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摘 要:浙江省民營企業地處沿海地帶,其出口結匯是國家經濟的重要來源之一。隨著我國加入WTO之后,匯率變動、支付方式的選擇等各方面原因,使浙江省民營企業的出口結匯風險越來越大。因此防范出口結匯風險已迫在眉睫。本文從浙江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其在出口結匯上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其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民營企業;出口結匯風險;防范措施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與國外貿易合作日漸增多、出口額的不斷增加,我國企業在出口結匯上承擔著較大的風險。匯率波動和在支付方式上的錯誤選擇都會造成不能順利結匯。而中小型民營企業對風險承受能力本來就較差,加上浙江作為一個民營經濟大省,必然受到出口結匯風險的巨大影響。浙江民營企業普遍擔憂輕紡、農副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微薄利潤將會因出口結匯風險而被生生地蠶食。因此出口結匯風險的巨大挑戰值得引起深思和探討。
二、出口結匯的定義及其方式
(一)出口結匯的定義。出口結匯是指外匯收款人將外匯賣給銀行,銀行按照外幣的匯率支付給等值的人民幣。
(二)出口結匯的方式。出口結匯的方式有以下三種:收妥結匯、出口押匯和定期結匯。
1.收妥結匯。亦稱“先收后付”,指議付行收到出口企業提交的出口單據并確定審查無誤后,將單據寄交國外付款行進行索取貨款,國外付款行會將貨款打入議付行賬戶,議付行在收到入帳通知書的同時,按當時的外匯價,折算成人民幣撥交給出口企業。
2.出口押匯。又稱“買單結匯”或“議付”,是指企業在向銀行提交信用證項下單據議付時,銀行根據企業的申請,憑全套單證相符的單據作為質押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參照票面金額將款項墊付給企業,然后向開證行寄單索匯,并向企業收取押匯利息和銀行費用并保留追索權的一種短期出口融資業務。
3.定期結匯。指根據向國外付款行索償貨款所需的時間,議付行預先確定一個固定的結匯期限,一般為7到14天左右時間,等到期后議付行主動將票款金額折算成人民幣后撥給出口企業。
三、浙江省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的發展現狀
浙江省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撐起了浙江經濟的大半片江山。近年來,民營經濟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逐漸發展成對外貿易的重要生力軍。以2014上半年為例來說,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出口增速優于全國總體水平。2014上半年,浙江出口總值7765.5億元,同比增長5.9%,高于全年出口增長7.5%的預期目標。浙江的出口值在全國各省市中列第三位,出口增速不僅優于全國總體水平,而且在半年出口值超千億美元的四省市(粵、蘇、浙、滬)中增速最快,在沿海主要省市中處于領先地位。
(二)對拉美、非洲地區的出口增長加快。歐盟、美國一直以來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往來伙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2014上半年中國對外貿易國家排名中仍是排在前兩位的貿易伙伴。然而近年來,為了逐步擴大貿易范圍,浙江省民營企業和拉美以及非洲地區的不少企業也逐漸增多了貿易往來,積極帶動中國對外貿易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三)出口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浙江省一直以來都是出口以傳統的機電、服裝及紡織紗線織物制品為主的產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比重偏高。2014上半年,機電產品和服裝及紡織紗線織物等制品分別出口3189.5億和2962.3億元,分別占全省出口總值的41.1%和38.1%。
四、出口結匯風險存在的原因及其對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的影響
(一)出口結匯風險存在的原因
1、匯率變動。首先,浙江省民營企業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不夠密切關注,沒有考慮到出口收匯會造成匯兌損失,忽略了匯兌差額產生的風險。其次,在簽訂出口合同時,若沒有對匯率做出明確的確定,會存在匯兌風險。最后,沒有運用相應的金融手段來規避匯率風險。在出口時,可以把每一筆業務都做一個期貨交易,這樣就可以將風險縮小在一定范圍內,大大降低了匯率波動的產生。
2、信用證支付方式。長期以來,信用證作為支付方式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不少企業認為信用證是銀行信用,在出口結匯上比較容易掌握可信度高,而放棄了商業信用,給企業造成了重大損失。
(二)出口結匯風險存在的原因對浙江民營企業發展的影響
1、匯率變動對浙江民營企業帶來的影響。首先,匯率變動會使出口企業大大降低營運資本。由于匯率變動,人民幣升值,進口的產品價格降低,使得本國產品價格相對高,使其需求減少,利潤的空間就會大幅變小。其次,影響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升值將使外國投資者的資金轉向流入其他國家的市場,會致使浙江民營企業規模的擴大受阻。
2、信用證支付方式對浙江民營企業帶來的影響。首先,使用信用證支付方式有可能受騙。只要“單證相符”,進口商就一定要“付款贖單”。因而,進口商有可能得到與信用證規定完全相符的單據,可是并不一定能得到與單據條款完全相符的貨物。其次,國外企業資金缺乏,融資困難。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隨著外部環境的惡化,導致國外企業資金循環受到影響,資金鏈斷裂,嚴重的可能致使企業倒閉。
五、針對浙江省民營企業出口結匯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面對匯率變動的出口結匯風險防范措施
1.提高外貿業務人員的外貿水平。現階段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變化,一名優秀的外貿業務員需要對國內外政治形勢了解,時刻注意匯率的變動,及時察覺出可能存在的風險。
2.靈活運用外貿實務。為了避免在匯率波動中處于不利地位,可以采用軟幣硬幣相結合的方式,出口收匯盡量選擇“硬”幣作為計價貨幣,進口用匯選擇“軟”幣作為計價貨幣。
3.選擇適當的金融業務。通過對國外金融業務消除匯率風險的分析,結合我國的實際情形,有些業務方法比較適合我國現階段外貿業務的需要,例如遠期合同法、借款法和投資法等。
(二)信用證結匯方式下的出口結匯風險防范措施
因為種種因素的存在以及相互作用,對于采用信用證作為支付方式時存在的風險,浙江民營企業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來進行防范:
1.了解貿易條例,仔細制單。當采用信用證進行出口結匯時,只有單據滿足了信用證的要求出口商才能順利收匯。
2.仔細了解進口商的資信,辨別信用證的真假。企業應當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進行深入調查,做好進口商及其銀行方面的資信調查,了解其資信狀況,防范信用證的風險。
3.慎重簽約,認真審證,規避潛在的軟條款。企業在與進口商簽訂貿易合同時要周全地考慮,盡量避免信用證的不利條款,合同條款要列的盡可能的詳細。尤其對一些因為客觀因素上無法實現的條款或具有欺詐性的軟條款務必要求進口商進行修改。
六、總結
主要以輕紡、農副產品、鞋業等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為貿易對象的浙江省民營企業,其微薄的利潤系于出口結匯的順利進行。為了防止在出口結匯上受損,浙江省民營企業應在交易前及時了解當前國際經濟趨勢,預先做好國外客戶的資信調查工作;在交易中采用合理的支付方式,謹慎處理信用證單據,同時要適當采用相應的金融手段來規避風險;最后汲取經驗做好總結,這樣才能全面防范出口結匯的風險,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的健康發展。(作者單位: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
參考文獻:
[1] 王曉欣.商務部:進一步加強出口收匯防范[N].金融時報,2009.01.
[2] 張祝英.淺析企業出口結匯的風險防范[J].現代商業,2010(17).
[3] 周岳梅.貿易結算新趨勢——國際保理的運用及風險防范[J].經濟研究導刊,2008(20).
[4] 丁凡.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外貿進出口分析[N].中商情報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