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利
康
復護理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研究
王秀利
目的觀察和研究康復護理在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方法60例急性腦梗死并且存在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規的治療措施,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 對比兩組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評分以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腦梗死導致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進行康復護理, 能夠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 提高其生活質量, 對患者有重要的意義,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康復護理;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障礙
肢體功能障礙是一種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常見的并發癥, 會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阻礙, 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段恢復患者肢體的功能極為重要[1]。本文研究了康復護理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 現將過程和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急性腦梗死的患者60例,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平均年齡(55.5±15.6)歲。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治療的主要內容包括抗凝治療、給氧治療以及抗感染治療等,除此之外還要進行解痙、利尿治療, 如果患者血壓較高則還需要采取降壓治療。另外, 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定時對患者的呼吸道進行觀察, 避免患者出現呼吸道阻塞、感染等情況。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觀察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2.1 心理康復護理 因為急性腦梗死是一種發病突然,并且發展比較快的疾病, 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清醒之后很可能一時無法接受, 除此之外患者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 因此日常生活行為都需要他人進行協助[2]。這些原因很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恐懼、焦慮以及抑郁的心理, 嚴重甚至可能出現輕生的想法, 除此之外, 患者還會因為增加了家屬的負擔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針對這種情況, 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多與患者進行溝通, 了解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 從而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 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其疾病的情況以及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 舉一些治療成功的例子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增加患者面對疾病的勇氣,同時還要囑咐其家屬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 禁止家屬在患者面前談論消極負面的話題以及對患者進行埋怨。
1.2.2 肢體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了解, 結合患者的情況為其制定鍛煉的計劃[3]。①患者在臥床期間無法進行活動, 因此肢體血液循環會出現不暢通的現象, 所以在患者臥床期間, 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處于正確的體位, 定期對患者的肢體進行按摩, 促進患者肢體的血液循環;②在患者能夠進行自主運動時, 要協助患者進行坐、臥以及走的練習, 練習的強度要循序漸進, 防止操之過急對患者造成傷害。在協助患者練習時可以使用拐杖進行輔助, 除此之外還要鍛煉患者的日常行為能力, 比如洗漱、更衣等;③護理人員要保持病房的整潔和地板的干燥, 避免在患者鍛煉時出現障礙物或者滑倒的現象, 患者進行鍛煉時需要護理人員或者家屬進行陪同, 但是護理人員及家屬不能催促, 以防意外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使用神經功能缺損標準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對患者神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 前者得分與能力呈反比, 后者得分與能力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8.12±5.87)分,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85.2±19.5)分;對照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13.10±6.31)分,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72.4±18.4)分,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腦梗死是由于患者腦部組織出現了缺血或者是缺氧的現象, 導致其腦組織發生病變壞死, 所以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影響[4], 導致患者出現肢體功能障礙或者是語言障礙,這對于患者正常的生活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為了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 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 需要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中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5]。本文中使用的康復護理能夠同時對患者的心理以及肢體進行康復護理, 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 提高治療的效果。除此之外, 使用康復護理能夠讓護理人員在患者臥床以及康復期間, 協助患者進行肢體功能的鍛煉, 促進患者肢體的血液循環, 幫助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行為以及運動行為的鍛煉, 提高患者的肢體行動能力, 使其肢體功能障礙的癥狀得到減輕, 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從本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 使用康復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說明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得到了降低;同時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說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綜上所述, 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進行康復護理, 能夠改善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情況, 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 提高治療的效果, 對于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鄧敏玲.康復護理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研究.當代醫學, 2012, 18(8):134-135.
[2]王建芳.康復護理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研究.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3):181-182.
[3]楊新芳.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影響.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1(6):317-318.
[4]張玉梅.康復護理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分析.中國傷殘醫學, 2014, 22(13):219.
[5]巫梅嵐, 陳楚君, 梁玉玲, 等.康復護理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探究.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3): 437-4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79
2015-07-09]
118300 遼寧省東港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