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琳琳(遼寧省海城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114200)
雞肛脫癥成因及防治
祝琳琳(遼寧省海城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114200)
現代密集型、規模化養雞模式造成雞肛脫癥呈高發趨勢,傳統上的預防控制方法、措施存在一定缺陷,養殖者應加深對本病的認識。針對本病危害性、多元致病誘因等,主動采取積極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以“治未病”理念來處理本病。基于近年規模養雞生產實踐基礎上,筆者摸索出一套綜合防控雞肛脫癥的高效措施,切實維護和提高了規模養雞的經濟效益。
雞肛脫癥;養殖效益;致病誘因;綜合防治
所謂“雞肛脫癥”是指雞在飼養過程中,由于某些飼養管理缺陷或病理作用下,致使雞的近外端直腸少量或大量外翻,癥見患雞肛門部突出球狀或臘腸狀直腸體,在外界空氣中暴露時間越長,其充血、水腫程度越嚴重,色澤由鮮紅變至暗紅色。若無及時、有效的救治措施,繼發感染嚴重時可引起患雞全身癥狀,繼而出現虛脫、衰竭、死亡等,或誘發同期飼養的其它雞的“啄癖”,群起而攻之,啄食患雞脫垂部位(直腸體),最終致其死亡。
本病致病誘因多為不當的飼養管理,結合養殖實踐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
本病首當其沖的致病誘因就是日糧營養搭配不均衡。比如:高發群“產蛋雞”在產蛋高峰期日糧營養濃度(蛋白質含量)過大,導致其產蛋個體超規格(過大),蛋雞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最終造成肛門失禁(肌肉松弛)而出現脫肛;再則產蛋雞日糧中粗纖維含量過低、飼料的營養濃度過大,胃腸蠕動減弱,因胃腸道空虛使雞產生饑餓感而引起啄癖的同時,也可引發脫肛;產蛋雞攝入粗纖維過多,容易導致雞的消化不良、腹瀉,久之形成肛周肌肉松弛,進而發生肛脫;日糧中VE長期缺乏,致使雞的性激素分泌不足,以及VA缺乏,造成輸卵管及泄殖腔黏膜上皮角質化而失去彈性,產蛋時蛋道阻礙、不通暢,繼而導致肛脫,包括盛產期VD缺乏、鈣(Ca)磷(P)比例失調,就會使日糧中的Ca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代謝不全的Ca形成鹽類結晶沉積腸道,刺激胃腸黏膜發炎,進而造成嚴重便秘、排糞時經常強力努責,極易造成肛脫。
現代規模化養雞,無論是蛋雞或肉雞,面臨的最大制約因素就是高密度(密集型)飼養條件下,正常的自然采光及運動嚴重不足,雞群的“動物福利”被嚴重剝奪,造成雞群整體免疫力、抗應激力大幅下降,飼養全程均處于高度應激狀態,稍有不慎即會產生各種應激性綜合征,這是造成本病及其它雞的常見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經臨床實踐總結,雞群過早地補充光照或無規律性地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等,會造成母雞過度興奮、神經敏感、互相啄斗、性早熟、提早產蛋或擾亂正常產蛋規律,就很容易引起難產、肛脫;盛產期雞群若光照不足就會使日糧中的Ca、P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機體發育不良,骨、肌組織疏松,韌性、彈性不良,就容易導致本病。網上或籠養雞群運動量嚴重不足,特別是在初春、秋冬春季時節,雞舍內溫度偏低,嚴重影響雞的飲食欲和運動量,久之雞群易患運動障礙性疾病(比如腿病),重癥者不能自主站立,腹部肌肉組織松弛、下垂,腹內壓增高,經久重力壓迫導致肛脫發生;產蛋雞育成期運動不足,加之日糧能量濃度過高,其體內脂肪、鹽類沉積過多,造成雞病理性肥胖,其恥骨間和下腹部的大量脂肪壓迫輸卵管,阻塞產道,隨即泄殖腔周圍脂肪沉積導致組織彈性降低,輸卵管肌肉長期過度緊張,再加上每次產蛋強力努責,即使在產蛋后輸卵管也不能正常恢復,最終導致本病發生。
現代密集型飼養模式下,各種污染(含噪音污染、致病性物質污染)嚴重威脅雞的生存空間和飲食源,臟亂、陰冷、潮濕、高溫高濕、舍內通風不良、空氣質量變差、飲食不潔等,干擾了雞群的正常生理及代謝機能,各器官、組織的機能減退造成本病高發。隨雞群生長發育,個體不斷增大,原有的生活空間隨之減小,擁擠和通風排濕不良、多種傳染病風險等問題接踵而來,雞群機體產生明顯不適,一則是容易發生各種常見病,雞的體質下降,機體抗病力、抗應激力減弱,創造了本病適發條件;二則是20日齡以上的育成雞生長及代謝處于旺盛期,加之性激素逐漸分泌,搶食、爭地盤、好斗、好動等行為逐漸形成,一些弱勢的個體外露的肛門(紅色)容易吸引其它雞的注意力,一旦發生一例啄肛事件,會在整群內迅速蔓延,造成嚴重后果;三則是隨雞群個體增大、生存空間減小,不及時均群、限密,啄癖(啄肛)隨時可能在群內發生、蔓延,被啄傷肛部就會形成肛脫現象。
各種外源性、內源性的病原微生物作用下,致使雞的消化系統發生病變,特別是發生肛腸疾病,最容易誘發雞肛脫癥。臨床上常見的相關疾病包括:雞大腸桿菌病、雞沙門氏菌病、禽霍亂,雞黃白痢等消耗性、腹瀉性綜合癥,久之可導致的雞機體中氣下陷、固攝能力削弱、肛門失禁,自然也就造成脫肛(肛脫);某些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寄生于肛腸內,雞一旦進入生長繁殖旺盛期,極易導致腸道、肛門、輸卵管及泄殖腔等部位并發炎癥,此也是誘發肛脫的重要原因;長期飼喂霉變、腐敗飼料導致消化道炎癥,特別是引起腹瀉綜合癥,接下來就會導致本病;雞腹腔器官發生較大型腫瘤等,長期壓迫腹腔內其它重要器官,負壓增大,最終也會引發脫肛癥狀。
臨床實踐中,外力(機械性)作用下造成本病屢見不鮮,比如育成雛雞進入性成熟階段,產蛋雞達產到蛋日齡時,加之未斷喙或斷喙不合理等,本能性的自啄或互啄就會引發本病;母雞產蛋時受噪音驚嚇,或有啄癖的雞啄產蛋雞外翻的肛門時造成發病;種雞人工授精時,工作人員操作方法不當,翻肛時用力過猛或操作時間過長,使翻出體外的泄殖腔不易復位,輸精時器械造成泄殖腔或輸卵管損傷出血等,引起肛脫;其它外來重力擠壓雞的腹部,直接造成肛脫。
祝琳琳(1981.04-),女,遼寧省海城市人,本科,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研究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