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玉(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畜牧獸醫站 643208)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機制探討
趙翠玉(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畜牧獸醫站 643208)
病死動物及死因不明動物及動物產品攜帶病原體,如未經無害化處理或者隨意處置,不僅會嚴重污染環境,還有可能傳播重大動物疫病,危害畜牧業生產安全,甚至引發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如何建立病死動物及死因不明動物及動物產品監控和處置機制,已是現代畜牧業發展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課題。
堅持統籌規劃與屬地負責相結合、政府監管與市場運作相結合、財政補助與保險聯動相結合、集中處理與自行處理相結合的原則,盡快建成覆蓋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等各環節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構建科學完備、運轉高效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實現病死畜禽處理及時、過程清潔環保、產物合理利用。
動物防疫法規定從事畜禽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的單位和個人是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第一責任人,負有對病死畜禽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向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報告畜禽死亡及處理情況的義務。鼓勵大型養殖場、屠宰場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并可以接受委托對零星病死畜禽進行處理,確保清潔安全、不污染環境,對無害化處理實施單位按相關規定進行補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拋棄、收購、販賣、屠宰、加工病死畜禽。
各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轄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負總責。在江河、水庫、街道等公共場所發現的病死畜禽,由所在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收集處理。在收集處理同時,要及時組織力量調查病死畜禽來源,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區縣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機制,監管責任要落實到人。要開展定期監督檢查,對未按規定處置病死動物及動物產品的,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罰,并督促養殖戶、販運戶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堅持杜絕病畜禽產品流入市場危害消費者健康。
降低畜禽死亡率,是降低畜禽養殖戶成本,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穩步有序推進無害化處理的根本所在。一是加強強制免疫,做到真正意義上“應免盡免”。由畜牧生產部門牽頭,加強督查,防止出現免疫空白。二是做好計劃免疫,確保免疫實效。規模豬場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科學制定全場免疫程序,畜牧部門要做好農村散養戶免疫程序的指導。
對生豬等畜禽調出大縣應建立規范專業無害化處理場。對相對畜禽保有量較少的區縣可以由上一級統一規劃修建規范專業的無害化處理場。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要根據本轄區畜禽養殖、疫病發生和畜禽死亡等情況,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處理體系,組織建設覆蓋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等各環節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處理場所的設計處理能力應高于日常病死畜禽處理量。要依托養殖場、屠宰場、專業合作組織和鄉鎮畜牧獸醫站等建設病死畜禽收集網點、暫存設施,并配備必要的運輸工具。
按照“誰處理、補給誰”的原則,對進行生豬無害化處理的單位、養殖戶給予財政補助。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認真核實生豬無害化處理的資料,確保財政補助無漏發、無冒領。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范圍由規模養殖場(區)擴大到生豬散養戶。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用地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優先予以保障。從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按規定享受國家有關稅收優惠。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作為保險理賠的前提條件,不能確認無害化處理的,保險機構不予賠償。
各級有關部門要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養殖和防疫知識,增強消費者的識別能力,宣傳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和病死畜禽產品的危害性,公開設立監督舉報電話,鼓勵群眾和媒體對拋棄、收購、販賣、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對涉嫌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依法立案偵查。對公安機關查扣的病死畜禽及其產品,在固定證據后,有關部門應及時組織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
通過多措施、多手段、多環節的有效監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有效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和傳播,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確保公共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