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君
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林榮君
目的研究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50例。兩組均先進行內科綜合治療, 實驗組在內科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 對照組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術。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實驗組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創血腫清除術治療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效果明顯, 且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不良反應少, 術后并發癥較少, 臨床效果確切, 值得臨床推廣。
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高血壓;腦出血;臨床效果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特點的臨床綜合征[1]。如果能及時清除出血腫, 降低顱內壓力, 可有效地搶救生命, 減少并發癥, 保證治療效果。因此, 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 取得不錯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實驗組中男24例, 女26例, 年齡45~80歲, 平均年齡(62.5±11.2)歲;對照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齡49~79歲,平均年齡(61.7±10.6)歲。所有患者均排除腦瘤出血、血液病和顱內靜脈畸形或動脈瘤病史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采用內科綜合療法, 主要有吸氧、脫水降低顱內壓等措施, 同時采取止血措施, 抗感染治療, 再實施開路血腫清除術, 術后綜合治療。
1.2.2 實驗組患者在術前均進行頭部CT定位, 根據血腫部位和深度確定穿刺部位和穿刺長度。標記后, 在內科綜合療法的基礎上加以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 經過基礎處理后進行局部麻醉。使后用電鉆驅動的顱內血腫穿刺針穿透硬膜后,插入塑料針芯, 緩慢進入到血腫中心后抽及暗黑色血性液體。然后用0.9%氯化鈉溶液反復沖洗血腔部, 2~3次/d將2~3萬U尿激酶和5 ml的0.9%氯化鈉溶液注入血腫腔病假管, 注入以后2~3 h實施低位開放, 同時連接引流袋, 術后72 h進行頭顱復查, 當血腫量小于出血量的80%后將引流管拔除。并在3個月內進行隨訪。
1.3 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以及無效。痊愈:患者生活可以自理, 無明顯并發癥;顯效: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沒有并發癥發生;無效:患者生活無法自理, 術后并發癥影響患者的生活。治療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痊愈38例, 顯效10例, 無效2例, 治療有效率為96%;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痊愈32例, 顯效8例, 無效10例, 治療有效率為80%, 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隨訪期間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生理功能(80.6±9.2)分、軀體疼痛(70.1±10.3)分、社會功能(88.2±12.5)分、情感職能(77.9±14.5)分、精神健康(78.1±12.3)分均高于對照組的(59.2±6.5)、(50.1±6.6)、(66.7±6.5)、(70.8±6.5)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腦出血是患者腦血管破裂導致血液進入腦實質而引發的發自發性腦出血。患者的血壓明顯升高, 局部血流量明顯降低, 出現凝血功能障礙, 其發病急、病情重, 若不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高血壓腦出血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心腦血管疾病, 發病率和致殘率逐年上升。臨床特點為起病較急、預后差。傳統的內科治療主要采用脫水劑緩解患者的占位效應, 其療效慢,效果不明顯, 不會從根本上消除繼發性腦水腫[2]。而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具有簡便易行, 定位準確, 微創, 效果好, 不良反應小, 并發癥少等特點, 對患者的腦深部血腫清除較為徹底, 尤其適合老年或, 不愿接受全身麻醉開顱手術的患者。隨著微創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技術的成熟發展。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擴大了以往微創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的適應癥范圍[3]。因此值得在臨床推廣。
[1]陳偉.微創血腫引流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機制研究.中國現代醫生, 2012, 50(15):43-45.
[2]唐朝芬.高血壓腦出血個體化治療策略附465例臨床分析.吉林醫學, 2012, 33(26):5698-5699.
[3]張紅, 亓新華.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2, 25(14):1764-17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56
2014-05-26]
115000 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