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海兵
右美托咪定在新生兒食管閉鎖麻醉中的應用觀察
魯海兵
目的 觀察右美托咪定用于新生兒食管閉鎖麻醉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方法 新生兒食管閉鎖手術患兒30例, 隨機分為應用右美托咪定組(M組)和應用瑞芬太尼組(N組), 各15例。兩組在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后分別靜脈輸注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 分別觀察記錄麻醉誘導前(T0), 氣管插管時(T1),手術開始時(T2), 打開胸腔后(T3), 探查食管時(T4), 手術結束時(T5)患兒的血壓(BP)、心率(HR)、呼吸頻率(R)、室性心動過速(VT)及各時點的呼吸節律, 觀察兩組患兒的蘇醒時間及蘇醒期狀況。結果 T0、T1時點兩組BP、HR、R、VT及呼吸節律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T2、T3、T4時點兩組BP、HR、R、VT及呼吸節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M組的R、VT更接近正常范圍, 呼吸節律較N組規則。結論 右美托咪定在新生兒食管閉鎖麻醉中應用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右美托咪定;新生兒;食管閉鎖
新生兒先天性食管閉鎖手術為避免麻醉過程中機械正壓通氣通過氣管食管瘺進入胃內, 通常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誘導, 并在開胸探查夾閉氣管食管瘺之前盡可能保留患兒的自主呼吸, 以防發生消化道脹氣、肺通氣不足, 甚至反流誤吸。此階段麻醉管理重點在于維持患兒適宜的鎮靜和良好的鎮痛, 右美托咪定為高效、高選擇性的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 具有鎮靜、鎮痛、抗焦慮、交感神經抑制等作用,呼吸抑制和藥物依賴的發生率較低, 根據藥理特性將其用到新生兒食管閉鎖手術中, 觀察患兒在麻醉過程中呼吸及血流動力學變化。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新生兒食管閉鎖手術的患兒30例;隨機分為M組和N組,每組15例, 30例患兒術前行消化道造影均為Ⅲ型食管閉鎖,其中ASA Ⅱ級23例, Ⅲ級7例;年齡3~10 d, 足月兒25例,早產兒5例;體重1.52~3.15 kg;2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伴有肺部感染的患兒術前均行2~3 d的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治療。術前30 min靜脈推注鹽酸戊乙奎醚0.1 mg/kg,調整室溫至28℃, 監測鼻咽溫,心電圖(ECG), BP, 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根據患兒的鼻咽溫監測及時應用溫毯儀體表加溫, 麻醉誘導:舒芬太尼0.2 μg/kg靜脈推注, 1%~3%七氟烷吸入5 min后氣管插管,氣管插管先插入一側支氣管, 而后逐漸回退至雙側聽到清晰呼吸音為止。麻醉維持:1%~3%七氟烷吸入, M組于氣管插管后靜脈泵入右美托咪定0.2 μg/(kg·h), N組于氣管插管后靜脈泵入瑞芬太尼10 μg/(kg·h)。氣管插管后兩組患兒均在超聲引導下行有創動脈穿刺置管測壓、頸內靜脈穿刺置雙腔中心靜脈管, 術中根據患兒血壓、呼吸及血氣分析情況調整吸入七氟烷濃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麻醉誘導前(T0)、氣管插管時(T1)、手術開始時(T2)、打開胸腔后(T3)、探查食管時(T4)、手術結束時(T5)患兒的BP、HR、R、VT及各時點的呼吸節律, 觀察兩組患兒的蘇醒時間及蘇醒期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0、T1時點兩組BP、HR、R、VT及呼吸節律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T2、T3、T4時點兩組BP、HR、R、VT及呼吸節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M組的R 、VT更接近正常范圍, 呼吸節律較N組規則。
先天性食管閉鎖是新生兒的一種嚴重消化道畸形, 以Ⅲ型食管閉鎖多見。臨床中多采用氣管內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1,2], 麻醉管理的重點是在保證患兒適宜的鎮靜及鎮痛下維持良好的自主呼吸, 保證患兒的氧合;為避免術中瘺口通氣以及反流誤吸的發生, 常在尋找分離瘺道前, 先將食管下段鉗夾[3], 并且氣管插管時使氣管導管套囊剛通過聲門即可, 以保留自主呼吸盡快開胸進行瘺口結扎[4]。為維持自主呼吸階段患兒的平穩, 本研究分別采用七氟烷與瑞芬太尼和七氟烷與鹽酸右美托咪定復合麻醉維持情況下觀察患兒的心率、呼吸、血壓情況, 研究表明, 應用七氟烷與鹽酸右美托咪定復合麻醉維持(M組)的患兒心率呼吸血壓更加平穩, 生命體征更加穩定。
右美托咪定具有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作用, 作為全身麻醉輔助用藥, 能夠對兒茶酚胺釋放進行調控, 以此對手術當中的應激反應進行抑制, 對廣泛的交感神經有阻滯作用,為手術期間提供穩定的血流動力學, 能夠減少手術期間麻醉藥的用量[5]。孟凡民等[6]的研究表明, 小兒七氟醚麻醉當中注射0.5 g/kg的右旋美托咪定能夠顯著減少麻醉后躁動及麻醉期間的血流動力學變化, 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本研究依照文獻所提供的劑量, 選擇小劑量0.2 μg/(kg·h), 結果顯示應用右美托咪定組患兒的心率呼吸血壓更加平穩, 呼吸節律更加規則。
綜上所述, 右美托咪定在新生兒食管閉鎖麻醉中應用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辛忠,張建敏.新生兒先天性食管閉鎖及氣管食管瘺圍術期的呼吸管理.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2, 28(6):573-575.
[2] 張玉環,葉禮芹,程遠遞,等.先天性食道閉鎖的圍手術期呼吸道管理.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7):130-131.
[3] 徐永根,徐洪軍,朱錦祥,等.先天性食管閉鎖的診斷與治療.蘇州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06, 26(2):326-328.
[4] 李開瑜,薛蒙.新生兒先天性食管閉鎖麻醉策略改進.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3, 20(6):742-743.
[5] 王朝輝,王紹林,劉小彬.右美托嘧啶作為麻醉輔助用藥的研究進展.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4, 42(2):209-211.
[6] 孟凡民,侯艷華,張加強,等.右旋美托咪啶對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躁動及血流動力學影響.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0, 26(7):627-6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78
2015-01-26]
450000 鄭州市兒童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