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一位母親為家庭、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到哪種程度的犧牲?所有沒有做過母親的人猜不出這問題的答案。
2014年12月11日下午,“鄭在發生”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條鄭州美女主播邱園園患癌去世的消息。在短短三天之內,這條就被轉發了近六千次,且被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的官方微博轉發。這是個容易被“美女”這些字眼蠱惑的時代,但是人們被這條微博感動卻不是因為女主播的貌美如花。
在2014年年初,鄭州電視臺主播邱園園被診斷罹患癌癥。當時她已有身孕。為了寶寶的健康,她放棄化療,任由癌細胞在體內擴散。最終,在寶寶12月10日過完百日宴之后,26歲的她,走了。
在鄭州工作了四年的園園,并不是河南人。她的家鄉在山東臨沂。2010年6月從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科班畢業的她,參加了鄭州電視臺面向全國進行了一場主持人公開招聘選拔大賽。身材高挑、濃眉大眼、口齒伶俐、溫婉可人的園園進入評委們的視野,最終在上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其實,她選擇鄭州電視臺并非偶然,而是緣于一場刻骨銘心的校園愛情。他的男朋友張祺宣是河南新鄉人,也是她的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后,倆人一起來到鄭州這座陌生的城市打拼。邱園園在《誰是贏家》欄目做主持人,而張祺宣則成為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主持人。
作為那場招聘面試的主考官,領導青蓮對邱園園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園園下火車匆匆趕到考場,卻因遭遇黑車而遲到,現場發揮坑坑巴巴。知道原因后,面試官原諒了她那一時的失誤,只因看到她身上“誠懇和真摯”的特質。而在后來的工作中,園園沒有辜負那份信任,讓領導多次為她驕傲,為發現她而欣喜。她用自己的踏實和勤奮獲得了同事的尊重和觀眾的喜愛。而臺里的另一位領導張洪波稱贊邱園園“非常優秀”,在最初的主持人大賽中,“2000多個報名者中選了26個,她是其中之一。”
為了愛情,邱園園選擇到河南。男友與她兩人一個入職河南電視臺,一個入職鄭州電視臺。兩個人從校園一路走來,又是同行,生活中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感情也特別好,有時邱園園還會到愛人所在單位等他下班。在2012年10月12日,兩個人的愛情終于得到了見證。他們甜蜜地走進了民政局,穿上白襯衫,照了紅底的大頭照,領了結婚證,住進了兩人貸款買的90多平房子里。
結婚之后,當媽媽是園園最大的心愿。然而,當這個驚喜來臨的時候,也給了她巨大的痛苦和絕望。2014年3月份前后,園園懷孕了,在一次孕檢中,她被診斷出患有子宮癌,而且是中晚期。醫生告訴她和家人:如果做化療,孩子就保不住,而且不能再生育,病情還不知是否能被遏制;如果要孩子,就要放棄治療。二人初為父母的滿腔喜悅被她的病情給打擊得不知所措,漫漫長夜里,兩人相互擁抱,淚流滿面。
當得知自己如果放棄這個孩子,就再也沒有機會做母親時,邱園園拒絕了家人的勸說。她決定和癌癥一搏,一定要讓寶寶平安降生。為了不傷害腹中的孩子,那時的園園堅持不做化療放療,已經瘦成一副骨架,兩頰凹陷進去,臉色蒼白。以前那個面容清秀、笑容可掬的邱園園,只剩下兩只純凈的大眼睛。但這雙大眼睛里,滿含著令人動容的勇敢和堅定。即便在患病期間,她也一直保持著樂觀的笑容。
邱園園懷孕7個月時,發現腫瘤已經擴散。由于病情惡化,她不得不去北京接受兩次手術。第一次手術是進行剖宮產。園園生出的早產兒,生下時才3斤多,令她的家人提心吊膽。但讓她慰藉的是,孩子身體健康,小兩口給孩子起名“念念”。這個名字是充滿深意的,是園園對兒子的“心心不停,念念不住”,也暗含著園園的一絲希望,希望兒子對她永遠念念不忘。
第二次手術就是切除惡性腫瘤。但在經過了20多天的治療后,病情變得不可控制。當時醫生宣判,她只有三個月時間了,建議家人放棄治療,于是邱園園和丈夫只好返回鄭州家中。
三個月……毫無它法,只能等死。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這必定是如在煉獄的,難熬又絕望的時光。然而對邱園園來說,卻不是這樣。她恐懼嗎?也許更多的是平靜,看著自己最愛的男人以及孩子,她心中必是幸福而平靜的。
園園的一位同學說:“她去北京之前,我去她家里看望過,她特別樂觀,說回來要一起帶著寶寶玩。”說這些話的時候,邱園園肯定想到了自己再也不可能與好朋友“一起帶著寶寶玩”。可是她的心里總是充滿了希望,即使這希望太過渺茫。
對邱園園的家人來說,希望如果有數值的話,是在2014年12月10日那天徹底變為零的。晚上9點20分,園園走了。這是兒子念念百日宴的第二天,她一定是強忍著病痛堅持著度過的,因為她想要陪孩子度過這一個重要的紀念日。
邱園園走的當晚,愛人正在出差回鄭州的路上。她問家人,老公是否回來了,家人說正在回來的路上。她聽了側過頭去,開始流眼淚,然后陷入彌留狀態。她好想見愛人最后一面,即使去了天堂也能記住愛人的模樣,可是最終沒有等到那一刻。
當愛人張祺宣闖到病房再握她的手時,已沒有了溫度。
后來,張祺宣在給朋友發的短信中,充滿了憂傷,但也有一個丈夫該有的堅強。“我與園園是大學同班同學,校園相戀,畢業后來到同一座城市工作,結婚,生子。即將為人父母的喜悅和得知患病的消息讓我們不知所措。我們共同經歷過一系列艱難的選擇,園園始終勇敢樂觀,堅信生活的美好,善待身邊人。近幾個月的成長經歷讓我們明白親情的偉大,還有生命面對疾病時的脆弱。她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明白事事不能盡善盡美,但她說過從未后悔。現在我能做的是照顧好孩子和家人,希望大家默默地祝福她和孩子,并和園園一樣笑對生活。”
她的朋友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的話:“傷感了一天,感嘆了一天,26歲的生命,瞬間隕落。園園,你偉大的母愛讓我明白了‘母親這個詞有多么的沉重。塵世之中穿行,我還沒試著學會隨時說告別,現在卻要默默地對著天空揮揮手,說再見,不再見。走好,最勇敢的媽媽!永遠記得那年海邊我們的笑聲,世事無常,愛永流淌!”
她的領導青蓮寫給園園的吊唁充滿深情:“不是女人,便永遠不會懂得一個女人對孩子的那份癡情和執著。我深深地懂得,一個女人熱切而又執著的向往;也深深地懂得,那個孕育在身體內的小生命對于你的重要,甚至重于自己的生命。我真的理解,理解這一切對于女人的重要,所以我是那么痛徹心扉地心疼你,我的妹妹。你用生命詮釋了母愛的偉大!”
2014年7月,病重中的園園曾去電影院看了一直惦記的電影《后會無期》。在自己的微博中,她放了一張自己與電影海報的合影,照片中的她瘦弱干癟,面目已無往日的生氣,但是眼角與嘴角依然含笑。在下面的文字中她引用劇中的臺詞:“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這是她在心里告誡自己的話,也是對所有人溫柔而深情的提醒。
2014年12月12日,在邱園園的追悼會上,她的家人、同事、朋友和數百位陌生人與她告別。在靈堂正中的遺照上,園園的笑容依舊燦爛,大大的眼睛中閃爍著動人的光彩,兩個酒窩隱約可見。這樣的笑容永遠留在被她故事感動過的人的心里。
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你的笑容雖已冰冷但依然溫暖著我們。只愿在天堂的你,也能笑靨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