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張明敏 賈俊奇 郭永忠
食管裂孔疝并不罕見,多見于40 歲以上人群,國外的發(fā)病人數為總人口的10% ~50%[1]。隨著年齡的增長食管裂孔逐漸擴大,食管韌帶也隨之松弛,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減弱,容易發(fā)生胃食管反流,導致反流性食管炎。傳統(tǒng)的內科治療方法需要長期服用抑酸藥物,腹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恢復快,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療效好,腹部切口美觀等特點,充分體現了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優(yōu)勢。伊犁州友誼醫(yī)院自2012 年12 月至2015 年3 月共完成38 例腹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其中5 例行胃底270°部分折疊術(Toupet 術),33 例行胃底360°折疊術(Nissen 術),術后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組男性10 例,女性28 例,平均年齡45 歲,其中以反酸,燒心入院20 例;術前誤診為冠心病心絞痛4 例;膽囊炎,膽囊結石6 例;胸痛,咽下疼痛伴吞咽困難8 例;并均經過內科正規(guī)抑酸治療。
1.術前準備:X 線鋇餐檢查:是診斷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胃鏡:可見齒狀線上移,與裂孔平行可見疝囊。
2.手術方法及步驟:(1)患者氣管插管麻醉后“大字型”體位,頭高腳低。術者站于兩腿之間。切口選擇:臍上或臍下觀察孔,左鎖骨中線為主操作孔。(2)進腹后先探查腹腔,排除其他病變。在肝臟左外葉離斷肝胃韌帶,針對新疆少數民族肥胖體型,肝胃韌帶處脂肪較厚,手術可將肥厚多余的肝胃韌帶處脂肪切除,有助于手術行胃底折疊[2];用L型自制鐵鉤牽引左半肝,充分暴露胃底及賁門,分離食管前腹膜,充分游離食管的側壁和后壁(注意保護迷走神經),游離出左、右膈肌腳,使用紗布條貫穿腹段食管。(3)提起紗布條,縫閉食管裂孔,并留有約0.8 ~1.5 cm 的間隙,保證食管的通暢。(4)建立食管下段的抗反流瓣。牽拉胃底自食管后方繞過,向前360°包繞完成Nissen 術、270°包繞完成Toupet 術。(5)放置腹腔引流至左側肝下,檢查腹腔無損傷及出血后退出各Trocar。
38 例腹腔鏡直接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全部成功,其中5 例行胃底270°部分折疊術(Toupet 術);33 例行胃底360°折疊術(Nissen 術),手術時間50 ~150 min,平均手術時間100 min,失血15 ~60 ml,術后24 h 拔出胃管并流質飲食,無術后并發(fā)癥。引流管術后48 h 拔除,術后平均住院日7 d。術后第3個月-3 年隨訪無復發(fā),其中35 例患者反酸、胸痛癥狀較術前明顯改善,并停止服用抑酸藥物,其中3 例仍有輕度燒心,口苦癥狀,考慮與膽囊切除術有關。
目前許多研究表明,由有經驗的外科醫(yī)師手術,腹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是安全的,有效的,手術時間并不比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時間長,創(chuàng)傷小,住院時間短[3]。
但是Nissen 胃底折疊手術和Toupet 胃底折疊術的選擇一直是外科醫(yī)師的一個問題。Nissen 胃底折疊手術是目前最為廣泛并且實施最多的術式,起到了抗反流的作用[4]。Toupet 胃底折疊術是將胃底部分折疊,將胃底由食管后方行180° ~270°包繞縫合。我們的經驗是38 例手術中均有效控制反流,但Nissen 手術的5 例患者有哽咽感,但通常在3 個月內恢復。
針對腹腔鏡食管裂孔疝修補中是否使用補片尚未形成定論,以往研究表明,腹腔鏡下直接食管裂孔疝修補復發(fā)率較高,尤其是年老及病史較長,裂孔較大的患者。本組38 例腹腔鏡直接食管裂孔疝修補術中均未使用補片修補。目前隨訪3 個月-3年無一例復發(fā)。本組結果表明,在關閉食管裂孔缺損縫合時無明顯的張力可不需要放置補片。本組因食管裂孔疝較小,均為I 型食管裂孔疝,故未放置補片,但遠期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
1 Robert J,Fitzgibbons Jr,Greenburg A.馬頌章,譯.疝外科學[M].5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
2 克力木,張成,牛偉亞.腹腔鏡下Toupet 胃底折疊術式治療食管裂孔疝的臨床應用[J].國際外科學雜志,2009,9(36):594-596.
3 Horstmann R,Klotz A,Classen C,et al.Feasibility of surgical technique and evaluation of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after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intrathoracic stomach[J].Langerbecks Arch Surg,2004,389(1):23-31.
4 克力木,張成,牛偉亞.腹腔鏡治療食管裂孔疝的臨床應用[J/CD].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2008,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