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麗紅(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碧溪動物防疫站 215500)
治理養殖污染行動的成效與建議
季麗紅(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碧溪動物防疫站 215500)
畜牧業是常熟市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系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常熟市畜禽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也得到不斷上升。然而,隨著畜禽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污染環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畜禽養殖場大量未經妥善處理的畜禽糞污的集中排放,會對水體、土壤和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并危及人體健康。
畜禽養殖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農業種植基地相聯,按照種養結合、健康養殖、資源循環、環境友好、節約高效的要求,結合新農村建設、節能減排等工作,優化畜牧業區域布局與產業結構,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創新結合模式,大力推進種養結合,發展生態循環型畜牧業,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關停規模小的分散養殖點,整合規模較大的養殖場,不僅有效地突破了畜牧業的用地瓶頸,拓展了畜牧業發展空間,聯合農業種植基地,能夠顯著提升了畜禽排泄物的資源化利用,促進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這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和農民增收也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為此,常熟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制定了2014~2016年畜禽養殖業污染專項治理行動。活動于2014年年初開始著手準備。鑒于每個地區的養殖都有其特點,為了更好地貫徹市政府和農委相關文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將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和責任落實到位,常熟市碧溪新區專門成立了碧溪新區畜禽養殖業污染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2014~2016年養殖污染治理的各項工作。為了更全面更細致地了解全區養殖戶的養殖環境,從2月20日起,常熟市碧溪動物防疫站對全區的畜禽養殖場進行了挨家挨戶的調查,對各養殖場的規模、法人、養殖數量、有無環保和防疫審批等情況做了細致地了解,并將整治活動向各養殖場人員做了傳達,然后把搜集的資料收集整理成一戶一檔的《碧溪新區養殖場概況》,全面掌握了全區畜禽養殖業生產和環境現狀,為整治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全面深入的摸底調查之后,領導小組制定了《碧溪新區2014~2016年畜禽養殖業污染專項治理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工作任務,經過多次小組會議明確了40戶存在著喂食餐飲廢棄物、群眾舉報頻繁、違章搭建或擅自改建擴建、廢棄物直排河道污染嚴重以及水源地保護區域內的養殖點列為關停對象,在不新增養殖戶的基礎上,將剩下的養殖點列入整治名單。
養殖污染治理的主體是全區各養殖戶,整治過程要順利進行必須得到養殖戶們的支持和配合,因此,為了加強各位養殖戶對污染整治工作的認識,在2015年3月份,由養殖污染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各村委和居委多方配合,召開了全區養殖戶污染治理動員大會,將關停和整治工作的精神向全區養殖戶做了傳達,并取得大多數養殖戶的認同和支持,為接下來整治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動員會議之后,3年整治行動就正式拉開帷幕。在同養殖戶的溝通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養殖戶都是相當配合的,在養殖數量和設施設備清點時都能做到實事求是,但是不乏個別要價過高或希望在數量上作假的,對于這樣的養殖戶,我們必須心平氣和地跟他們進行溝通,耐心進行勸導,要從思想上幫助其糾正錯誤的觀念,經過一次又一次登門說服,最終改變了他們觀念中的錯誤思想。在每個環節我們都秉持著“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則,執法過程中做到依據充分、程序嚴格、方式靈活,不僅要讓每位參與整治行動的養殖戶都得到應有的賠償,也要杜絕少數投機情況的發生,確保整個整治活動公正、公平。此外,在關停協議簽署之后,我們給予養殖戶充分的時間處理存欄牲畜,以最大限度減少養殖戶的損失。對于關停的養殖戶而言,畜禽養殖曾是他們謀生的工具,參與關停行動以后,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被切斷了,為了保障養殖戶們的切身利益,維持他們及家人的原有的生活水平,所以在所有手續都辦妥之后,補償款必須要準確有序地發放到養殖戶手中。整治活動開展至今,6月底之前18戶參與關停的,補償款已于8月底之前全部發放到養殖戶的銀行卡上,下半年有23戶養殖戶參與關停工作,補償款計劃在明年1月底前發放到位。
在關停的同時,對未列入關停范圍的生豬養殖戶的環境整治也在進行,其目的是通過干濕分離、雨污分離,全面推廣生態攔截工程建設,減少地表徑流入河污染。2014年該區對5家養殖戶進行了整治,剩下的計劃根據關停的進展情況再統一進行整治。要保證整個整治行動順利進行,筆者建議按照以下步驟有序進行。
根據《常熟市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規劃》,分別對廢棄物(即固體糞便、養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和養殖場治理提出了整治的具體要求,對主要措施及獎補政策也做了明確說明,因此在整治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文件的要求進行。
對于那些規模較大,整治態度積極的養殖場進行優先整治,配套建設好相應的干濕分離機、沼氣池、沉淀池、生化塘(機械曝氣或自然氧化)、魚塘等足夠容量的物理和生化治理設施,整治活動后,組織其他整治對象參觀實際成果,通過示范,輻射帶動整個碧溪新區的專項治理活動,以對碧溪新區生態畜牧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對于那些不配合整治的養殖場,要派專人會同村委會上門溝通,過程中要注意交流的語氣和方法,曉之以理,疏堵結合,耐心不急躁,盡量說服養殖戶配合整治,對于多方多次溝通仍不同意整治的將其列入關停名單。
首先,是整合項目,將畜禽養殖的廢棄物用于菜籃子工程。根據糞便還田的要求,由村委會牽頭,同種田戶或者農業種植基地簽署糞污消納協議,將經無害化處理以后的糞便用于田間施肥,同時嚴令禁止未經處理的糞污直接流入農田。同時,農田收獲后的留下的秸稈可經處理作為飼料回報畜禽養殖,把此類的生態循環養殖作為重點優先扶持。其次,是整合技術,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看似是畜牧部門的工作,但是要將此項目做好,必須會同財政、國土、水利、環保、科技、文廣等多部門的人才和技術,在資金、環境、宣傳等方面積極為畜禽污染治理獻計出力,保證整治活動的有序開展和順利完成。
在整個畜禽污染整治過程中,不管是關停一批還是提升一批,我們必須做到以文件為基準,合理、合法地開展行動。當然,大方向把握了,我們也不能忽視細節。首先,在整治過程中,要加強對養殖戶的培訓。整治中要求使用的干濕分離、沼氣池等相關設施設備需要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建立技術人員與養殖戶一對多的指導模式,使養殖戶一有問題便能得到專業的答復,解決在養殖過程的困惑。其次,加強巡查,在全區范圍內禁止新辦養殖場,對已經關閉拆除的養殖點跟蹤監管,防止反彈,鞏固前期整治工作成效。再次,資金使用要合法。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必須加強,凡發現有虛報、騙取、套取獎補資金行為的,一經查實,收回獎補資金,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最后,建立月報制度,保障整治進展。領導小組規定,每月20號各村信息員要將本村的養殖場治理情況和治理資料上報給領導小組辦公室,即碧溪動物防疫站。每月21~23日,相關資料匯總整理后,經新區畜禽養殖業污染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確認后上報市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另外,制定定期督查制度。在整治活動結束后,要建立巡查責任制定,定期對養殖場環保設施設備使用、無害化處理等進行督查,防止二次污染,曝光一批反面典型,捍衛整治活動的成果。
3年整治活動進行時,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但是只要堅持依法整治、注重細節,我們就有信心在2016年讓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畫上圓滿的句點,讓生態養殖、健康養殖踏上正軌,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