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平 李文妍 徐雁
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劉麗平 李文妍 徐雁
目的探討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的臨床表現及護理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兒科住院且確診的274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表現, 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對策。結果274例患兒治療護理后, 6例血清谷丙轉氨酶仍高, 好轉出院, 院外服藥1個月后復查肝功能;1例感染較重, 右上葉后段仍肺不張;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結論認真、細致地觀察病情, 給予全面、合理、有效的護理, 并配合積極的治療, 對疾病的治愈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肺炎支原體;大葉性肺炎;兒童;臨床表現;護理
肺炎支原體是引起小兒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菌, 特別是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 近年來, 肺炎支原體感染呈逐年上升趨勢[1], 而以大葉性肺炎為主要改變的肺炎支原體感染也隨之增多, 且以往報道不多見, 探索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措施成為兒科護理人員努力的方向之一[2], 現將其臨床表現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74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中, 男158例, 女116例, 年齡最小8個月, 最大12歲, 其中0~1歲8例, 2~3歲69例, 4~6歲131例, 7~12歲66例。全部患兒血支原體抗體(MP-IgM)陽性, 符合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 X線胸片提示大葉性肺炎。
1.2 臨床表現 ①發熱:全部患兒均有發熱, 體溫38~40℃,重癥表現為弛張熱, 熱程2~24 d。最早發病3 d, 表現在高熱不退, 輕微干咳, 肺部呼吸音粗糙, X線胸透可發現一側肺葉的炎性改變。此類患兒約占10.22%(28/274)。②咳嗽:部分患兒早期即出現咳嗽, 干咳為主, 后期咳嗽帶痰, 黃色或白色黏痰, 偶有血絲, 少數患兒無咳嗽而只表現高熱, 高熱3 d時X線即可發現肺部的炎性改變。③消化系統損害: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 多發生于疾病早期, 少數伴有肝大,脾大, 血清轉氨酶升高。④支氣管哮喘:表現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⑤合并臟器損害:心血管系統損害, 表現為胸悶、心悸、心前區不適, 心電圖ST-T改變, 心肌酶譜CK-MB升高。肝、腎功能損害等。
1.3 發病年齡 近年來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的年齡有下降趨勢[3], 嬰幼兒發病率明顯增加, 本組資料中0~3歲占28.1%(77/274), 部分患兒病情變化快、感染重、重癥患者增加, 與其他病原體感染導致的大葉性肺炎的臨床特點有明顯不同。
1.4 護理
1.4.1 心理護理 由于患兒面對陌生環境, 又懼怕醫院的各項治療, 如抽血、注射、服藥等, 哭鬧強烈, 加之患兒家長缺乏疾病的相關知識, 顧慮預后, 擔心患兒難以忍受注射之苦等心理反應。護士必須多與家長溝通,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營造和諧、寬松的人文環境, 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感,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患兒心理特點和心理反應, 針對性的給予心理護理[4], 以緩解患兒及家長焦慮、不安、急躁的情緒。治療前護士應耐心、細致地向家長解釋其必要性, 已取得家長的配合。治療過程中, 多給予患兒贊揚、鼓勵的語言, 能極大地滿足患兒的虛榮心, 使其心情愉快, 減少緊張、恐懼的情緒, 獲得患兒的信任, 使各項操作、治療更易成功。
1.4.2 防止交叉感染 肺炎支原體感染好發年齡以學齡期和學齡前期兒童為主, 這一年齡段的兒童以幼兒園和學校生活為主, 極易引起交叉感染。所以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要與其他病種患兒分室安置, 勤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和溫度適宜(23℃), 地面要濕擦, 濕掃, 每日空氣消毒, 用紫外線照射1 h/周。
1.4.3 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及護理 肺炎支原體感染治療首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但此類藥物胃腸道刺激大, 極易引起腹痛、惡心、嘔吐。因此, 輸液前要向患兒及家長講清輸液治療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適, 使其有心理準備。在治療前, 囑患兒適量進食, 最宜進食含堿性的食物如面包、蘇打餅干等。如胃腸道反應嚴重, 可向主管醫生反映, 在靜滴中加用維生素B6等, 可緩解胃腸不適, 還可輕輕按揉或用熱水袋敷腹部,并與患兒互講故事、唱歌以分散注意力。防止肝功能損害,靜脈滴注時要做到濃度≤1 mg/ml, 滴速≤30滴/min。
1.4.4 高熱的護理 應嚴密觀察患兒體溫、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 體溫波動較大時, 應增加體溫測量次數, 可每2~3小時測量1次, 體溫平穩后改為每6~10小時測量1次, 體溫不超過38.5℃可不予退熱處理, 囑患兒多進水, 體溫超過38.5℃時, 多采用頭部冷敷和溫水擦浴, 必要時應用布洛芬或其他解熱鎮痛藥降溫, 由于此類藥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臨床應慎用[5]。
1.4.5 口腔及皮膚的護理 由于胃腸反應, 患兒食欲降低,高熱失水, 加之長期應用抗生素, 患兒免疫力降低, 極易引起口腔感染, 因此應及時清潔口腔, 每天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輕輕擦洗口腔或用淡鹽水含漱, 早晚各1次。鼓勵較大患兒在晨起、睡前、飯后漱口, 唇干裂者應涂油保護[6]。高熱患兒發熱過程中大量出汗, 應及時協同家屬為患兒擦汗,及時更換衣服、床單, 防止受熱或受冷, 保持皮膚清潔, 保持床單平整、干燥。
1.4.6 咳嗽、咳痰的護理 支原體感染的患兒咳嗽劇烈,加之高熱, 飲水減少, 呼吸道黏膜干燥, 痰液黏稠, 易堵塞呼吸道, 支原體感染又易誘發支氣管哮喘, 患兒喘憋嚴重, 呼吸困難, 用空氣壓縮泵作動力吸入藥物并配合扣背, 痰液吸引, 吸氧等, 患兒呼吸功能明顯改善。
274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中, 6例血清谷丙轉氨酶仍高, 好轉出院, 院外服藥1個月后復查肝功能;1例感染較重, 右上葉后段仍肺不張;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以大葉性肺炎為主要表現的肺炎支原體感染, 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嬰幼兒發病報道也不多, 臨床護理經驗總結少,在治療過程中, 認真、細致地觀察病情, 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案, 并依據治療期間病情的變化而及時調整護理方案,多層次的實施全面、綜合的個性化護理, 可獲得較好的效果[7]。
[1]李田華, 王海立, 李明磊, 等. 肺炎支原體感染致急性偏癱1例并12例文獻復習.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3(3):210-213.
[2] 郭紅英, 楊凱紅.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行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9):46.
[3] 孫國云, 趙施竹.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肺外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護理研究, 2008, 22(3):709-710.
[4] 任玉紅.發熱病人的護理.全科護理, 2008, 6(29):2656.
[5] 王亞珠.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8(10):24-26.
[6] 翟淑娟, 盧秀霞.淺談如何做好高熱患者的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08, 5(4):291.
[7] 梁顏開.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護理.廣東醫學, 2011, 32(1):130-1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53
2015-06-23]
261011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