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定芬 邢鶴
摘 要:牛肉作為三大食用肉之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牛肉加工業發展前景廣闊。吉林省是中國比較著名的農業大省,其牛肉加工業的發展能夠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為全省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關鍵詞:財務管理視角;牛肉加工業;持續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餐桌上的食品也在不斷發生改變,牛肉消費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不斷的增長,特別是高檔牛肉消費的比例大大增加。西方很多發達國家都為了適應消費人群的需要制定了牛肉分級標準,中國肉牛業相比較而言是一個新興產業,起步相對比較晚,大型肉牛屠宰企業主要集中在東北肉牛帶和中原肉牛帶,而吉林省的皓月牛肉更是全國牛肉知名品牌之一。因此,吉林省發展牛肉加工業不僅有地域優勢,也有品牌優勢。
一、吉林省牛肉加工業發展現狀
中國肉牛業的歷史悠久,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們國家現代肉牛產業發展相對落后,肉牛生產水平與世界農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低。吉林省作為全國的農業大省,在糧食生產和加工、畜牧和養殖方面承擔著維護糧食安全的重任,地多人少的優勢為吉林省大規模進行種植和養殖提供了可能。吉林省牛肉加工業目前行業整體還比較低迷,加工企業普遍較小,加工工藝較為落后,尤其是中高檔牛肉加工較少,加工較為低端,主要是在農貿市場銷售的初級牛肉。在牛肉加工領域,吉林省雖然擁有全國知名品牌吉林皓月,但是只有一家知名品牌,難以撐起牛肉行業的大旗。
二、吉林省牛肉加工業存在的行業問題
吉林省牛肉加工業存在的問題制約著牛肉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制約著這些企業走出吉林、走出全國走向國際化的步伐,同時影響著牛肉加工工業的價格,最終影響牛肉加工業的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些問題主要有:
(一)牛肉價格差別大
吉林省牛肉價格的差別主要是由于在牛肉分割的時候分割方法的不同,部位肉名稱的混亂引起的。為了增大牛肉銷售額,有些屠宰加工企業在制定的牛肉價格時比較隨意,對胴體只進行簡單的分割后便將牛每個部位肉以幾乎差不多的價格銷售,這種隨意性、缺乏科學理論依據的做法,極大的破壞了正常的牛肉優良的產銷體系,同時對牛肉產業的健康發展也有所傷害。這就要求吉林省相關人員要完善牛肉市場的監督與運行機制,對于牛肉的生產、加工和銷售進行有序的管理,制定整個牛肉加工業的統一規定,從而指導吉林省整個牛肉行業正常、有序和健康的發展。
(二)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
近幾年來國家對扶持肉牛產業都提供一些優惠政策,然而吉林省部分地區對國家和吉林省省里關于扶持肉牛產業發展的有關優惠政策了解甚少,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優惠,導致了肉牛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沒有得到應有的優惠待遇。農民在肉牛產業鏈中處于最低端,他們養殖肉牛的收益低,從而降低了其養牛的積極性,進而導致牛肉加工業的相關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了阻力,不能更快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三)發展資金短缺
最近的幾年,吉林省肉牛產業發展較快,尤其是加入WTO以后,為了加快牛肉加工業走向國際的步伐,肉牛生產將會按照相關國際規則運作。因此,在種源基地建設、繁殖改良設施建設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而這些方面都面臨資金匱乏的情況。比如,種源基地面臨巨額的引種資金與后裔測定支持的資金,現代肉牛產業質量檢測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完善的發展過程必然需要必要的資金投入。資金短缺問題已經成為了發展現代肉牛產業走向國際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吉林省牛肉加工業可持續發展路徑探析
為了解決吉林省牛肉加工業出現的問題,引導其走上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政府增加扶持力度,資金來源多樣化
為了解決牛肉加工業資金短缺問題,首先今后吉林省應該對其出臺資金和保險優惠政策,比如政府應該對肉牛養殖戶的貸款進行一定程度的傾斜,在肉牛保險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以鼓勵農民肉牛養殖。其次可以成立農業擔保公司或者類似機構,用以解決肉牛產業發展的資金問題。總的來說,肉牛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于牛肉資源、資金、技術和市場這幾個因素,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的資源有一定優勢,經過努力技術可以提高,中國人口眾多,長遠看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市場也不是問題。制約肉牛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資金問題了。肉牛的飼養時間長,決定了飼養資金周轉率低,資金回收慢;屠宰企業需要的貨幣型狀態的流動資金比較多;大型屠宰加工企業生產的相關牛肉產品進入市場后,資金被占用的時間較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現金的流動,而且要承擔被占用資金的機會成本,導致利潤減少。所以應該成立農業擔保公司或財務公司,為牛肉加工業提供一定的資金來源。除此之外作為農業產業化的一部分的肉牛產業,應該出臺一些政策,加大公益性、政策性對整個產業的投入。
(二)增強品牌意識,創建高檔牛肉品牌
目前,我國比較出名的牛肉品牌僅有幾家,吉林省就僅僅皓月牛肉一家,這與其他肉類相比,品牌牛肉肉類加工業數量明顯不足,這也使居民的選擇性不多,不利于牛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缺少品牌企業還在較大程度影響了牛肉的銷售價格,最終降低了相關牛肉產業的利潤。吉林省的牛肉加工業可以不斷發掘行業的潛力,以可持續發展指導原則和經營理念,樹立更多的獨具特色的高端品牌,鼓勵牛肉加工企業形成高端牛肉品牌,通過對產品質量的把關及牛肉使用方法的進一步研究,使消費者能夠經常食用牛肉來擴大牛肉的消費量。從而逐步形成我國高檔牛肉的產業鏈,增加牛肉行業的經濟附加值。
(三)市場化經營,發揮信息在經營中的指導作用
我國農民在生產經營中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吉林省也不例外。農民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能掌握高科技手段了解行業相關情況,導致了信息滯后,消息不準確,從而最終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市場最新動態了解甚少,不能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再加上農產品特殊的實效性,是我國農民普遍存在的問題。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生產、銷售等全過程的信息化,是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武裝現代農業,進而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監測管理農業的環境資源,依靠信息網絡化和數字化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牛肉加工業可以通過現代化手段,及時準確地發布牛肉養殖、生產、經營、新技術更新、銷售市場等信息,提高整個牛肉加工業的科學決策水平,減少牛肉養殖、加工、生產的盲目性。
除此之外,為了整個牛肉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牛肉的生產銷售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牛肉的質量及安全。民以食為天,吉林省應該建立健全肉檢監督機制,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可追溯,實現歸口分級管理,確保牛肉食品的安全。
本文根據吉林省牛肉加工業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吉林省肉牛產業在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吉林省現代肉牛產業發展的一些對策和措施,希望對吉林省牛肉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作者單位:長春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 曹建民,霍靈光,張越杰.日本肉牛產業政策的經濟分析與啟示.中國農村經濟,2011,(06)
[2] 許尚忠,李俊雅.我國肉牛遺傳改良現狀分析及發展策略探討.現代畜牧獸醫,2009(10)
[3] 曹兵海.我國高檔牛肉市場現狀分析及其技術展望.現代畜牧獸醫,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