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夢麗
持續質量改進對提高靜脈用藥質量的作用研究
付夢麗
目的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對提高靜脈用藥質量的作用。方法隨機抽取持續質量改進前后的靜脈用藥資料進行分析, 對比改進前后出現差錯的情況。結果持續質量改進前, 靜脈用藥差錯率0.01997%;持續質量改進后, 靜脈用藥差錯率0.01280%。持續質量改進后靜脈用藥差錯率明顯低于質量改進前, 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堅持持續質量改進可以明顯提高靜脈用藥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減少醫患糾紛。
持續;質量改進;靜脈用藥
隨著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涉及面廣、服務科室增多、工作量增加、護士輪轉頻繁等現象, 如何安全配置輸液與有效運作已經成為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臨床研究發現, 只有堅持持續質量改進, 才可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整體質量, 確保成品輸液質量。本研究就持續質量改進對提高靜脈用藥的作用進行分析,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2010年12月開始投入使用。本中心現有藥師10名, 護師33名, 其中研究生1名, 本科生22名, 副高級職稱2名, 中級職稱8名。在本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共包括了32個病區服務, 其中骨科5個、外科5個、兒科6個、婦產科4個、內科4個、急診病區 3個、新生兒病區3個、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2個。每天基本需要提供輸液袋3300袋左右。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設置細胞毒性藥物及抗生素配置間、腸外營養藥物及普通藥物配置間、成品間、排藥準備間、藥品二級庫等, 同時還配有6臺水平流層臺、生物安全柜, 配置間基本上符合萬級層流環境,僅有部分地區為百級層流環境。
1.2 持續質量改進方法
1.2.1 對醫囑及相關藥學服務進行審核 在配置臨床靜脈用藥階段, 藥師要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和《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操作規程》進行配藥, 配藥前要對用藥醫囑中藥物的合理性、穩定性及相容性進行審核, 對于明確存在用藥處方錯誤單據, 有權利對其進行拒絕, 并對處方進行登記。例如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吉西他濱等藥物, 這些藥物在靜脈滴注的過程中要控制其滴注速度, 而依托泊苷、氯化鉀等藥物需要對其藥物濃度進行合理的控制。
1.2.2 對不合理用藥給予恰當的干預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醫護人員要定期與病區醫生進行交流和溝通, 以更好的確定用藥信息, 然后還要對處方中的藥物進行一一審核。一旦發現處方存在問題, 可以根據藥物使用說明書和憑借專業經驗為其提供合理的給藥建議。如果當時無法和主治醫生取得聯系, 可以在發現問題的地方進行標注。每月還要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用藥情況進行抽查, 如果發現不合理用藥情況, 要及時給予公布, 確保醫囑用藥的科學與合理性。
1.2.3 對藥品的配置進行合理監測 在進行藥品配置過程中, 藥劑人員操作的規范性與否將會對其藥品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所以要求醫院對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藥品配置進行合理監測, 以確保臨床靜脈藥物的整體質量。
1.2.4 藥物使用評價的合理性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直接關系到醫院用藥的整體質量, 為了持續用藥質量改進, 醫院可以按照規定制定一套科學的、合理的藥物配置及合理性評價,能有效查找出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并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方法。同時在各個環節上, 還要采取措施對藥物配置進行有效的控制, 并堅持開展藥物持續質量改進[1]。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持續質量改進前, 隨機抽取本院2011年1~10月靜脈輸液配置2548624袋, 護士配置外差86件, 擺藥內差423袋, 差錯率0.01997%;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后, 隨機抽取本院2014年1~10月靜脈輸液配置2656744袋, 護士配置外差54件, 擺藥內差286袋, 差錯率0.01280%。持續質量改進后靜脈用藥差錯率明顯低于質量改進前, 兩組數據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常見靜脈用藥配置差錯 研究發現常見的護士配置外差有:溶媒核對錯誤、溶媒錯誤、核簽與藥物不符、新生兒營養液少加或多加等;常見的藥師配藥內差有:溶媒錯誤、數量錯誤、品種錯誤、審方錯誤等。臨床應加強核對, 盡最大可能減少靜脈用藥的配置錯誤, 提高臨床靜脈用藥的質量。
3.2 持續質量改進是質量管理的核心和精髓 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實施持續質量改進, 可以使藥劑人員主動改進、全員參與、不懼檢查, 同時對自己的崗位職責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并堅持以操作規范、工作流程和質量管理標準要求自己, 不斷強化管理、加強建設、保證質量;同時制定適合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管理的規章和制度, 主要包括崗位職責、管理制度、各項操作規程等。通過持續質量改進還可以有效提高各環節的工作質量, 提高醫院醫療工作質量、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 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3 持續質量改進是質量管理的必然趨勢 隨著我國醫學的發展, 制訂了更加更加嚴格的質量管理標準, 同時醫藥質量管理工作要嚴格督察。傳統的質量管理工作, 主要是在一定時間內以傳統的標準進行一次檢查、歸納以及通報, 但是該過程中卻忽略了工作的督導, 從而導致同一種缺陷多次出現。而持續質量改進主要是通過質量控制、策劃和改進, 已經發展成為提高現代醫藥質量管理的關鍵[2]。強化醫藥質量管理意識, 推動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醫藥質量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標準化, 并制訂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 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管理, 提高了醫藥配置的整體質量。
綜上所述,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配置質量的高低將會直接決定靜脈用藥質量。堅持持續質量改進使護士和藥師對醫藥配置安全有了重新的認識, 不僅可以提高醫師的自我保護意識, 而且還能提高護士和藥師的綜合素質, 明顯提高靜脈用藥質量, 減輕護士和藥師的工作量, 提高其工作效率, 減少醫患糾紛。
[1]侯疏影.持續質量改進用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質量管理的成效. 中國藥業, 2014, 16(8):143-144.
[2]胡紅艷.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持續質量改進管理.醫學信息, 2014, 5(17):85-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219
2015-07-23]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