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6299)
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王淑敏(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6299)
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在各個季節都有著較高的發病率,且傳染快、范圍廣,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對畜牧業生產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就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臨床癥狀及其病理變化進行探究,對該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進行總結。
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診斷;治療
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出現于牛羊中的傳染性疾病,可通過牛羊的飛沫與尿液等進行傳播,胸膜肺炎為該病的主要特征之一。通常是由于牛羊的飼養過于密集、圈養區域潮濕及空氣不流通等多種原因而導致的。該病具有較強的感染、傳播能力,爆發時會導致牛羊出現大量的死亡,許多牧民深受其害,往往要承受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對于該病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疫情一經發現則對其進行控制,減少疫情的蔓延面積,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1]。
該病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3種類型。急性:發病時間通常在3d左右,患畜體溫異常升高,為其聽診時可聽見摩擦音;牛羊無法進食、精神萎靡、連打噴嚏及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礙等明顯表現。亞急性:發病時間在7d左右,無食欲、身體虛弱直至無法站立,鼻孔出現膿狀鼻涕、四肢發炎,全身顫栗。慢性:發病時間在12d左右,體溫較高,四肢無力、毛發雜亂,偶發噴嚏[2]。該病通常伴隨著一系列的并發癥,且多發于患病后的一個月中,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通過對牛羊的體溫及體表現象進行判斷,觀察牛羊是否存在高溫、食欲不振、打噴嚏、流涕、發炎及臥地不起等癥狀,如牛羊存在上述癥狀可對其進行做出患病的初步診斷。
該診斷方式可通過以下兩種檢驗進行:①病理培養:對病牛羊肺小葉支氣管上的菌絲體進行培養基檢驗,將樣本菌絲體與孢子一同置入濃度為10%的馬血清瓊脂中進行37℃的恒溫培養。如檢測結果出現水滴狀圓形菌落則可判定該病畜患有羊傳染性胸膜肺炎;②細菌分離:將病畜的病變部位的些許組織進行革蘭氏染色鏡的檢測,如檢測發現有革蘭陰性菌的存在,則可判定該病畜患有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3]。兩種診斷方式比較:癥狀診斷簡單、快捷但不準確,實驗室診斷精確,但是檢驗結果過長。牧民通常可對牛羊進行初步的癥狀診斷,根據結果采取初步的基礎措施進行治療;同時將疫情上報有關部門,由有關部門進行實驗室診斷再根據結果對患畜進行隔離與治療。
對于患有該病的牛羊通常給予中西藥進行聯合治療,針對病畜患病中身體虛弱的現象給予營養支持。其中,西藥所用藥物為土霉素與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等;中藥的治療藥物為萬肺靈與加力健;營養支持則選用大蒜素與氟苯尼考粉。每天2次,連續給藥約7d左右。病畜通常在用藥后的3d后逐漸恢復健康,7d后基本痊愈;在治療期間,保持羊圈、牛圈的干燥、通風,保證患畜充足的飲用水供給。
對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要保持預防意識,疫情爆發及時治療,未發時防患于未然,做好應急的準備。對于患病的牛羊進行及時的隔離,對病死的牛羊遠離畜牧場進行集中掩埋。同時保證飼料的衛生與營養,保持圈舍的衛生、通風;對于新進的牛羊要給予仔細檢查確定其健康之后方可入圈。對于牛羊的傳染性疾病進行及時的預防與治療,應該引起牧民及相關部門的重視,特別是畜牧業發達的地區。牛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能為人類提供衣與食,同時牛羊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牛羊的健康,從源頭上保證了人類食物的安全性,并為我國畜牧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哈斯巴格那,花爾,等.牛羊常見傳染病的防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35(10):92-93.
[2]孫建鋒,牛建寧,等.引進奶山羊發生傳染性胸膜肺炎病的綜合防治[J].畜牧獸醫雜志,2014,33(4):123-126.
[3]孫強,李昱潔,等.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制[J].吉林畜牧獸醫,2014,35(1):51.
王淑敏(1977.3-),女,本科,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