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高血脂的臨床觀察
張宇
目的評估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高血脂的臨床效果。方法96例原發高血壓伴高血脂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對照組使用貝那普利, 觀察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鈣及貝那普利聯合用藥。比較兩組療效。結果用藥后, 兩組患者的血壓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血壓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 觀察組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均低于對照組,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較對照組高,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用于原發性高血壓伴高血脂的治療具有顯著療效, 可有效指導臨床用藥。
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鈣;原發性高血壓;高血脂
據統計, 我國高血壓成人患者約為總人數的24%, 已成為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高血壓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疾病,因此治療這類疾病, 僅采用降壓療法是遠遠不夠的。在現代臨床治療中, 在采用降壓藥穩壓的同時, 還應進行降脂治療,這樣既可有效降壓, 又可對患者腎臟功能起到保護作用。本研究采用貝那普利及阿托伐他汀鈣聯合用藥治療該類疾病,取得顯著成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就診的原發高血壓伴有高血脂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55例, 女41例, 平均年齡(51.1±13.2)歲。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療過程中, 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并記錄, 將治療周期定為6個月。觀察組在治療中, 除常規血壓監測, 還對其檢查肝功能。檢查安排在用藥前及服藥3個月時進行, 6個月為1療程。對照組早飯后口服1次貝那普利片(10 mg/片)。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 在晚餐時口服1次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片)。為了促進藥物吸收, 患者服藥時都與食物共進。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 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分別為(155.9±15.6)、(122.9±12.6)mm Hg;對照組分別為(159.9±12.3)、(131.9± 13.1)mm Hg (1 mm Hg=0.133 kPa) ;治療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分別為(99.1±7.6)、(71.9±8.5)mm Hg;對照組分別為(99.3±7.8)、82.4±8.8)mm Hg。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血壓均比治療前降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觀察組TG、TC、LDL-C、HDL-C分別為(2.96± 0.84)、(5.46±2.04)、(5.87±1.61)、(1.23±0.53)mmol/L;對照組分別為(2.98±0.82)、(5.44±1.89)、(5.79±1.88)、(1.24±0.33) mmol/L;治療后觀察組TG、TC、LDL-C、HDL-C分別為(1.55±0.53)、(3.20±1.86)、(2.68±1.06)、(1.67±0.33)mmol/L;對 照 組 分 別 為(2.04±0.42)、(4.79±1.02)、(5.47±1.85)、(1.25±0.21)mmol/L。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TG、TC、LDL-C均比治療前降低, HDL-C值比治療前升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TG、TC、LDL-C均比對照組低, HDL-C值比對照組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原發性高血壓伴有高血脂癥目前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疾病?;颊哐獕荷邥е麦w內血管緊張素等含量上升, 進而損害內皮細胞, 使細胞通透性改變, 脂蛋白更易流進細管壁,造成體內血脂出現異常, 形成高血脂。血脂升高會促進小動脈硬化及血管壁增厚, 導致血壓上升, 形成高血壓。高血壓與高血脂常伴隨出現, 關系密切, 使得在治療該類病癥時應全面考慮, 不能僅用血壓或血脂的降低來衡量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 服藥后觀察組的血壓及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 說明觀察組在降壓和降脂方面均較對照組療效顯著,對原發性高血壓伴有高血脂病具有較全面療效。這主要因為阿托伐他汀鈣是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抵制劑, 而抑制該酶活性可以減少胞內的膽固醇含量, 降低體內循環中LDL-C水平, 從而達到調節血脂的作用。此外阿托伐他汀鈣能增強腎小球濾過能力, 從而保護腎臟功能[2]。同時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對腎臟也起到一定的保護[3]。
在血壓調節中,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發揮著重要作用。血管緊張素與靶器官的受體結合會導致血管收縮, 增強腎小管對水及鈉鹽的吸收, 從而使得外周動脈壓力升高。貝那普利正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抵制劑, 在RAS系統中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活性, 從而使得患者血管舒張、血壓降低,且由于其對腎小管重吸收的影響, 使得水鈉重吸收減弱, 腎小球內壓降低, 同時減少蛋白尿的產生, 進而改善患者腎血流量[4,5]。因此貝那普利與阿托伐他汀鈣合用, 不僅可以降壓、降脂, 更對腎臟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 采用阿托伐他汀鈣及貝那普利聯合治療高血壓伴有高血脂癥療效顯著, 為今后的治療提供理論與實踐的雙重依據。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8):701-743.
[2]沈豐強, 王愛玲.阿托伐他汀聯合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11, 46(12):1325-1326.
[3]章祎.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IMT的影響.山東醫藥, 2011, 51(25):69-70.
[4]馮松青.鹽酸貝那普利聯合螺內酯治療糖尿病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療效和安全性.當代醫學, 2011, 17(17):7-8.
[5]喻明書.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高血脂的臨床觀察.浙江臨床醫學, 2011, 13(4):371-3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89
2015-08-03]
110000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心內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