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英
人文護理在產婦分娩中應用的體會
高培英
目的探討人文護理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應用的可行性。方法248例待產孕婦隨機分為人文組和常規組, 各124例。常規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干預。人文組給予人文護理措施,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人文組產婦平均產程及產后出血量優于常規組, 人文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給予產婦人文護理干預, 可提高其分娩質量, 減少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
人文護理;產婦分娩;應用體會
人文護理的宗旨是一切以患者為中心, 目標是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護理服務和護理教育, 而它的任務已超出原有的僅對疾病的護理, 現已擴展到健康與疾病的全過程[1]。在產科護理實踐中, 而人文精神集中體現在對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健康以及心理的關心和關注。它是一種對護理真、善、美追求過程的認識和情感, 也是一種實踐人性化、人道化護理服務的行為和規范[2-4]。為此, 本文回顧作者所在醫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待產孕婦248例, 并采用人文護理模式應用于124例產婦分娩中,護理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8例產婦隨機分為人文組和常規組, 各124例。人文組產婦年齡22~44歲, 平均年齡(31.62± 4.8)歲;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38.82±4.6)周;初產婦86例, 經產婦38例。常規組產婦年齡21~44歲, 平均年齡(32.82±4.6)歲;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24±2.8)周;初產婦82例, 經產婦42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產婦采用傳統自然分娩法,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人文組給予人文護理措施包括:①根據產婦年齡、文化、家庭、飲食及生活方式等綜合評估產婦性格特點,而為產婦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 并詳細向產婦介紹分娩過程及注意事項, 達到消除產婦思想顧慮的目的。②創造家庭式產房, 將產房布置與產婦臥室相似, 讓產婦有一種家庭幸福感, 保持愉悅心態待產。③在分娩過程中告知產婦分娩進展,并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允許丈夫進入產房給予產婦精神上的支持。④分娩完成后及時告知產婦嬰兒的狀況, 并幫產婦翻身、擦汗及止血等護理干預, 并為產婦提供必要的婦幼健康指導。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情況(平均產程及產后出血量)及胎兒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分娩情況比較 人文組平均產程(8.64±2.5)h;平均產后出血量(268.86±4.6)ml。常規組平均產程(13.46± 4.2)h;平均產后出血量(428.46±6.8)ml。人文組產婦分娩質量明顯高于常規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胎兒并發癥情況比較 人文組124例, 其中, 胎兒窘迫12例(9.68%), 新生兒窒息6例(4.83%), 總發生率14.52%;常規組124例, 其中, 胎兒窘迫24例(19.35%), 新生兒窒息13例(10.48%), 總發生率29.84%。人文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 護理模式正在逐漸轉變, 人文護理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護理中, 在產科護理實踐中, 人文精神集中體現在對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健康以及心理的關心和關注;是一種對護理真、善、美追求過程的認識和情感,也是一種實踐人性化、人道化護理服務的行為和規范。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誕生, 使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 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悄然而生[5]。廣大護理人員應當從被動執行醫囑的消極工作態度中解救出來, 轉變為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 為其提供身心全方位的全程護理[6,7]。從內涵和深度上挖掘整體護理的實質意義,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臨床多數產婦由于缺乏分娩知識, 常在分娩時出現煩躁、焦慮、恐懼及抗拒心理, 由其是初產婦最為常見影響正常分娩。如在分娩過程中產婦不良的情緒得不到控制, 均會導致產程延長, 產后大出血和新生兒窒息等, 甚至威脅產婦和新生兒生命與安全。所以要求護理人員要以人為本, 來滿足患者的需求, 通過柔和的語言、誠懇的態度及細致的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而溫馨的環境, 有助于疾病的康復與治療[8,9]。
綜上所述, 人文護理不但要求護理人員要有良好的專業素質、高度的責任心及熟練的操作技術, 還應具備敬業心強,心理素質高, 良好的職業道德, 這樣才能使護理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人文護理是現代醫學中的護理典范, 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護理, 能指導運用于臨床, 尤其在產婦分娩護理中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水平,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施麗泳, 丁紅臘.圍產期綜合護理對促進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護士進修雜志, 2014, 2(21):2015-2017.
[2]陳娟, 童冠英.人性化護理模式對促進產婦自然分娩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7):55-56.
[3]范麗蓉.護理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分析與對策.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9, 6(9):84-86.
[4]曾曉英, 李如竹, 江躍華.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護士進修雜志, 2010, 3(25):420-421.
[5]張金華, 劉紅燕, 李秀敏, 等.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11):971-972.
[6]李俊玲, 張振香, 張利霞.護士人文素質培養在臨床護理中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09, 15(19):31-32.
[7]楊姮, 周文琴, 沈麟云, 等.護理人文關懷教育在臨床教學實踐中的研究進展.醫學信息, 2013, 22(25):691-692.
[8]楊姮, 周文琴, 沈麟云, 等.建立中醫臨床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護理研究, 2014, 28(9):1144-1145.
[9]卞龍艷, 護理教學中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全科護理, 2010, 8(24):2234-22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88
2015-08-05]
138000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