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
ICU患者動脈置管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吳潔
本文通過對91例重癥監護室(ICU)患者動脈置管應用護理進行回顧總結, 探討ICU危重患者的搶救中動脈置管的應用及其護理, 得出應用動脈置管對危重患者進行有創血壓監測、采集血氣分析標本能夠提供準確、及時、連續的數據檢測指導臨床, 為保證重癥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利途徑, 提高救治成功率。
重癥監護室;動脈置管;應用;護理
動脈置管作為一項護理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ICU危重患者救治期間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血壓[1];通過動脈置管通路快速、反復采集血氣分析, 既減輕了患者痛苦,又減少了感染和護士的工作量, 還可避免因反復穿刺引起血管破壞和周圍組織損傷。本科于2010年12月~2013年6月對91例危重癥患者進行動脈置管監測血壓, 采集血氣標本等, 收到較好效果。現將應用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本科2010年12月~2013年6月采用動脈置管治療91例危重患者, 其中男55例, 女36例, 年齡17~79歲, 平均年齡49.3歲。疾病種類包括創傷性低血容量性休克33例, 感染性休克17例, 急性腦血管病12例, 重度顱腦損傷7例,腎上腺疾病9例, 先心病治療7例, 呼吸衰竭4例,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2例。
2.1 利于有創動脈血壓的連續監測 動脈穿刺置管后, 經換能器連接心電監護儀, 可連續監測動脈血壓, 觀察重癥患者實時血壓變化, 以便進行循環功能監測, 避免無創血壓監測產生的誤差, 提供精確地血壓數據, 判斷病情變化及治療效果, 為重患的搶救及治療提供重要的臨床資料。
2.2 利于快速抽取動脈血標本 危重患者循環功能較弱,血管充盈度較差, 抽取血液標本難度大。尤其是使用呼吸機期間的血氣分析檢測, 要求快速及時, 常以此調節呼吸機參數, 評估呼吸功能, 糾正代謝性和呼吸性酸堿中毒。留置動脈測壓管后可以直接從三通處抽取動脈血做血氣分析, 避免因反復抽取動脈血而損傷血管, 以及穿刺不成功而耽擱檢查時間。
2.3 利于其他血標本的檢驗, 提高工作效率 動脈留置針管腔柔軟, 且穿刺點與血管壁緊密銜接, 不易使液體外滲,對血管壁刺激性小, 易于留置, 可以經此抽取動脈血查生化、血常規、肝腎功能等, 從而避免因反復穿刺引起血管破壞和周圍組織損傷, 更能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緩解工作壓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3.1 保持測壓管道通暢 正確的連接測壓套件, 銜接緊密,防止漏液。監測開始時, 首先對換能器進行校零;監測過程中,要隨時保持壓力傳感器與心臟在同一水平上, 將三通開關調至與傳感器相通, 即可連續監測動脈血壓。變換體位時隨時校零[2], 并仔細觀察波形, 避免扭曲折管, 每次采集血標本后及時沖洗測壓管道, 若有回血應及時用等滲鹽水或肝素鹽水沖管。如有凝血功能障礙者, 避免不必要的沖管, 同時觀察針眼處有無滲血。穿刺局部不宜包扎過緊, 以免發生肢端壞死。
3.2 防止測壓管的堵塞脫出 動脈穿刺置管后, 導管的外端直接與壓力傳感器相連接, 血管內的壓力將通過導管內的液體傳遞到外部的壓力傳感器上, 從而可獲得血管內實時壓力變化的動態波形, 可獲得被測部位血管的收縮壓、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為防止導管堵塞, 要不斷注入肝素鹽水沖洗導管。由于手腕部活動度大, 摩擦出汗易致貼膜邊緣卷起,貼膜不牢固, 活動和睡眠中不慎易將導管拉出, 因此, 妥善固定導管, 應每班檢查導管的位置深度, 為置管患者做其他操作時, 更應避免導管脫出。神志不清躁動的患者可遵醫囑給予鎮靜, 必要時給予約束帶約束, 做好保護。
3.3 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 穿刺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原則, 盡量減少人員走動, 正確選擇穿刺點, 盡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在置管期間保持穿刺部位清潔, 貼膜時污染或有滲液隨時更換。應每日換藥, 用0.5%的碘伏消毒導管入口及周圍皮膚, 再用無菌貼膜固定。同時觀察傷口周圍是否有紅腫、觸痛、液體外滲及導管脫出, 以便及時處理。并加強臨床監測, 如測體溫、查血象, 若出現傷口紅腫, 應及時報告醫生, 必要時拔管及做管頭培養, 以免發生導管相關性感染。
3.4 加強穿刺側肢體的觀察:選擇適當的穿刺針, 穿刺時動作輕柔穩準, 避免反復穿刺。置管后15 min觀察1次置管側手掌有無蒼白、青紫, 并與對側比較, 發現留置部位皮膚蒼白、發紺、紅腫等癥狀應給予拔管處理。拔出導管時應用無菌敷料按壓針眼15 min后寬膠布固定[3], 拔管3~4 h內要嚴密觀察局部情況, 避免發生假性動脈瘤。導管留置期間應嚴密觀察, 經常檢查肢端的血運和微循環灌注情況。
3.5 嚴防導管氣栓、血栓形成、預防栓塞 患者在動脈置管期間一定要確保整個連接管道及監測系統的封閉狀態。應加強巡視, 尤其對應用的肝素帽及三通更要銜接牢固, 可有效的預防出血、堵塞、氣栓。為防止栓塞, 不要使用高壓沖洗阻塞的管道, 管道內如有血塊堵塞時應及時予以抽出, 切勿將血塊推入, 以防發生動脈栓塞。
在危重癥患者救治治療過程中動脈置管能進行準確連續、及時監測動脈血壓的變化, 可避免無創血壓測量的誤差,為臨床用藥和病情評估提供準確可靠的數字依據, 及時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及治療效果, 為搶救贏得時間。同時也是采取動脈血標本的理想途徑, 既減少患者的痛苦, 又可及時迅速取得標本, 大大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緩解了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動脈置管在臨床上提供不同的功能, 但也會發生一定的并發癥, 故加強導管操作環節和導管維護管理是護理工作的重點。
總之, 動脈置管為重癥患者治療提供了重要途徑, 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1]張亞杰. 橈動脈置管進行有創血壓監測在ICU中的應用及護理. 中國美容醫學,2011(1):88.
[2]李慧娟. 動脈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體會. 中國臨床研究,2010,25(10):134.
[3]趙雪婷. 動脈置管有創血壓監測在危重新生兒中的應用及護理. 齊齊哈爾醫學報,2010,31(6):2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136
2014-12-02]
113000 遼寧省撫順礦務局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