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兒科學是留學生學習的一門很重要的臨床專業課程。但由于留學生原有的文化教育背景和教學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多方面的困難。本文從如何提高留學生兒科教學質量著手,結合兒科見習的帶教體會進行探討,為今后留學生兒科教學提供參考。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26X(2015)05-016-01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科,成都 610041
[作者簡介] 劉穎,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兒科臨床及教學工作
[收稿日期] 2015-06-15
Teaching experience of pediatric prob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U Ying//(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Chengdu, 610041 )
[Abstract] Pediatrics is a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original cultural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ents in the study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many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diatric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pediatric probation,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studen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Foreign student; pediatrics; probation
我校自創校之初,就與國際醫學教育緊密相關。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地醫學教育的交流逐漸增多,來華留學生逐年增多。我校臨床醫學院已接收來自印度、尼泊爾、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斯里蘭卡等國家的諸多留學生。如何提高留學生臨床醫學教學質量成為每一位臨床教師的現實問題。本文結合我院兒科留學生見習教學實踐,淺談留學生臨床見習帶教的一些體會。
1 留學生臨床見習存在的問題
1.1 兒科學特點
兒科學是一門涉及面廣、知識面廣而專業性強的學科,它涉及多專業學科,整體性強,病種也多,知識難點多 [1]。作為留學生臨床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臨床課程相比,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兒科病人年齡小、體征變化快、癥狀描述不準確、患兒以及家長不易合作等,這些特點導致臨床見習時常常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有些病種,如矮小癥、性早熟等疾病,多在門診就診及隨訪治療,在病房見習中無法學習,這也造成見習的極大困難。
1.2 兒科學教材與見習的沖突
目前我校沒有針對留學生制定專門的兒科學教材,通常是采用推薦讀書的方式,比如《尼爾森兒科學》等書籍,很多留學生都選擇采用本國的兒科學教材。而在目前的兒科理論教學中,常常以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為教學對象,包括預防接種也是針對我國國情,與留學生所屬國家有很大不同,這也造成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脫節,從而增加了臨床見習帶教醫師的教學難度。
1.3 留學生特點
留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較差,而且由于地域、文化等不同,使他們較難適應傳統的中國教學方式。這些留學生的母語是英語,但受當地方言的影響,他們的英語發音與標準美式或英式英語之間有一定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此外,醫學臨床見習的特殊性在于學生必須與患者及家長通過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等交流,才能獲取臨床病例資料,進而明確診斷及制定下一步的診療計劃,但留學生的中文程度較差,語言障礙是留學生在中國學習中的最大障礙 [2]。大多數同學只能說幾句或聽懂幾句問候語,這給見習過程中留學生和患兒家長之間的溝通帶來極大的困難。此外,留學生依照本國的教育方式,常常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打斷講解,隨時提問的情況,也給教學帶來一定挑戰和難度。
2 留學生兒科見習教學策略
2.1 加強教師培訓,提高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力
在接受兒科見習帶教任務之前,兒科教研室會提前將相關參考書及要求下發給帶教醫師,并督促帶教醫師進行全英文的備課工作,教學過程中不定時安排旁聽,對教學中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及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留學生進行大量交流,相互適應彼此的口音及表達方式。隨著教學的進行,和留學生之間不斷交流磨合,彼此間的交流就不會有明顯的語言障礙了。
2.2 合理安排教學模式
在臨床見習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病案討論法與PBL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提供機會讓學生們充分發揮。在帶教期間采用啟發性提問教學方式,不僅可引導學生思維跟著老師走,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及學習興趣,在帶教老師的幫助下盡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相結合,并做到舉一反三,使學生做到融會貫通。比如矮小癥的學習,先展示2個類似病例,讓學生進行自行討論,針對病例提出疑問,進行自我學習和知識的鞏固,提出需要進行的檢查、可能的診斷及治療方案,在此期間,教師不做任何提示。當討論結束,由同學自行總結病史,提出學習的目的及學習內容要求。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提出討論中的遺漏,總結臨床思路。這種互動啟發式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2.3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是結合以多媒體、網絡等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綜合技術。這種教學方式直觀、高效、內容豐富、表達力強,是留學生帶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尤其在進行一些少見病例的帶教時,多媒體的應用則顯得更加重要。比如矮小癥或性早熟的案例,留學生在臨床見習期間可能無法看到典型病例及體征,所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典型病例的展示,常常能使留學生對于該病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鮮明,達到其他文字講解遠遠不能企及的教學效果。
2.4 加強溝通
與留學生溝通也是提高臨床見習效果的重要方面 [3~4]。在見習過程中,還應經常與留學生溝通,了解學生見習所需,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特點,結合不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最大主觀能動性,能保證臨床見習的順利進行。經過努力,兒科留學生見習教學工作順利結束,但仍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經驗,以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