然而,這些轉化僅僅是初步的,距真正實現“四化”還有相當的差距,同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差距更大,還必須進行艱苦的努力和積極的攻關。
1水利工程管理面臨的問題
對安全管理的問題不夠重視。在施工過程中雖然有相關技術支撐和制度的約束,但是還是會出現一些質量的問題,不能對工程的管理貫徹實行,同時不能負起對安全生產的重大責任,出現一些安全隱患,上到企業經營者下到工程的建設者都沒有很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技能,不能對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相關技術的審核,對機械設備的維修率低,沒有完善相關的安全隱患防治辦法,不對員工開展安全教育的培訓,都給水利工程的管理埋下了安全的隱患。
水利工程體制混亂,管理單位職責不明晰。我國的水利管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宏觀調控,其管理體制主要有中央和地方管理,但行政和業務主體的分離導致了政企不分、職責不清的管理局面,水資源的管理權、防洪安全管理權等常出現錯位或者缺位現象,尤其是基層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往往是爭搶利益,而推脫責任,這對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是相當大的障礙水價形成機制。
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按照國務院《水利產業政策》的要求,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均按照政策規定并結合自身實際,實施了水價成本測算。實施6年多來,絕大多數水管單位均不能按照測算審批的成本水價計收水費,普遍實收水價只占成本價的40%左右,必然導致水管單位不能維持簡單再生產的正常進行,職工的生活貧困和職工隊伍的不穩定。水價的審批是由國家各級價格管理部門嚴格控制的,既不能按照商品的價值規律和供求關系定價,又不能得到政府的價格補貼,這實際是政府轉嫁了水商品成本支出的負擔。因此,目前全國水管單位的巨大虧損,其主要原因均是政策性虧損。
運營機制不活,內部管理粗放。我國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區,大多數是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建成的,由于水利工程遠離社區,偏離鄉鎮,職工構成有相當部分是當年“會戰”后留下的民工,或就地安排子女,或憑關系隨意安插人員,隊伍不斷膨脹,整體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低效人力資本過剩,工程技術人員嚴重短缺,無法滿足工程管理和安全運行的基本需求。相當部分的水管單位受計劃經濟體制、地理環境等條件制約,長期以來“等、靠、要”思想嚴重,看攤守業、安居現狀的惰性較強,市場觀念淡薄,守著一大筆水利資產吃老本,資產、財務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管理成本高,嚴重影響了工程的正常運行。
2解決水利工程管理面臨問題的對策
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加強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安全生產無小事,只有將安全生產深深的植入到生產者和建設者的思想中才能更好的去預防安全隱患,首先作為項目的經營者,是整個項目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能否把安全生產作為第一要務就是取決于他們是否把安全生產作為首先思考的要素,為此我們要制定嚴格的企業經營者負全責的制度,一旦出現事故查明原因是因為領導的原因就要追究經營者的責任,其次就是對作為奮戰在生產第一線的建設員工也要加強安全生產的教育,作為建設員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是一支重要的生力軍,他們能吃苦有著堅韌的性格,但是由于知識的缺乏,和相關安全培訓的課程的匱乏,導致他們不能有一套安全生產的應急措施,一旦發生事故根本不能自救,也不能在心理上緊繃安全生產的這根弦,所以在企業經營者和建設工人中推廣安全生產的教育有利于制度的落實和推行更在安全生產上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在全體員工中發放安全手冊,促進員工認真學習,在一些工程的重大安全技術措施方面更是學習的重點,學習應對安全隱患的掌握以及應對辦法。
健全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水利是千秋基業,也是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政府宏觀調控的現實基礎之上,我們必須健全其管理體制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展開。因而,必須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其職責,并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同時,積極推進人事及分配各項制度的改革,提拔優秀人才,洗刷不正之風,促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走上規范化的道路同時,還應加強財務部門的管理,實行獨立核算制度,定期對財務管理部門進行審計,對于違反紀律者嚴懲不貸。比如,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招標投標環節,要制定嚴格的考察體制,認真編制相關文件,細化操作步驟和要求,組織專家研討科學合理的報價及標底,井成立專門的審核小組,其任務就是選用最優的施工單位參與水利工程,由于有利可圖,這個環節往往是最容易出差錯的,因而更要加強監督,嚴把紀律關,全面了解參與招標的企業,包括其業務技術水平、信譽、業績、經濟實力等等,在制定承包合同書時,一定要明確雙方的職責與權力關系,保障水利工程的有序展開
積極推行管養分離,降低運行成本。積極推行水利工程管養分離,精簡管理機構,提高養護水平,降低運行成本。在對水管單位科學定崗和核定管理人員編制基礎上,將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業務和養護人員從水管單位剝離出來,獨立或聯合組建專業化的養護企業,以后逐步通過招標方式擇優確定維修養護企業。為確保水利工程管養分離的順利實施,各級財政部門應保證經核定的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資金足額到位;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要盡快制定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資質標準;各級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應當努力創造條件,培育維修養護市場主體,規范維修養護市場環境。
逐步建立科學的工程水價體系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價格在水資源配置中的杠桿作用。實行統一政策、分級管理和民主協商的工程水價管理體制和靈活的調價機制。水利工程供水水費為經營性收費,水價要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用水、公平負擔的原則,區別不同地區!農業用水和非農業用水、枯水季節和豐水季節等情況分類定價。積極推行終端水價制,規范末級渠系水價。逐步提高水費標準,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價相結合。適當下放水價管理權限,由市、縣物價部門會同水利部門根據不同情況確定政府指導價。對財政轉移支付的貧困地區,根據水資源狀況、農民承受能力及市場供求變化適時調整水價,分步到位,不搞一刀切。已實行產權制度改革的小型水利工程和民營水利工程,在政府指導價基礎上,由經營者與用水戶協議定價。要逐步完善農業供水計量設施,推廣計量裝置和設施,加強計量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在全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水利工程施工單位要想取得一定的發展與進步,就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強自身管理實力,深化體制改革,提高工程建設質量,不斷創造出優良的水利工程,不斷進行機制、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創新,使企業永葆生機,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州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