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菊梅
摘 要:眾所周知,中職學生具有特有的年齡特征與心智水平。在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中,也要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將情感教學滲透到教學當中,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將對中職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中職學生 英語課堂教學 情感教學
對于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來說,其主要的目標是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培養文化意識,了解東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及文化修養。要想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重視情感教學。
一、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現狀
在中職學校當中,學生基本都是中考成績不高,他們在學習中缺乏進取心,沒有學習興趣,這使得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比較困難,往往需要在課堂上花費很多心思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目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還停留在單純的學科教學當中,教學模式古板,教學方法單一,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教學,使得教學處于瓶頸期,難以提高教學質量。這急需教師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將情感教學融入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當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動力,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
二、情感教學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眾所周知,情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反映的是客觀事物與人類的需要、愿望、觀點之間的客觀關系。而情感教學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在教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情感教學主要包括強度、快感度、復雜度以及緊張度四種動力特征。在教學中強調情感因素的作用,合理利用好這些動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情感教學的理論依據
中職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其主要的理論依據是以下兩方面:
第一,人本主義學習觀。人本主義源于20世紀美國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它提出在教育當中,除了單純地對知識進行灌輸之外,還要注重情感教學,對學生的個性以及創造性進行挖掘。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創造一個可以自我選擇、自我挖掘的平臺,不斷調動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動力,創造出和諧的師生關系。
第二,認知主義學習觀。認知心理學認為,如果大腦意識到所獲得的信息有趣并且實用時,就會產生興奮的情感,并且輸出積極活躍的思想。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將語言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提高英語在學生生活中的應用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總結,從教學條件以及學生需求兩方面綜合考慮,利用情感教學的優勢。
四、在中職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
作為影響中職學校英語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感教學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研究性課題,因為每個學生在課堂中往往是各種情感交錯存在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將每一種情感單獨分開。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在教學當中,僅僅關注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各種情感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和全面把握,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使情感教學真正取得積極的效果。在對中職學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進行研究時,我們分別采用問卷調查、文獻資料查詢以及教師訪談等形式對學生的情感進行了調查了解,根據分析結果,我們認為,對中職學生學習效果造成影響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自尊、焦慮、抑制、課堂交流、冒險精神五個方面。本文將從這五個重要因素入手,對學生的復雜情感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自尊是影響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中職學校中,絕大部分學生都有學習不成功、學習成績不理想的經歷。因為成績差,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的效果都失去了信心。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職學校的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自尊心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要注意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使其不受傷害。
舉個例子,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時、在授課的過程當中,甚至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檢查學生學習質量時,都要注意掌握課程的難易程度,把握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要有意識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學習目標,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將其分解成若干個簡單的小任務,讓學生分步驟、分階段地完成,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梯度,使其在學習中不斷體會成功的感受。
2.適當增加學生的焦慮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焦慮是影響學生成績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這里所說的焦慮,不是要使學生的焦慮情緒過度,而是目前在中職學生當中缺乏能促進學習的焦慮情緒,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抱著滿不在乎的態度。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當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當適當地提高一下學生的焦慮感,使其感受到一定的學習壓力,從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地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反饋給他們,讓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形成學習動力。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都具有爭強好勝的性格,在發現自己與別人之間存在差距時,他們往往會產生動力去學習;面對自己的不斷進步,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考試、競賽、考核評比等重要手段,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和成就感,同時,教師還能夠通過這些方式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以及英語應用水平。
3.加強情感交流,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通常情況下,課堂當中的師生交流有益于提高教學質量,這一理論在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當中同樣適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多注重課堂上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活動,要從關注教學方法轉向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把促進學生學習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使得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教學。為了促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實現多樣化,提出的問題要能夠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難易程度要根據學生的基本水平進行合理的安排。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還要多注重課外交流,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和實際需求。對于個性不同的學生,教學方式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以及情緒的表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真誠的心和理解的態度,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交流,促使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4.激發學生的冒險精神,促進英語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不難發現,基本所有的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都缺乏冒險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對學生冒險精神的培養。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多進行嘗試,對沒有信心完成的任務和活動要勇于冒險,教師要從精神上大力支持學生。其次,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任務,教師要采用分步走的方法,將其分解成很多個容易、簡單的任務,帶領學生逐個擊破,這樣不但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還使得學生能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為了使中職學校的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教師要對其學習現狀以及情感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因材施教。本文只是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進行粗略的研究,還有更多的問題有待于廣大同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李禮.淺談情感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今日科苑,2009(24).
[2]雷曉棠.情感因素在高校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作用[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