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適應葡萄產業發展的需要,增強“陽關”牌葡萄在銷售市場上的競爭力,推動農民持續增收,以葡萄協會為依托,積極動員有能力、會生產、懂經營的會員于2009 年4 月組建了陽關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負責葡萄生產抓技術,提高品質;塑造品牌、拓展市場。成立之初,合作社擁有社員105 人,注冊資金10.5 萬元,設理事長1 名,監事長2 名。經過近一年的磨合、發展,合作社的運行機制逐步成熟,在促進葡萄產業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甘肅省供銷聯社評為“十佳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來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合作社成立之初,所有工作都處于探索階段,為了確保各項工作都能順利開展,理事長馬鋒榮首先組織召開了全體社員參加的社員大會,討論制定了合作社的相關規章制度。在原有財務制度、社員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新增了社員入股和退股,差費報銷等各項規章制度等,明確了合作社各位社員的責任權利,使合作社內部管理更趨科學。
為了進一步提高社員的生產管理技術水平,加強生產技術指導和市場引導,合作社在組織社員開展農業科技知識培訓的同時,選擇葡萄栽培管理過程中抹芽定梢、疏花疏果等關鍵環節,組織社員代表、合作社內部機構成員,以村為單位對全鎮的葡萄生產情況進行了大規模的現場觀摩講評,并邀請專家、能人現場指導,及時發現、處理農戶在葡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各村間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社員認真落實,從而提高了農戶的葡萄生產管理水平,促進了全鎮葡萄品質的全面提高。
陽關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時間短、規模小,為了盡快增強實力、擴大規模、發揮作用,合作社將宣傳工作作為成立初期的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一方面是組織人員在全鎮范圍內進村入戶大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及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的意義、目的等內容,充分調動廣大農戶加入合作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報刊、網絡、廣播電臺等宣傳方式,提高葡萄的知名度,打造“陽關”品牌。還積極選送優質葡萄參加中國敦煌葡萄節,并在評獎活動中取得了五金一銀的好成績,極大地提高了“陽關”葡萄的知名度。
為了提高廣大社員的管理技術,合作社積極聯系市林技中心的技術人員,進行無核白葡萄規范化生產的技術指導。社員的葡萄品質普遍較高,可以比其他葡萄每斤多賣0.1 ~0.3 元。此項措施使社員可以增收約45 萬元。
銷售是體現農民種植的效益的關鍵環節,以往的葡萄銷售都是農戶單兵作戰,難以形成合力。今年,通過合作社的組織,全體社員成立了銷售同盟,制定合理的采摘標準和銷售價格,由于重信譽、重品質、成規模,社員的葡萄可以比同等品質的葡萄高賣0.05~0.15 元,此項可為社員創收約30 萬元。
陽關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為陽關鎮葡萄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全鎮葡萄產業的發展步伐,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