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發友 張良金 馮高映(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寧利鄉畜牧獸醫站674399)
陶清海(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畜牧工作指導站674399)
淺談生豬免疫失敗的原因及措施
甄發友 張良金 馮高映(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寧利鄉畜牧獸醫站674399)
陶清海(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畜牧工作指導站674399)
寧蒗縣畜牧業生產發展中,生豬產業是一個基礎產業,同時又是一個弱勢產業,主導著廣大農村家庭經濟的收入與發展。近年來,周邊地區動物疫情日趨多元化、復雜化,病種增多、疫病頻發,加之市場流通頻繁,疫病傳播快、風險高,生豬疫病防控任務十分艱巨。在生豬疫病日常免疫工作中,由于免疫失敗導致生豬養殖戶損失的問題時常存在,現就針對當地生豬免疫失敗的原因及措施總結如下,與廣大同仁共同探討。
生豬免疫失敗就是進行了免疫,但豬群或豬只不能獲得抵抗感染的足夠保護力,仍然發生了相應的亞臨床型疾病,甚至臨床型疾病。免疫后,豬群或豬只抗體水平或細胞免疫水平不能達標,保持持續性感染帶毒狀態,都屬于免疫失敗。免疫后,疫苗保護應以保護亞臨床感染為標準,保護率>80%,疫病就不會流行。
疫苗保存不當,如弱毒凍干苗長時間在室溫下放置,特別是在炎熱夏季,豬瘟兔化弱毒凍干苗,在0~8℃只能保存6個月,若放在25℃左右,至多10天即失去效力。一些凍干苗在27℃條件下保存一周后有20%不合格,保存二周后60%不合格。含氫氧化鋁膠的滅活苗凍結后其免疫力降低。疫苗在運輸過程當中,未堅持“苗隨冰行,苗完冰未化”,特別是在高溫天氣,往往使疫苗失效。
在疫苗稀釋過程當中,有些疫苗和稀釋液可能含有可滅活其它弱毒苗的防腐劑,在同一支注射器內混合使用多種疫苗,就會導致活苗失效。另外,豬瘟弱毒疫苗在稀釋液的pH超過7.0時很容易失活。稀釋的疫苗在使用前未振搖均勻,稀釋后的疫苗未及時使用,均可導致疫苗效力。另外,疫苗注射時針頭選用不當:如注射小豬群使用孔徑大的針頭,藥液溢出;注射大、中豬群使用的針頭過短,低于脂肪厚度,疫苗不能直接進人肌層,停留在皮下脂肪內,不能發揮抗原的效力。注射部位涂擦酒精、碘酊過多,或使用5%以上的碘酊消毒皮膚,這對活疫苗有破壞作用;包裹注射針頭外的酒精棉花濕度過大,酒精滲進針孔損壞活疫苗活力。使用其它化學消毒劑處理過的注射器或針頭如果有殘留的消毒劑也會使弱毒苗滅活。使用疫苗的免疫劑量過大,機體免疫應答就會受到抑制,發生免疫麻痹,超大劑量活疫苗感染在免疫抑制的情況下甚至可導致豬只發生臨床疾病。
豬只發生遺傳性免疫抑制疾病、病原體感染及豬只衰老均可導致免疫抑制。豬只營養不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中某些成分的缺乏或過多均可導致免疫功能受損。例如,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淋巴器官的萎縮,影響淋巴細胞的分化、增殖、受體表達與活化,導致體內的T淋巴細胞、NK細胞數量減少,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細胞的抗體產生能力下降。
豬體免疫接種期間,使用了免疫抑制藥物,如地塞米松(糖皮質激素)、氯霉毒(抗菌藥),可導致免疫失敗。免疫注射時,如過冷、過熱、擁擠、捕捉、混群、斷奶、限飼、運輸、噪音和保定等應激因素,可導致豬體血漿皮質醇濃度顯著升高,抑制豬群免疫功能。
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必然發生免疫失敗:給懷孕母豬接種弱毒苗,弱毒苗有可能進人胎兒體內,胎兒的免疫系統未成熟,導致免疫耐受和持續感染,有的可引起流產、死胎或畸形;如果豬群在免疫期間遭受感染,那么這時疫苗還來不及誘導免疫力產生,豬群就會發生臨床疫病,表現為疫苗免疫失敗;未對豬群免疫力及時檢測,對接種后未產生保護性免疫力、抗體水平下降至臨界值的豬只未進行及時補免,造成免疫空白,一旦強毒感染,就會導致發病;給不健康的豬群接種,豬只不能產生抵抗感染的足夠免疫力;未選用合適的疫苗,在豬瘟強毒流行地區,給豬免疫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由于豬瘟病毒的免疫劑量較小,豬瘟免疫效果不佳。
多數凍干苗要求放在-15℃溫度下保存,溫度越低,保存時間越長。一些國家的凍干苗中加入了耐熱保護劑可以在4~6℃保存。滅活油苗一般保存在2~8℃,不能過熱,也不能低于0℃。疫苗運送時,如果是活苗需要低溫保存的,可先將藥品裝人盛有冰塊的保溫瓶或保溫箱內運送。在運送過程中,要避免高溫和直射陽光。
疫苗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疫苗使用說明執行。首先應廢棄外觀上不合格、過期疫苗。免疫注射時一定要在豬只建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進行,選用恰當針頭并精確注射。需要稀釋后使用的凍干疫苗,要用規定的稀釋液稀釋,稀釋液不得含有異物,并須在冷暗處存放,不得用熱稀釋液稀釋疫苗。稀釋后的疫苗要振蕩均勻及時使用,氣溫15℃左右當天用完,15~25℃6小時用完;25℃以上4小時以內用完,過期廢棄。免疫前后7天,不能使用對免疫抗體產生有抑制的藥品、消毒劑。
改變傳統養殖模式,改善養殖環境,根據豬只不同生長階段科學搭配日糧,保證豬只營養全面供給,尤其是合理添加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如日糧中添加適量維生素E或硒可提高豬只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水平,豬只常年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要限制使用可抑制機體免疫反應的藥物。在免疫注射時可適當選用免疫增強劑,如0.1%亞硒酸鈉VE1.0ml肌注,及一些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的中藥制劑。
加大對當地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投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當地的流行病史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做好豬群的抗體水平監測,嚴格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則,實行春、秋兩防和常年補針的辦法,集中縣、鄉、村三級獸醫人員開展免疫工作,由外向內拉網式的逐村、逐戶對生豬進行強制免疫,同時建立好免疫接種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