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雨
摘 要:十九世紀的歌曲是一種舞蹈與音樂相結合的綜合型藝術模式。從十六世紀以來,大量的作曲家紛紛出現在西方的各個舞臺上。這些作家憑借著自己的天分以及努力。用各不相同的方式創作著歌劇。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歌劇,從而形成了歌劇藝術發展的歷史長河。
關鍵詞:歌劇;卡門;音樂特色;西方藝術
1.歌劇《卡門》的歷史背景
(1)法國的作曲家比才的《卡門》是其所有創作中極具影響力的一場歌劇,《卡門》的音樂場景的制造以及整個效果的演出都是十分精彩。它可以稱得上是十九世紀末最有抒情感的歌劇,并在整個歌劇歷史上占據著引領位置的歌劇。
(2)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到來,創新發展以及囊括一切的文化藝術是當時歌劇的獨有特征。佛羅倫薩作為歌劇發展的主要城市,有許多熱愛音樂的人將唱清句等各種音樂表達方式結合到了一起。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歌劇——這種全新的音樂形式誕生了。隨著歌劇的不斷發展,阿爾卑斯山也慢慢引進了歌劇。就這樣,歌劇《卡門》就誕生了,這部具有民族風采的歌劇所給我們帶來的感覺也就是我們看到還有聽到的感覺。
2.歌劇《卡門》的劇情概述
(1)作為歌劇中的引領巨作,《卡門》在西方的藝術文化中已經成為了具備著眾多意義的標志性歌劇。那個狂野、奔放、有著魔力的女人,也就只有在歌劇《卡門》中才能找到,這就是歌劇所具備的魅力。它將舞蹈、音樂等各種藝術形式都集合在一起。它所具備的獨特魅力以及新鮮的活力是整場歌曲表演的結合體。也正是在這樣交織的配合下讓歌曲《卡門》具備了其他歌劇所沒有的魅力。
(2)比才憑借著自己創作的《卡門》一躍成為與瓦格納和維爾第有著相同名氣的浪漫歌劇作家。《卡門》在作品的質量以及創新方面來說,與法國人有很多的不同。然而《卡門》的創作家有著自己的創作特點。他在音樂的配置方面體現出了鮮明的色彩,讓人感到與眾不同,在歌劇的音樂中也很注重感情的因數。
(3)我們必須要明確:民族是世界的,精彩的世界是由眾多的民族一起創造得來的。就像卡門的性格與歌劇所獨有的特色的一樣。假如單單只顧及民族性,那么在歌劇的表演上就將會缺少音樂魅力的天然優勢。
3.歌劇《卡門》的音樂以及場景搭配的特點
(1)曾經有許多的歌劇只注重旋律方面的效果。而忘記了其實只有最真實的情感才能使歌劇中的人物真實化。而且古老的歌劇場景比較簡單、粗略。而《卡門》所展示出的音樂內涵非常新穎,具有符合場景的魅力。也就是這樣的《卡門》讓我們記住了那個貌美如花卻又脾氣倔強的吉卜賽姑娘,以及她在為埃斯卡米里奧的勝利喝彩之時卻被豪塞一劍刺死的悲慘結局,讓我們在想起整個歌劇故事的時候,會想起那悲慘的情景以及健將有力的《斗牛士之歌》。
(2)《卡門》的完美之處在于其情節的結構合理以及音樂配置的完善,并且舞臺的表演將音樂的特色完美地表現了出來。也就是說整場《卡門》中的音樂就像演員在表演一樣,可以說歌手就是整個音樂的特色,音樂是整個環節的橋梁。
(3)《卡門》的創作家比才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義大師。因此我們可以回味一下浪漫主義所經歷發展的過程,從轉調手法的方面、音色的和聲構造過程中,以浪漫主義為基本的發展風格有著很大力度的變化,歌劇的變化越發的豐富。
4.歌劇《卡門》的音樂特色
(1)《卡門》中的《斗牛士之歌》是一種非常著名而經典的詠嘆調,它的節奏堅強有力,聲音雄壯,是一首凱旋的進行曲。也正是這樣的一首歌塑造了這位百戰百勝的英勇斗牛士,他高大的形象以及精彩的表演被群眾的熱情包圍著,大家都站起來舉起了手,這可以證明這是一場精彩且完美的表演。這極具其實的場面以及這健將有力的詠嘆調,使它成為了經典。
(2)《卡門》第一幕中卡門一句有力的臺詞非常形象地刻畫出了他豪放的性格;到第二幕卡門跳舞為唐·霍塞慶祝他出獄,后來經不住誘惑跟著卡門走了;第三幕卡門在唐·霍塞與埃斯卡米洛決斗的時候救下埃斯卡米洛;第四幕卡門又愛上埃斯卡米洛,唐·霍塞請求和好如初;直到最后卡門被唐·霍塞射殺于斗牛場的門外,不管在那個方面來說。卡門這個人物在刻畫的時候都充分的體現出了創作家對這個人物的用心,在音樂的搭配方面也體現出了創作家對音樂與場景搭配的獨特理解。
5.結語
《卡門》與單純的歌劇或是音樂做比較。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非常具有特色并占據優勢的。其最大的遺憾就是它的創作家比才沒能看到他自己所創作的作品登上了世界的大舞臺。比才與舒伯特、莫扎特藝術家一樣,他們的人生太過于短暫。我們要明確地知道歌劇的創作作為一種新的藝術結合體,它反映出了每一個時期所應體現出的形式都是平等的。但是我們還可以努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就像《卡門》所帶我們的東西一樣,要接近社會,以爭搶創新的精神。
參考文獻:
[1]王東亮.歌劇《卡門》的藝術特色及其影響探微[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4.
[2]鄭 倩.卡門——歌劇中推動戲劇情節發展的成功人物形象典范[D].昆明:云南藝術學院,2010.
[3]黃 嫦.野性與死亡交織的愛情絕唱——淺析歌劇經典《卡門》的音樂主題[J]. 肇慶學院學報,2005(04):49—51+73.
(作者單位: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