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星



江南水鄉,如夢如幻。浙江烏鎮,小橋流水、槳聲舟影,白墻黛瓦,從古至今,由內而外,令人魂牽夢縈。如今,在這個最適合織夢的地方綻放出最美麗的世界互聯網之花。
也許,對大部分人而言,了解烏鎮,是因為這里出了一位文學巨匠—茅盾,“新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長茅盾先生就出生在烏鎮,這位大文豪曾經描寫過當年烏鎮香市的熱鬧場景,這個場景距離現在也已經100年了。”他的很多文章寫了故鄉。浙江省省長李強在烏鎮峰會論壇上如是說。
也許,很多人熟悉烏鎮,緣于10多年前的那部電視劇—《似水年華》,再近一些,便是這兩年的烏鎮戲劇節了。
其實,細細品來,每一個理由都繞不過烏鎮骨子的靈魂—文化。
當然,而今應該多了一個理由—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烏鎮創造了奇跡,自豪地成為世界的焦點。
互聯網讓一切變得可能,變得快速。烏鎮這塊熱土卻讓互聯網植入了文化基因,增添了文化溫度。
“烏鎮峰會”已完美落幕,可人們依然在探尋千年古鎮靈動的文脈
7000多年文明史,1300多年建鎮史,一個千年古鎮,怎么就能和互聯網這樣的高科技碰撞,擦出如此耀眼的火花?世界互聯網之花何以在烏鎮盛放?
盡管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完美落幕,而對這個問題,人們依然在琢磨,想尋個明白。
在網上有很多解釋,很官方。當時,專家提出來幾個條件:一是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二是最好能找一個小鎮,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三是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后來,主事者、專家們對很多地點反復比較后一致認為,烏鎮是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最佳地點,可以作為永久會址。
然而,烏鎮遠比你看到的、想到的要深沉得多。在這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嵌”著京杭大運河,“藏”著譚家灣遺址,特別的是,她孕育了“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
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4條老街,呈“十”字交叉,這便有了人們口中的東柵、西柵、南柵、北柵。
東柵的厚重,西柵的靈秀,南柵的古老,北柵的滄桑,無不牽動著游客心中那一份“來過,便不曾離開”的情懷。小橋、流水、人家成了經典,于是,世界各地的人們慕名而來,將青石板踩踏得锃亮。
就是這樣一方古老的地域,名人輩出,昭明太子、茅盾、木心、湯國梨……不勝枚舉。他們,給烏鎮“一樣的古鎮,不一樣的烏鎮”最具文化底蘊的詮釋。
《子夜》《春蠶》《秋收》《殘冬》……茅盾筆下的那些血肉豐滿、神采靈動的人物,在這里生長,在這里永恒。
木心故居紀念館里,黑字白墻,木心用他的語言風格搭造了這座詩城。當年的詩句,今日的情景,在江南古鎮的水墨煙雨中,木心仿佛早已預見了烏鎮與世界的相遇。
西柵景區在籌建之初就預埋了光纜。當年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與當時中國電信嘉興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說起未來通信的發展,這位負責人向陳向宏推薦了“光寬帶”,說未來一定會是“生活在互聯網上”,陳向宏接受了。西柵現在的網絡密度之高居全國前列。
雖然是個古鎮,但在烏鎮,二維碼、微信、支付寶錢包都不是新鮮事。而在老街上,筆者看到,很多店鋪的收銀臺上都擺著“支付寶錢包”的標識牌。所有超市、部分店鋪以及民宿,都能通過手機上的支付寶錢包掃碼支付。
中國是互聯網大國,浙江是互聯網大省,烏鎮是互聯網的一個點、一扇窗、一座橋。世界第一次以千年古鎮命名世界網絡峰會。網絡空間的“烏鎮峰會”,是一個奇跡,一段歷史,一座地標。
“鎮小名氣大,網絡故事多”。有著千年文化沉淀和傳承的著名古鎮,再注入發達和活躍的互聯網豐富元素,遠古同當今握手,歷史與科技擁抱,這就是互聯網大會組織者和專家們最佳標準的選定。
“烏鎮峰會”是群英會、鵲橋會、故事會。世界盛會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鮮花簇擁著盛會,溢滿芳香。
來自世界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嘉賓參會。其中外國嘉賓占了一半。國際互聯網的精英巨頭、國內互聯網的“業界大咖”、中外企業高管、著名企業高管、專家學者等悉數云集。
這樣的互聯網大會堪稱“群英會”。他們來到這里,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互聯網的發展。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這個充滿智慧與活力的開放交流平臺,烏鎮既向世界展示了古鎮風采、江南魅力,也匯聚了全球互聯網發展和治理的前沿理念。大會上,中外互聯網精英圍繞“互聯互通,共享共治”主題,開誠布公、暢所欲言,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共商合作大計,共襄未來機遇,共謀網絡治理,共譜發展新篇,可謂“群賢畢至,百花齊放”。
接著,一場“烏鎮論劍”開始了。
這次大會所聚焦的話題,與各行各業以及每個人的生活相關。互聯網之花萬紫千紅,烏鎮鋒會內容包羅萬象。兩天半時間里,共舉辦各種論壇、會議、活動20余場次,涵蓋國際互聯網治理、互聯網新媒體、跨境電子商務、網絡安全、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等。群英論劍,鋒芒盡顯。
作為土生土長的浙江人,馬云覺得自己很是榮幸,“中國互聯網不僅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中國互聯網也正在參與世界互聯網的發展,并為世界互聯網的發展創造提供獨特的價值。互聯網是人類共同發展的機遇,互聯網是人類共同進步的希望,當然互聯網也是人類共同需要承擔、完善的責任。”馬云說的話題在大會、在小鎮中持續發酵……
在各個分會場,網絡精英縱論互聯網未來。對于未來,他們信心十足、充滿期待,認為未來20年,才是互聯網最黃金的時代。
“在公共外交的渠道中,文化交流是很有用的途徑,因為文化的影響比較直接與持久。”在與會的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常務副主任盧樹民看來,互聯網讓世界變得很大,也變得很小,而世界互聯網大會則是通過公共外交的方式,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故事”。
圍繞“網絡名人履行社會責任、弘揚正能量”話題,作家周小平在發言中說:“在互聯網領域,我們的法律法規還不夠成熟。”他希望原本一些美好的理念和精神在互聯網上能客觀、公正地呈現。
關于“網絡空間安全”, 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表示,今天的網絡安全正在呈現出新的趨勢和特點,開放、包容、互信、合作、共贏正在成為新常態。
“烏鎮論劍”觸及的似乎都是與傳統文化“風馬牛不相及”的話題,但是這些全是出自于文化人的“思想結晶”,是一種區別于傳統文化的大數據文化。
誰說“靈感”一定要在本子上、臺面上迸發火花,橋上橋下也可以哦。“千年古鎮,百步一橋”。在烏鎮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橋梁。橋梁聯通了空間斷裂,更聯通了人們的心靈。互聯網的發展同樣需要互聯互通,烏鎮峰會給互聯網世界留下—個和諧交流的平臺。因橋相識,因網結緣,大會讓各國增進了了解與互信,在世界唱響了中國聲音,促進了共享與共治。所以,這次互聯網大會也是一場“鵲橋會”,起了牽線搭橋的作用。
11月19日至20日,在烏鎮參加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領導、嘉賓分批來到“世界互聯網大會紀念林”植樹,在播種綠色的同時,也播下緣分、祝福和希望。
在種樹的輕松環境中,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說:“上層,馬云搞電商、搞支付,馬化騰搞游戲、通信。然而,互聯網這棵大樹的花兒開得再怎么繁榮,也離不開我們在底層把安全做好。”
烏鎮峰會還是精彩的故事會。
在互聯網大會里,故事的主角不僅有領導和“大咖”們,還有一群默默無聞的人,他們演繹著最平凡的“故事會”。
在烏鎮西柵景區沈家戲園旁邊,有一個洪昌弄廁所。在大會期間,嘉賓夸獎,一個廁所居然能做到一點異味都沒有。這個廁所的保潔員何玉蘭,每天不停地擦拭、拖地……就像一名辛勤的園丁,為互聯網的奇葩理枝澆水。
一名派出所副所長,5天沒回過家。—位媒體接待組負責人,鞋底走脫了膠。一名90后志愿者因為這幾天的貼心服務,和德國的“互聯網之父”交了朋友……
這類感人的故事,道不盡,說不完。
WIC將給浙江帶來什么
未來,智慧小鎮又將是怎樣一個圖景?會是一個以云技術為依托的云游烏鎮智慧旅游平臺,為游客提供導航、導游、導購等一站式服務。
也會是以三維技術為依托的虛擬技術平臺,能提供在線服務,給所有居民帶來最方便、安全、智能的一個生活平臺。
還將憑借一流的互聯網設施和頂尖的互聯網研發技術中心,給世界各地的企業和個人提供最前沿、可靠的互聯網產品和互聯網技術服務。
當整個小鎮都被無線網絡覆蓋,當中外記者可以迅捷地通過千兆網速的網絡將文字、圖片和視頻傳往全球,當購買—杯青梅汁只需手機輕輕一掃時,來自全球的與會者已經感受到了烏鎮與世界交流融合的步伐,也見證了古老傳統文明與現代尖端科技的熱情擁抱。
如果說現在的烏鎮是中國古鎮文化的一個標志性符號,那么未來的烏鎮必將是向世界展示互聯網文明的一個窗口。
始于1969年的互聯網,全球性網絡注定它屬于全人類。45年走來,互聯網仍然十分年輕,充滿生機和活力,互聯網還會給浙江帶來什么?
無論是互聯網正在快速重構所有行業的態勢,還是信息化同工業化融合的大趨勢,都決定了以互聯網為主體的信息產業與所有產業之間將要發生重大關聯。正如電商顛覆傳統商業模式、新媒體挑戰傳統媒體,互聯網正在快速重構所有行業,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浙江省在全球互聯網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省長李強在互聯網大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浙江以全國1%的陸域面積、4%的人口,創造了近7%的經濟總量;平均不到14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個老板,45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家企業。而浙江民營經濟的發達程度及體制環境,或許是互聯網經濟創新力量的青睞之處。
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則用四個小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網絡紅利帶給浙江經濟的好處。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創富的時代。以互聯網為支撐和主體的信息經濟將開啟未來經濟發展最寬廣的藍海。一個互聯網經濟,一個信息產業,信息化同工業化的“兩化融合”,正在浙江大地潮起潮涌,引領浙江經濟發展,推進浙江轉型升級。這是浙江經濟適應新常態和實現新速度的關鍵。這就是烏鎮互聯網峰會帶給浙江的力量與成果。
在烏鎮峰會上,一位韓國前議長引用了一句唐詩,“‘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我希望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江上的一艘船,照亮黑暗,指引我們這一段由信息技術引領的人類文明的變化。”這句唐詩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他的發言博得滿堂喝彩。
網事多多,文脈流香,世界互聯網之花在這里綻放,如此絢麗,如此爛漫。
隨著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圓滿落幕,浙江互聯網和信息經濟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
槳聲欸乃間,世界各地的參會者們陸續離開了波光粼粼的水鄉烏鎮,然而留給古鎮、浙江、中國乃至世界的思考和行動,仍未停止。古鎮與世界相約:2015年再見!
“未來是改變,不是告別”,這是烏鎮的深情告白。改變是當今時代永恒的主題,不變的是我們對未來更加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