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涵
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這并不是新常態的一項指標。“只有比較高的效率支撐的中速或低速增長,才能算是一個真的新常態。沒有效率支撐的增長是維持不下去的”。吳敬璉認為,中國之前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靠人口紅利、靠改革開放、城鎮化,但目前這些因素所帶來的動力已經逐漸消失,而創新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仍然很小。所謂”改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仍然是提高效率、附加值和盈利性,找到新的動力。
吳敬璉認為,經濟新常態的建立仍應將主要力量放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之上。依靠宏觀政策進行調控,在負債率較高的情況下,須停止回報過低或沒有回報的無效投資,停止對“僵尸企業”輸血。對資不抵債企業實施破產重整、停止“剛性兌付”釋放風險,用國有資本償還政府或有負債、盤活粗放增長造成的死資產,實行靈活的貨幣政策等,通過系列措施來堵塞漏洞,降低風險。 (摘自《每日新華電訊》朱 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