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旭明 劉艷艷 婁翠華
手術室護士與麻醉醫生配合的護理體會
桑旭明 劉艷艷 婁翠華
目的研究總結手術室護士與麻醉醫生配合的護理體會。方法800例手術中接受麻醉的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手術室麻醉配合護理, 觀察組進行針對性的配合訓練并最終有效執行更為默契的麻醉配合護理。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綜合護理狀況。結果觀察組的全身麻醉插管時間﹑靜脈麻醉時間﹑推管內麻醉時間﹑急診手術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更為嫻熟和默契的配合能幫助增強護理效果從而更好的保證患者的健康安全。
手術室;護士與麻醉醫生配合;護理體會
在手術中為了更好的避免患者因疼痛發生手術干擾, 因此會選擇對其進行麻醉。然而對患者的麻醉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有時候需要醫生與護士良好的配合才能更加有效的完成此項工作, 因此對于整個實施麻醉的過程又會產生很多要求。包括麻醉基本知識﹑原理﹑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等都需要相應的醫生和護士具有這些能力[1]。而只有將麻醉更加完善和優秀的配合完成才能節約出更多的時間最終幫助手術順利的完成。本院收治的800例麻醉臨床患者表現也良好的說明了該結論, 現將相關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00例手術中接受麻醉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0例。對照組男197例, 女203例, 年齡19~63歲, 平均年齡(38.7±12.3)歲;觀察組男201例, 女199例, 年齡20~64歲, 平均年齡(39.2±12.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的配合護理操作。觀察組進行更具針對性的麻醉配合護理, 其具體操作如下。
1.2.1 心理護理 首先對需要進行麻醉的患者做好基本的麻醉知識普及減少不必要的緊張甚至是恐懼的情緒發生, 最終更好的幫助整個麻醉工作能順利的進行。同時介紹并提醒術中可能遇到的不適以避免在術中發生意外情況。對患者進行鼓勵以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提高其對麻醉和手術耐受性, 有效減少麻醉并發癥發生[2]。
1.2.2 術前準備 手術前按照麻醉預案, 準備好術中所需各種麻醉常規用品, 做好術中所需儀器和設備的保管﹑維護﹑保養工作, 確保其能正常運行, 合理放置所有物品, 以便術中及時提供給醫生[3]。這樣可在更短的時間內找到相應的麻醉器具實施麻醉, 從而減少時間并且增加對整個麻醉過程的把控能力。在實施麻醉前有條件的可以讓護士與醫生進行一定的溝通, 保證接下來的麻醉工作能夠更加順利默契的進行。
1.2.3 術中配合 在麻醉開始前手術室護士應協助麻醉醫生擺好體位以確保各種麻醉操作順利開展, 并建立一條甚至多條靜脈通道以保證快速補液[4]。還有對管道的外部也要進行關注以避免其發生脫落最終對整個麻醉產生不利影響。有效的關注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 當發生不適時應該馬上進行調節。術中盡量用溫鹽水紗布擦拭血跡, 用37℃左右的熱鹽水進行體腔沖洗, 以避免引起體熱散失[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麻醉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全身麻醉插管時間為(28.1±8.7)min, 靜脈麻醉時間為(18.8±12.1)min, 推管內麻醉時間為(16.7±6.1)min, 急診手術時間為(17.2±6.8)min;觀察組的全身麻醉插管時間為(15.2±3.8)min, 靜脈麻醉時間為(12.9±5.2)min, 推管內麻醉時間為(18.3±6.2)min, 急診手術時間為(13.6±4.1)min。觀察組的各項麻醉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麻醉在手術室中非常常見且為必不可少的工作。因為手術會帶給患者帶來 巨大的疼痛, 在患者不能忍受的同時將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到手術的順利實施。最古老的麻醉技術為古代中醫發明的麻沸散, 其目的也是為了讓患者處于一個安靜的狀態來避免對醫生的治療有所干擾。但是有時對于患者的麻醉一個人是難以完成的, 這時候護士與醫生的配合就成了關鍵, 能否進行良好的配合將直接影響到麻醉的實施效果甚至最終影響到手術的治療效果。而更具有針對性的默契配合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將麻醉工作更加有效的實施并幫助達到一個非常完美的效果。
本文研究中, 觀察組的各項麻醉時間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任何手術, 時間都是分秒必爭的, 時間消耗的越少,對患者的風險也就越小, 其最終的治療成功幾率也自然就越高。針對性的麻醉配合護理能更好的減少麻醉時間也就是對治療工作最直接的幫助。在整個麻醉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對時間的耽誤都是因為相互之間的配合不默契導致最終消耗的時間反而更多, 這樣就會給患者接下來的手術帶來極大的風險。只有更加默契的配合并加上充足的準備才能更好更完善的將整個麻醉工作做到最好。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 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真正的負責。
[1]王淑梅.手術室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法探討.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5(3):75-76.
[2]燕晨龍,梁敏. 11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復合手術的護理配合.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5(7):99-101.
[3]紀陰心.全麻下俯臥位脊柱手術護士與麻醉師的護理配合體會. 中國社區醫師, 2014(35):161-162.
[4]李華.用直形器械行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護理配合.江蘇醫藥, 2014, 22:2818-2819.
[5]張偉,楊惠杰.麻醉蘇醒室患者應用鎮痛藥物的觀察分析及護理評價.中國衛生產業, 2014(33):93-9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62
2015-08-20]
116021 遼寧省大連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