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韶關市老促會
宣傳老區要常態化
韶關革命老區在革命戰爭年代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毛澤東、朱德、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韶關老區留下了戰斗足跡。老區人民在土地革命、二戰、抗戰、解放戰爭時期,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建立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建國65年來,過著幸福美好生活的中青年一代,應當了解老區這段光榮的斗爭歷史,才能飲水思源,不忘老區。
為了讓全市廣大社會公眾全面了解老區的昨天,關注老區的今天,盼望老區的明天。韶關市老促會多年來,一直把宣傳老區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多形式、多層面、多角度宣傳革命老區歷史地位、歷史貢獻、歷史功績,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十年來著重做了如下工作:
加強老區宣傳工作領導。市、縣老促會都分工一名副會長主管老區宣傳工作,主動與黨委宣傳部門溝通,依靠當地媒體力量,宣傳老區新聞。每年召開一次老區宣傳工作會議,表彰、獎勵積極組寫老區新聞稿件的業余通訊員和新聞秘書,充分調動大家宣傳老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開辟老區宣傳專欄。多年來《韶關日報》通過周末專刊、刊登韶關老區的戰斗史跡和介紹革命戰爭年代奮不顧身、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英雄人物。2014年市老促會在市區公共場所新建兩個固定的宣傳老區專欄,定期介紹老區基本概況,宣傳老區的歷史事跡,宣傳老區在改革開放中帶來經濟社會的新發展、新變化、新面貌,引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組織業余作家通過深入采訪,撰寫老區在革命戰爭年代生動感人的戰斗故事,以小說、散文形式匯編成書,發給機關和大中小學圖書館供干部、學生閱覽,擴大老區知名度。
組織“老區行”新聞采訪活動。多年來,市老促會在市委宣傳部的支持下,與市屬媒體一起組織了4次老區新聞采訪活動,通過《韶關日報》、廣播電臺、電視臺開辟專題、專版宣傳老區各類先進典型事跡,深得老區干部群眾好評。
積極訂閱《源流》等老區雜志。多年來市老促會把訂閱老區雜志作為宣傳老區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每年訂閱量都超過2000份以上,2014年比往年增加10%,主要分發給市、縣、鄉鎮的黨政領導、市、縣機關和鎮、村基層干部,把全國和本省、市的老區重要信息傳遞給廣大讀者,使廣大讀者了解老區、認識老區、關心支持老區建設。
惠州市老促會
努力把老區宣傳工作做得更好
對老區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我們的思想認識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一個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深化,不斷提高的過程。我們的體會是:
加強老區宣傳工作是老促會責無旁貸的任務
做好老區宣傳工作,是時代的要求。新中國建立60多年了,一些同志對老區的印象逐漸淡忘;有的同志把山區和老區等同起來;一些年輕的同志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老區。這些情況的存在,與時代的要求不相適應。所以我們要不斷擦亮革命老區這塊金字招牌,加大老區宣傳工作的力度,大力宣傳老區的歷史貢獻、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從而喚起全社會認識老區、感恩老區、支持老區,自覺地為老區發展做出貢獻。
加強老區宣傳工作,是現實的需要。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和全國各地一樣,老區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然而,由于歷史和地理條件的原因,大部分革命老區同經濟發達地區比較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們在大力宣傳老區新發展、新面貌的同時,也要實事求是地反映老區經濟欠發達的現狀,以及當前在經濟建設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以期引起各級黨政部門和全社會的重視。
加強老區宣傳工作,是老促會的職責所在。我們常說,老促會是黨和政府聯系老區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也就是說,老促會一頭聯系著各級黨委和政府,另一頭聯系著廣大老區群眾。老促會要在調查研究中,將看到的老區面臨的困難和聽到的老區群眾的呼聲和建議,及時地通過各種渠道向黨委和政府反映,全面地、準確地向廣大讀者介紹,以期在全社會中形成關愛老區、支持老區的良好氛圍。所以,做好老區宣傳工作,講好老區的故事,傳播好老區的聲音,積極為老區建設發展提供正能量,是老促會責無旁貸的職責。
發揮主陣地作用,采取多項措施,確保訂閱計劃的完成
不斷增加《源流》的發行量,充分發揮主陣地的宣傳作用,是做好老區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多年來,我會及各縣(區)老促會都十分重視對《源流》的訂閱,多次被評為老區宣傳工作的先進單位。
《源流》是全國為數不多宣傳革命老區的刊物,又是廣東省唯一的宣傳革命老區的最主要陣地。省老促會歷屆領導為《源流》的成長和發展,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源流》與我們同行20年。多年來,我們以《源流》為窗口,了解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老區工作的的大政方針,了解到老區的現狀,以及老區人民的要求和建議。《源流》雜志是我們做好老區工作的良師益友。我們要學習好,運用好,為惠州老區的發展,為做好老促會工作,增添動力。為此,市老促會采取多項措施,確保2015年訂閱計劃的完成。
積極為《源流》撰寫稿件,及時反映老區新人新事新面貌
圍繞這項工作,我們的做法是:一是成立通訊員小組,成員由市及各縣(區)老促會秘書長組成,任務是積極向《源流》投稿,以及為市老促會提供有關素材和線索;二是積極為《源流》撰寫稿件,除通訊報導外,我們還重視撰寫1000字以上的專題文章。內容有反映市委、市政府對老區建設的重視,以民生為突破口,不斷增加投入,如《經濟越發達越要支持老區建設》等;有介紹扶貧經驗,如《惠州積極探索破解扶貧怪圈》;有響應《源流》雜志創刊20周年的征文,如《難忘的20個春秋》,等等。這些稿件,大部分都被《源流》所采用,這是對我們做好這項工作的鼓勵和鞭策。
支持辦好《源流》是我們老促會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做得很不夠。我們將繼續努力,向兄弟單位學習,大力支持辦好《源流》,進一步助力老區經濟社會發展。endprint
化州市老促會
多渠道、多陣地、多形式宣傳老區
我市老促會歷來重視老區宣傳工作,積極配合《源流》雜志做好訂閱發行工作,做到訂刊、送刊、學刊、用刊和寫稿五個結合,從2004年至2013年連續l0年獲訂刊先進單位獎。近年來,我市老促會加強與市、縣新聞媒體溝通,多渠道、多陣地、多形式宣傳老區,總結老區建設的新典型、新經驗、新成果,積極宣傳化州老區建設的先進事跡。
我們的做法主要是加強領導,實施“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加強領導,各鎮(街道)、理事單位、市直機關配有一名副職抓老區宣傳工作;二是堅持“共辦共有”的方針,切實抓好每年《源流》發行工作,把訂刊、送刊、學刊、用刊、寫稿作為宣傳“老區精神、愛國精神、民族精神”,促進老區建設的大事來抓;三是堅持“抓點帶面”的工作方法,力促《源流》發行工作平衡發展。
多年來,我市老促會在年終時,每年召開一次發行《源流》雜志工作經驗交流會,總結本年度發行經驗,部署新一年發行工作。會上,對本年度訂閱《源流》做出顯著成績的lO個先進單位給予表彰。市委、市政府和市老促會的領導在會上還明確提出訂閱《源流》雜志要做到“三個不動搖”的原則:一是要堅持增加《源流》訂刊量的決心不動搖;二是要爭當《源流》雜志發行先進單位的決心不動搖;三是訂閱《源流》雜志的后進單位要趕上先進單位的決心不動搖。
此外,我市老促會還積極配合《源流》雜志組寫稿件。市委、市政府“兩辦”對此高度重視,專門召開了會議,對我市老區改革開放以來取得輝煌成績、發生巨大變化的先進單位,由市委辦、市政府辦抽調8名筆桿子,每人負責一個單位組稿。近年來,化州市老區在《源流》等雜志刊用稿件50多篇,提高了化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新興縣老促會
努力抓好《源流》訂閱工作
《源流》是廣東宣傳老區、促進老區發展的主陣地,也是老區人民的喉舌,抓好《源流》訂閱是新興縣老促會義不容辭的工作。近些年來,新興縣每年訂閱《源流》600多份,確保每個老區鎮、老區村委、自然村、縣直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員和全體理事人手一本。
我們建議,《源流》內容在地方信息方面要做到適當平衡,各市、各地都應有一定內容報道,使讀者有趣味、有“返尋味”。我縣早年曾在《源流》發表過如《從一粥一飯到小康達標》、《文明星級村一茶園》、《老區人民困難、政策應予傾斜》等文章,一些村干部沒看到的,爭著要看,未訂閱的要求補訂。另外,每個地區應有一定數量的通訊員,確保稿件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