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素 (云南省祥云縣沙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組 672199)
談談雞痘的預防和治療
曹文素 (云南省祥云縣沙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組 672199)
雞痘是由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禽的皮膚和粘膜的丘疹水泡、膿泡、痂皮內。健康雞,往往是因為與病雞接觸或啄食了病雞脫落的痂皮而被感染,給養殖業造成很大的損失。本文介紹了該病的臨床癥狀、診斷和防治。
雞痘;病毒;傳染病;預防;治療
近8年來,祥云縣蛋雞產業發展迅速,2014年蛋雞存欄位居云南省榜首。在冬季,蛋雞常散發雞痘,經過調查發現,60%的養殖戶認為,冬天冷,沒有蚊子,不會發生雞痘。祥云縣地處大理州東部,氣候偏暖,雞痘在雞群中一年四季都能發生,尤以秋冬兩季最易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發生皮膚型雞痘最多,在冬季則以白喉型雞痘為多。尤其是雞舍面積小,雞只過于擁擠,環境衛生惡劣,溫度高,濕度大,通風不良,蚊蟲大量孳生時最易發生。病雞的特征是在雞體無毛或少毛的皮膚上發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纖維素壞死性假膜。可使雞體增重緩慢,消瘦,產蛋量暫時下降,嚴重時導致死亡。該病在大型雞場極易造成流行,對雛雞危害最大,死亡率高。
這一型雞痘常在病雞的雞冠、肉髯、喙角、眼瞼、耳球等無毛和少毛的皮膚上發生灰白色小結節。小結節逐漸增大并且相互融合,形成高出于皮膚表面的灰褐色厚痂,嚴重時將眼瞼封閉。
這一型雞痘多發生于小雞、中雞,在雞的口腔和咽喉粘膜上發生黃白色結節,逐漸增大、融合形成一種壞死性假膜,不易脫落,用力剝離后表面易出血。該型對雞危害特大,常常造成雞只因為呼吸困難而死亡,病死率一般高達50%。
皮膚、粘膜均被損壞,并造成雞角膜渾濁,眼球下陷,嚴重者甚至失眠。
一般養雞場內,雞痘的發生不是散在發生,而是群體發生。剛開始時,在眼瞼、耳球等無毛和少毛處出現出血樣變化,一周后,出現雞痘的典型臨床癥狀。據此,可做出初步診斷。
(1)加強雞群的衛生管理,保持雞舍良好的通風。
(2)定期消毒。使用兩種以上的消毒液,更換交替消毒。
(3)及時接種疫苗,在雞翅下無血管處皮下刺種。秋季和夏季的雛雞15日齡內首次免疫,其他季節可以推遲到30~40日齡。
(4)在多雨的季節應注意提前預防。飼料中添加扶正解毒散或復方板藍根粉、復方魚腥草粉,連續飼喂3~5d。
(1)首先用2%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清洗創面 (有痂皮的,用手剝落,然后清洗)。也可用龍膽紫清洗創面,清除完畢后,口腔內用碘甘油涂擦,皮膚上用碘酊或紫藥水進行涂擦。
(2)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用雞痘高免血清進行治療,療效更佳。一般養殖戶都不采用,費用高,不劃算。
(3)可用過氧乙酸熏蒸。把過氧乙酸倒入小器皿中,放在雞舍的四角,自然揮發熏蒸。同時飼喂抗病毒藥物黃芪多糖,嚴重的添加抗生素。在實際運用中,這個效果是最好的。實用、費用低。
(4)對于痘斑長在眼瞼上,造成眼瞼粘連,眼睛流淚的雞,采用注射方法給予個別治療,用法:青霉素 (80萬單位),鏈霉素 (100萬單位),病毒唑、地塞米松各一支,混勻后肌注,30日齡以下注射20只雞,40日齡以上注射10只雞,連續注射3~5次,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