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旻

天氣漸漸變冷,溫泉作為一種舒適愜意的休閑養生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脫去厚重的棉襖,閉上眼睛沉浸在暖暖的泉水之中,在霧氣中感受每一寸肌膚的融融暖意。
我國已知的溫泉點約2400多處,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云南、西藏、內蒙古、浙江、河北、海南、臺灣等地。現代研究表明,泡溫泉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松弛肌肉,舒活筋骨,還能吸收溫泉水中的營養物質,同時促進廢物排出體外,以達到保健的作用。
溫泉的分類及療效
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的差異成就了溫泉的種類豐富多樣。溫泉中對人體健康起到關鍵作用的是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由于溫泉中含有的成分不同,各種溫泉起到的保健作用也是有差異的,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硫磺溫泉。硫磺溫泉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氫,有“神仙水”之美譽,走近這類溫泉,能聞到一股臭蛋味。在國內著名的硫磺溫泉有位于廣東的龍山溫泉和四川的花水灣溫。
人在硫磺溫泉浸浴時先在皮膚上形成硫化堿,刺激皮膚的血液循環和營養代謝,并增強皮膚的免疫功能。然后吸入硫化氫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促進損傷的神經系統再生,并使血壓、血糖下降。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泉水中微小的膠狀硫磺分子可以緩解關節韌帶的緊張,解決肌肉疼痛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吸入過量的硫化氫會引起神經中毒等不良反應,因此在進行硫磺溫泉浴時,浴者要注意時間。
硫橫溫泉。碳磺泉中最有代表性的非華清池莫屬了。華清池之所以出名,并不僅僅因為是楊貴妃的浴池,還因此處溫泉富含碳酸氫成分,是天然的美容泉。
人在碳酸泉中浸浴,碳酸附著在人體的皮膚表面,形成一層碳酸薄膜,能清潔皮膚,對慢性濕疹、潰瘍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二氧化碳進入肺部能增強肺部的氣體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溶解氣管、支氣管分泌物。在飲用碳酸泉水時,能刺激胃粘膜充血,鍛煉消化功能,加速腎臟水分的排出,還能改善胰島素的分泌機能。
氯化物溫泉。氯化物溫泉的主要成分有氯化鈉、氯化鈣或氯化鎂等鹽類。位于日本湯川溫泉是最具歷史的氯化物溫泉,其泉水無色透明、無味,潤膚養顏。
浸浴時,溫泉中的鹽類能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改變皮膚滲透度,影響皮膚新陳代謝,防止皮膚老化。同時,氯化氯化鎂等鹽類能附著于人體表面,防止體內的水分蒸發。氯化物溫泉,有“神經鎮痛劑”之稱,長時間浸泡能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對神經痛有較好的療效;針對兒童、體質虛弱和腺病質的患者有改善身體機能的作用。
碘溫泉。碘溫泉指的是在每升泉水中碘離子的含量大于5毫克的溫泉,能明顯地激活機體的防御機能,位于湖北的嘉魚山湖溫泉就是富碘溫泉。
碘多以微量共存于其它高礦化度的鹽類泉中,碘離子可通過皮膚進入體內,能促進各種疤痕組織再生。同時,碘也可由粘膜及呼吸道吸收,調整內分泌腺功能,可以預防甲亢、更年期綜合癥、月經失調等疾病。浴后碘進入人體還能可以降低血脂,對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性血管病變也有明顯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出血性體質、急性發熱疾病、肺結核等患者不適合泡碘溫泉。
鐵溫泉。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鐵溫泉主要有硫酸鐵泉和碳酸鐵泉。廣東惠州龍門鐵泉富含大量的鐵元素,湯色金黃,溫潤清爽,有“黃金泉”的美譽。
鐵溫泉既可沐浴、又可飲用。鐵離子可透過皮膚被人體吸收,對皮膚和粘膜有收斂作用,能消炎止痛,對婦科炎癥、下肢潰瘍等疾病有治療作用。經常浸泡能護膚美容、養顏健身,對腰肌勞損、肌肉萎縮等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適當飲用鐵泉水也可提高造血機能,促進紅細胞的新生,治療缺鐵性貧血。
氡溫泉。氡溫泉在日本被稱為“放射泉”,可以修復暗黃肌膚,舒緩肌膚疲勞。當然,溫泉里的氡含量是很少的,遠遠低于有害的標準,我國廬山天沐溫泉是少見的高品位氡水溫泉,被譽為“江南第一溫泉”。
人們在泡氡溫泉時,氡氣附著于皮膚上能使細血管擴張數目減少并收縮,皮膚的淤血現象減輕;吸入氡氣時,能降低周圍神經興奮性,可以增強睡眠、減輕疼痛。浸浴一段時間能平衡女性分泌失調,對卵巢功能、月經周期都有很好的影響;能調整心律和血壓,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的疾病更為顯著。
警惕溫泉浴的三大誤區
雖說溫泉浴對身體有諸多好處,可是你真的會泡溫泉嗎?別不相信,溫泉是能養生保健,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泡好”的,如不甚走入誤區可能會損害身體。在此小編就盤點一下泡溫泉的三大常見誤區。
誤區一:人人都適合泡溫泉。泡溫泉有美容護膚的功效,其中所含的酸堿物質可以消炎殺菌。但泡在熱水中過久,會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保護層,導致傷口惡化,所以部分皮膚病患者不宜泡溫泉。對于女性來說,生理期來時或前后,懷孕的初期、末期或生產手術后都最好不要泡溫泉。因為有研究證實,“高熱”可致畸胎,而且溫泉中的礦物質含量復雜,容易對手術過后者造成感染。
另外,有心臟病、高血壓或身體不適者,原則上不宜泡溫泉。但如果規則服藥,又經醫生允許可以泡溫泉,每一次以20分鐘以內為宜。而且在起身時應當謹慎緩慢,防止因血壓下降、血管擴張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受傷。
誤區二:泡溫泉時間越長越好。一些泡溫泉的愛好者經常在池子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有些人甚至以為時間太短沒有效果,其實這都是不科學的。溫泉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在高溫作用下可以舒緩人的筋骨,解除疲勞,但是待在水里的時間過長會使毛細血管過分擴張、心臟跳動加快,甚至出現發暈等現象。
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時間泡溫泉,會加速胰島素的消化吸收,而且長時間身體過熱使機體能量消耗增加。小孩由于皮膚細嫩,長時間泡在高溫的水里可能會損傷皮膚,老人長時間浸浴可能會出現血壓升高、暈倒的現象。所以建議以上人群浸浴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水溫不要超過40℃,以免出現意外。
誤區三:泡溫泉前后沒有準備工作。大多數人知道如何泡溫泉,可是對泡前的準備工作和泡后的處理工作卻一無所知,其實這樣的行為對浸浴的健康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在泡溫泉之前一定要把身上的金屬飾品摘下來,同時避免空腹、飯后、酒后馬上泡溫泉。最好不要在浸浴后用了大量的沐浴液沖洗,因為人體在帶有礦物質的溫泉中待過,附著在皮膚上的礦物質有天然的保養作用,泡后用沐浴液沖洗會丟失附著在皮膚上的礦物質。皮膚干燥者在浸泡溫泉之后應該抹上滋潤皮膚的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而引起不適。
泡溫泉的正確步驟
步驟一:摘下首飾,淋浴潔身。摘下身上的全部飾品,包括耳釘、手鐲、項鏈等,然后進入浴室,全身淋浴,把身上徹底沖洗干凈。
步驟二:試探水溫,切勿跳入。先用手或腳慢慢深入池中,試探一下泉水溫度是否合適。注意千萬不要為了圖快一下子跳進溫泉中,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不適。
步驟三:慢慢浸入,循序漸進。先伸出雙腳慢慢進入溫泉中,然后用手不停地將溫泉水潑淋全身,待適應水溫后再全身浸入水中。
步驟四:先溫后熱,逐步適應。有些溫泉區內設有多個不同溫度的池子,浸浴者應該從低溫度泉開始慢慢到高溫度泉浸泡,要逐步適應泉水溫度。
步驟五:掌握時間,勞逸結合。溫泉浴可分次反復浸泡,每一次以20分鐘左右為宜。如果感覺口干舌燥、胸悶氣急、頭暈乏力,可以到池邊休息片刻,做一些舒展運動,再補充水分。
步驟六:按摩配合,增強功效。適當的全身或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保健的功效,對一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步驟七:簡單沖身,涂抹乳液。泡完溫泉之后,可以用清水簡單沖洗,然后擦上護膚的乳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