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勇/河北省廊坊市財政監督稽查局局長
為認真落實和執行好新的《預算法》,加強專項資金規范化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筆者結合財政監督部門開展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及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經驗,就如何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監管工作進行了思考。
每年的財政專項資金檢查是財政監督機構的一項重要工作,目的是為部門單位和財政機關相關業務科室編制好下一年度專項資金預算提供參考依據。從近年來的檢查情況看,大部分單位嚴格執行了《預算法》、《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各項財經法規;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嚴把資金使用關,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審核手續健全,核算規范,賬目清晰,賬表統一;能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專項資金單獨核算、專款專用,資金使用效率高,與以前年度相比更加規范;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比較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了全年預算執行和財務收支情況,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同時,在檢查中也發現部分部門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預算執行不嚴格,管理使用不規范,年底結余結轉資金過大,新會計制度理解執行不到位等等。
檢查發現,部分單位年底結余結轉資金較大,有的達到近1 億元。造成專項資金結轉較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部分專項資金撥入較晚。如一個部門2013年底部分專項項目結轉資金占總結轉的86.08%。截止到2014年9月底,占總結轉資金的87.68%。另一個單位2013年底結余結轉資金近千萬元,其中12月27日以后撥款的專項項目資金占總結轉的57.44%。二是部分專項資金支出進度慢。2014年部分專項資金到9月底未發生支出;有的預算安排了也已撥入,但一直未支出; 有的預算安排120 萬元,支出15.03 萬元,支出占比12.5%。
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主要表現在:個別單位大筆專項資金支出只有總價款,無明細清單;有的單位將基本支出中的其他工資福利支出調到專項項目支出科目列支,增加專項項目經費開支數額;有的單位用專項經費支付機關購油款;有的年底調賬,將專項項目支出調到別的項目列支;有的將項目支出調整到上級補助項目支出;有的單位將專項公用經費,用來彌補正常經費開支;有的單位超預算超范圍開支專項公用經費;有的單位預算項目中專項公用經費支出辦公耗材、專項電費、監控消防設施費、軟件安裝維修費、設備耗材等;個別單位預算安排專項公用經費未單獨核算。
檢查的部分單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預算追加調整,多數單位“三公”經費超出正常公用經費預算資金支出,不同程度地在專項公用經費中或專項項目經費中列支;專項項目編制不夠細化。有的單位專項項目編制較粗,如大項目前期經費未明確具體列支內容。支出核算的多為考察費、會議費、招待費、車油費等等。
在檢查的部分單位中,專項資金單獨核算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專項資金收入賬目能夠按照年初預算安排區分性質分別設置,如:人員經費、正常公用經費、專項公用經費和專項項目經費;支出則結合功能分類、經濟分類和項目具體設置,且使用電子軟件記賬,核算從一級到五級明細甚至到六級明細,較全面較詳細地反映專項資金的具體使用去向。但是此種規范設置、賬目脈絡清晰的單位并不多。二是雖然是專項資金分別核算,但核算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專項項目沒有再核算到經濟分類的項級科目,有的專項公用項目沒有單獨核算。三是專項資金沒有單獨核算。
檢查發現,部分單位對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認識理解執行不到位,沒有認真按照新制度設置科目、賬務處理。第一,沒有使用新的會計科目。第二,對結余結轉資金沒有按照新的制度執行,賬面中沒有將結余、結轉資金分別登記,不能真實反映年底財政資金結余結轉情況。第三,人為增加結轉資金,減少結余資金。
大量財政資金結余不但會造成財政資金閑置,降低資金使用效益,而且也是造成鋪張浪費的根源。建議財政相關業務科室在各部門單位報送新一年預算時,要求同時報送部門前年底結余結轉資金,及去年截止到三季度資金使用和凈結余情況,作為下年度預算安排項目時的一部分資金來源統籌考慮。
專項資金撥入較晚,一是使得項目資金不能及時支出,影響了當年項目進度和資金使用效益;二是當年專項資金結轉較多,造成年底結余資金較大,虛增結余。建議相關業務科室及時、足額撥付預算資金,盡量減少年底集中撥付資金。
建議按照相關會計制度規定,區分不同單位工作性質等情況,制定專項資金單獨核算、專款專用的實施方案,統一科目、統一賬務、統一使用電子軟件,使專項資金單獨核算、專款專用真正落到實處。同時避免年底部門決算數據難以填報,賬表不一致,決算不能真實反映全年經濟業務發生的情況,減輕部門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
建議對部門單位的財務人員和法人進行分期分批培訓,結合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預算法》,學習培訓2013年、2014年新出臺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其中配套新增了與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國有資產管理等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科目、會計核算內容,明確了財政補助結轉、結余資金的會計核算,對部門單位在財務核算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規定,在這些方面急需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
通過培訓學習,可以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財務管理水平,增進部門單位法人對財經法規的了解,便于管理和決策,規避資金風險,規范資金使用權限,保證資金使用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一是健全監督環節,實施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控。二是注重跟蹤問效,開展績效評價。針對專項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及日常監管中發現的疑點問題,建立跟蹤回訪制度和績效評價制度。三是繼續開展對部門單位的專項資金監督檢查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檢查。通過檢查發現,有些單位專項資金支出仍按多年前的老政策、老習慣,賬務處理不規范,造成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科目設置不規范、憑證記錄不真實、資金使用不規范、專款未專用等情況,嚴重影響了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今后,應深入開展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績效監督檢查,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