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 音
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改善生態、改善民生,既要做“加法”,多植樹造林;又要做“減法”,減少森林資源損失。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
旅游,是一個讓你不斷認識世界,也讓世界不斷認識你的一個過程。以往我們可能更注意到了認識世界,卻忽略了世界也在認識著我們。
——著名環保NGO綠家園召集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深記者汪永晨
自然攝影師就是記錄和傳播鮮為人知的資料和信息,由此吸引更多對自然和生物不太了解的公眾,從而讓生態系統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自然攝影師程斌
要 聞
全國林木種苗質量抽查將啟動
國家林業局近日下發《關于開展2015年林木種苗質量抽查工作的通知》,部署對各地生產、銷售和使用林木種子的單位及造林地、假植地、苗圃的苗木進行國家級抽查和省級自查。國家級抽查由國家林業局委托國家級林木種苗質量檢驗機構開展。
北京平原造林明年計劃增11.6萬畝
分布在大興、通州、順義等12個區縣。重點建設10處城市森林生態區域,包括對綠化隔離地區拆遷騰退綠化,滿足居民休閑游憩需求;開展南水北調干線兩側、京昆高速綠色廊道建設;推進東郊森林公園、青龍湖森林公園建設;啟動長子營濕地公園建設等。
內蒙古根河舉辦第二屆中國冷極節
持續20天的第二屆中國冷極節于2014年12月24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開幕。本屆冷極節設置了多項冰雪旅游活動,包括在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內喂食馴鹿、坐馴鹿雪橇、體驗雪地摩托車、雪地足球、雪地高爾夫等活動,僅12月25日一天就有300余名游人進入公園體驗冷極特色風情。
山東構建林木種質資源保存體系
山東省建立森林、濕地及野生動植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有75處、森林公園241處,總面積2490萬畝,有90%的野生樹種資源生長其中,原地保存了大量的林木種質。異地保護依托29個國家和省重點林木良種基地,收集保存了主要鄉土樹種等種質資源10000余份。
北京海關移交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制品
北京海關將近年來查扣的429件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制品移交給北京市農業局,指定保存在北京市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海關提醒進出境旅客,切勿購買并攜帶限制進出口的野生動物制品,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并承擔法律責任。
廣西發現華南五針松天然古樹群落
近日,廣西西嶺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珍稀植物華南五針松大面積天然古樹群落。古樹群落位于富川縣西嶺山,主要由華南五針松、馬尾松等組成。華南五針松屬于松科松屬五針松組,是松科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族,是我國特有樹種,為漸危種,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廣東、廣西、湖南、貴州海拔700米?1600米的亞熱帶山地。
國家林業局通報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檢查結果
結果顯示,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主要存在毀林開墾、違法占用林地、無證采伐、濫伐等4個方面問題,需要限期整改。通報要求整改結果于2015年3月31日前上報國家林業局。
數 字
萬寧拆除銷毀66張捕鳥網
海南省萬寧市森林公安局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全面清除清剿布設在濕地等區域的捕鳥網,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進行集中打擊。近日,萬寧市共拆除銷毀非法布設捕鳥網66張,查扣疑似野生動物142只,傳喚涉案當事人4名,進一步加強了野生動物執法保護工作。
我國新增2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本次批準新建的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涉及15個省(自治區),總面積約為6202平方公里,旨在保護東北虎、大熊貓、金絲猴等3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以及海南蘇鐵、水杉、光葉珙桐、獨葉草等12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保護母親河行動15年植樹470萬畝
2014年12月17日,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在北京舉辦15周年總結交流活動,團中央聯合7家單位啟動保護母親河行動系列微捐項目。15年來,保護母親河行動共籌集資金5.58億人民幣、49.1億日元和45.9億韓元,建設了5700多個、總面積470多萬畝的示范工程,吸引5億人次參與。