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冬青
帕瑞昔布對腹部腹腔鏡手術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
尚冬青
目的觀察分析腹部腹腔鏡手術術后應用帕瑞昔布的鎮痛效果和副反應發生率。方法165例行腹部腹腔鏡手術患者隨機分成麻醉誘導前10 min靜脈注射應用帕瑞昔布40 mg的術前組(A組)、縫皮時靜脈注射應用帕瑞昔布40 mg的術后組(B組)以及應用生理鹽水的對照組(C組), 各55例, 術后均采用自控鎮痛措施, 對三組患者術后2、6、12、24 h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術后1 d鎮痛滿意率和副反應的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A組和B組術后6、12、24 h VAS評分均低于C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6、12 h VAS評分均低于B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術后1 d鎮痛滿意率優于C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術后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部腹腔鏡手術應用帕瑞昔布鎮痛能夠降低術后的疼痛、鎮痛效果滿意、安全可靠, 而且帕瑞昔布術前應用較術后應用鎮痛效果更佳, 值得推廣應用。
帕瑞昔布;腹腔鏡手術;術后鎮痛
腹腔鏡手術是腹部手術最常見的微創治療方法, 但術后的疼痛仍然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環功能, 延遲患者的恢復。術后有效的鎮痛是對手術引起的傷害性感受進行阻滯從而起到鎮痛和緩解疼痛的目的[1]。本組研究對165例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腹部腹腔鏡手術患者應用帕瑞昔布進行術后鎮痛, 同時對不同的鎮痛方式進行了比較, 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腹部腹腔鏡手術患者165例(膽囊切除術68例、闌尾切除術45例、胃大部切除術32例、結腸癌根治術20例), 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分成麻醉誘導前10 min靜脈注射應用帕瑞昔布40 mg的術前組(A組)、縫皮時靜脈注射應用帕瑞昔布40 mg的術后組(B組)和以及應用生理鹽水的對照組(C組), 各55例。其中男89例、女76例, ASAⅠ級78例, ASAⅡ級87例。三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ASA分級和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鎮痛方法 A組于麻醉誘導前10 min應用帕瑞昔布40 mg+生理鹽水2 ml靜脈推注, B組縫皮時靜脈注射應用帕瑞昔布40 mg+生理鹽水2 ml靜脈推注, C組于麻醉誘導前10 min應用生理鹽水2 ml靜脈推注, 術后三組患者均采用同種型號和藥物的靜脈自控鎮痛泵。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實施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術后6、12、24 h VAS評分分別為(2.64±0.31)、(2.24±0.17)、(1.77±0.21)分;B組患者分別為(2.87±0.28)、(2.54± 0.29)、(1.93±0.14)分;C組患者分別為(3.44±0.47)、(2.71±0.43)、(2.15±0.51)分;A組患者和B組患者術后6、12、24 h VAS評分均低于C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術后6、12 h VAS評分均低于B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B組和C組患者術后1 d鎮痛滿意率分別為80.0%、78.2%、29.1%, A組、B組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發生副反應7例、副反應發生率12.7%、B組患者發生副反應8例、副反應發生率14.5%、C組患者發生副反應6例、副反應發生率10.9%, 三組患者術后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手術造成疼痛的原因主要在于手術的創傷能夠造成大量的以前列腺為主的致痛性物質和以組織胺、5-羥色胺和緩激肽等炎癥介質生成和釋放和聚集, 通過對激活外周傷害感受器、并通過神經傳導通路將刺激傳到到大腦皮層和丘腦, 刺激神經中樞, 降低神經元的痛閾, 引起中樞性和外周性痛覺敏感產生疼痛[2]。局部炎癥介質的釋放造成組織充血水腫提高了效應感受器的敏感度, 引起痛覺過敏。同時,腹腔鏡手術人工氣腹牽拉膈神經可能造成的損傷和功能紊亂、CO2的腹腔內殘留和高碳酸血癥加強了炎癥反應均為產生疼痛的重要原因[3]。
帕瑞昔布是一種高選擇性環氧合酶2 (COX-2)抑制劑,最近開展的相關的幾項前瞻設計隨機對照實驗認為, 帕瑞昔布鈉能夠對各種術后疼痛達到緩解的效果[4]。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 作為非甾體類抗炎類藥物, 在人體內通過肝酯酶的水解作用生成伐地昔布, 具備了抑制COX-2的作用。通過阻斷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轉化的途徑, 同時的抑制外周COX-2和中樞COX-2的表達, 提高疼痛閾值、抑制疼痛超敏,從而發揮雙重的鎮痛作用[5]。
本組實驗結果顯示, 于麻醉誘導前應用帕瑞昔布的A組和縫皮時應用帕瑞昔布的B組術后6、12、24 h 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C組, 而且A組和B組患者的術后1 d鎮痛滿意度均優于C組, 表明帕瑞昔布在腹腔鏡術后患者的鎮痛中發揮了滿意的作用, 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增強了患者的舒適度。同時應當注意到, 麻醉誘導前應用帕瑞昔布的A組術后6、12 h VAS評分均低于縫皮時應用帕瑞昔布的B組,而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術前的超前鎮痛效果優于術后的鎮痛效果, 可能的機制在于麻醉誘導前帕瑞昔布的應用更有利于使中樞的敏感性得到抑制、減少術中引起的前列腺素的釋放量、降低疼痛刺激的神經傳入, 及早的發揮對痛覺感受器的保護作用[6]。因此, 作者認為, 采用術前的超前鎮痛措施較術后鎮痛更能夠高效快速的達到鎮痛效果。本組試驗中, 三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與帕瑞昔布對COX-2的高選擇性相關,其對COX-2的抑制作用是對環氧合酶1 (COX-1)抑制作用的28000倍, 從而COX-1作用由產生胃腸道反應、損傷胃腸道黏膜和凝血機制造成消化道出血等副反應的機率明顯的降低。
綜上所述, 腹部腹腔鏡手術應用帕瑞昔布鎮痛能夠降低術后的疼痛、鎮痛效果滿意、安全可靠, 而且帕瑞昔布術前應用較術后應用鎮痛效果更佳, 值得推廣應用。
[1]吳進, 戴甫成, 袁菊芳, 等.切口浸潤麻醉復合帕瑞昔布靜注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鎮痛.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1, 27(4): 351-352.
[2]陸文煒, 黃偉.帕瑞昔布鈉用于下肢骨折術后鎮痛的療效觀察.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4, 23(6):516-517.
[3]周愛君, 周文潔, 毛秀玲.帕瑞昔布鈉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3(6):517-518.
[4]朱平增, 朱軍, 丁建強, 等.帕瑞昔布鈉用于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后鎮痛的臨床分析.中國藥房, 2012, 23 (42):3990-3392.
[5]聶亞涌.帕瑞昔布鈉聯合曲馬多對食管癌根治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醫學綜述, 2013, 19(16):3052-3054.
[6]張愛春, 楊鳳蘭, 向智勇.帕瑞昔布鈉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鎮痛效果的觀察.浙江創傷外科, 2014, 19(2):325-3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73
2014-11-19]
110003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